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例H-缺乏分泌型个体被发现。其血清学表现为:红细胞上无A、B、H抗原;唾液中有B、H抗原分泌;血清中检出了抗A抗体。推测其为类孟买OHmB型。在该个体FUT1等位基因编码区上发现两处单碱基突变(T460C、G1042A)。这两个点变异,将导致两个氨基酸的置换(Y154H、E348K)。同时也破坏了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和AvaⅠ的作用部位。用PCR-RFLP法可检出此两种变异。用PCR-RFLP法证实,该个体为T460C、G1042A变异的纯合子。在136例随机个体中未能查出上述变异。将该FUT1基因转染COS-7细胞未能检出α2-FUT活性及证实H抗原的表达。该个体的FUT2基因与野生型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UT2基因座新变异等位基因的结构、检测方法与表达状态。方法 应用PCR、RFLPs、基因重组、DNA序列检测及基因表达技术,对4种FUT2基因座新变异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新几内亚人个体中,发现了3种新的FUT2等位基因,分别由错义突变C664T、G868A和G760A所致。经基因表达证实:3种基因编码的α2-FUT酶蛋白缺乏相应的糖基转移酶活性;在中国汉族个体中,发现1例同义突变A660T。C664T和A660T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Sac Ⅰ的识别序列,可以用RFLPs方法进行检测。在应用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杂合子时,可能会漏检显示弱峰的变异,RFLPs技术不能确定内切酶识别序列内部的具体变异点。结论  C664T、G868A和G760A突变所形成的FUT2基因为非分泌型基因,序列多态性的检测应使用2种以上的方法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3.
分析D7S21基因座5’端侧翼DNA3个基因座多态性(-4A/G、-109C/T和一22lG/C)和单倍体分型。用PCR和扩增产物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了100名中国人无关个体的多态性,获得了6个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即-4A=0.29,-4G=0.71,-109C=0.54,-109T=0.46,-221G=0.74,-221C=0.26。结果表明,D7SZI基因座5’端侧翼DNA3个基因座的DP值达0.944,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中具有很高的个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Y—filer试剂盒中DYS19等基因座在云南省汉族家系样本中的突变率。方法应用Y—filer试剂盒中的DYS456等16个Y—STR基因座对云南省30个汉族家系爷/孙、叔/侄和兄弟/堂兄弟亲权关系的106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DYS19等基因座分型与家系其他成员不同的样本分别进行了单位点的测序。结果6个(周姓、徐姓、王姓、袁姓、许姓、李姓)不同父系姓氏7例样本的10个Y—STR基因座发生突变,分别是DYS19、DYS385各2例,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458、DYS393、DYS635各1例,总突变率为5.549‰;王姓、袁姓、许姓家系中各有1例样本分别在2个Y—STR基因座上发生了突变。结论男性家系中随机样本Y—STR基因座的突变率高于父子对样本;用Y—STR基因座进行父系亲权鉴定和男性嫌疑人的家系排查时,既使有2个Y—STR基因座分型不同时也不要轻易排除其来源于同一父系家系。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葡萄糖磷酸变位酶1(phosphoglucomutase1,PGM1)是具有高多态性的蛋白质,由4个常见等位基因1+、1-、2+、2-编码产生10种表型,在远东地区一些人群中,等位基因3+、3-、7+、7-也达到多态性水平。上述8种等位基因由位于外显子4、8、1A中的3处点突变及基因内重组形  相似文献   

6.
李成涛  赵珍敏  柳燕  李莉 《法医学杂志》2009,25(2):115-117,122
目的 用测序方法验证12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方法 根据各STR基因座的特异性序列,对CSF1PO、FGA、TH01、TPOX、VWA、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和D21S11 12个STR基因座设计了PCR引物并对标准品9947A和突变样本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 标准品9947A和突变样本的测序结果均与其基因分型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测序方法准确、灵敏,可以用于STR基因型的确认.  相似文献   

7.
用抗H1E3(H1及H2特异性)及抗H224(H2特异性)抗体,以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对129例个体唾液中的H及H2血型物质进行定量检测。证明在分泌型唾液中含有大量H物质,其主体是H1物质,H2物质的含量为H物质的1/10~1/20。在非分泌型唾液中检出少量H1物而无H2物质,表明H2物质的检出与否可作为区分分泌型与非分泌型的标准,推测唾液中H物质含量的差别,由Se.H基因编码的两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3个STR基因座在上海汉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美国Promega公司的GeneprintSTRSystemFFv试剂盒,对HUMF13A01、HUMFESFPS、HUMVWA基因座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取上海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鲜血或血痕,刑案涉及的血痕、精斑、肌肉等组织,采用Chelex.100快速抽提法或酚一氯仿抽提法提取DNAoPCR扩增反应在25.OPI体系中进行t‘)。采用GenePrintSTRSystemFFv试剂盒(P。明a,USA),每反应混合物含:IOXPCR缓冲液(500mmol/LKCI;100mmoVLTris-HCI,pHg.oil%TritonX-100;15mmoVLMgClz;Zmmol/LeachdNTP)2…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15个STR基因座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817例亲子鉴定的2722份血样本,采用Identi—filerTM系统扩增15个STR基因座分型,共有33060次等位基因传递,统计各基因座发生突变的频率。结果在15个基因座中发现涉及11个基因座共25次突变,平均突变率为0.8×101(95%C10.5—1.1×10-3),其中一步突变20次,两步突变3次,三步突变2次;父、母来源突变比率为2.6:1,不能确定来源突变7次。结论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在IdentifilerTM复合扩增系统突变现象较为常见,亲子鉴定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北京汉族人群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DYS4 37,A7 1,H4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北京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 ,并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行建立的Y STR 15 plex复合扩增体系 ,对用酚 /氯仿法提取的 132份北京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DNA样品进行复合扩增 ,用ABI31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统计分析 3个Y 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 DYS4 37,A7 1,H4三个Y STR基因座在该群体中分别检出 4 ,5 ,4个等位基因 ,GD值分别为 0 4 977,0 6 731,0 5 42 0 ;观察到 32种单倍型 ,其中 17种单倍型出现 1次 ,最多 1种单倍型出现 2 0次 ,单倍型累积GD值为 0 9118。结论  3个Y 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 ,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快速MVR-PCR分析方法,对中国汉族群体样本进行小卫星MS31A(D7S21基因座)分型及其频率调查。采用同位素掺入扩增和中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200名无关个体血液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一样品MVR-PCR图谱均可获得近40条谱带。经计算机编码分析,不同个体的编码均不相同。MS31A前40个重复单位1、2、3、4型的频率分别为25.3%,27.2%,47.3%和0.2%;DP值可达99.999999999999%;四代家系分析表明:亲代小卫星MS31A的重复单位可稳定地传递给子代,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灵敏度分析显示: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出1ng的基因组DNA.MW-PCR分析方法在法医学个人识别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亲子鉴定中STR基因座的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15个STR基因座在亲子鉴定中的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应用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检测676例亲子鉴定案,对其中1~2个突变基因座加做HLA等位基因检测或Y—STR基因座检测。结果在认定亲子关系的676例中,观察1304次减数分裂,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中的15个基因座确定19例突变,其中D18S51基因座4例,D2S1338基因座3例,D8S1179、D16S539、vWA、D7S820、D13S317基因座各2例,D5S818和TH01基因座各1例,D21S11、FGA、D3S1358、D19S433、TPOX、CSF1P0基因座未见突变;一步突变的17例,二步突变的为1例,四步突变的1例;1个基因座发生突变的18例,2个基因座同时发生基因突变的为1例;突变来自父亲与来自母亲的比例为13:2,4例来源不能确定。结论用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检测到1—2个基因座发生突变,须增加对其它遗传标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13个STR基因座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基因突变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美国 CODIS系统的 13个 STR基因座在532例认定亲子关系的亲子鉴定案中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STR基因座突变率及突变类型。方法 经“Profiler Plus”及“Cofiler”试剂盒检测的587例亲子鉴定案,对其中有1~2个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者,增加HLA等血型基因和“PowerPlex16~(TM)”试剂盒检测。必要时,还增加Y-STR基因座检测和HLA等位基因测序。结果 认定亲子关系的532例,观察1052次减数分裂,发现17例亲子鉴定中的18次基因突变事件,其中16例1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发生突变,1例2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座包括D5S818、D3S1358、D16S539、CSFIPO、D21S11、D13S317、D7S820、vWA、D18S51和FGA,其中以FGA和D18S51基因座的突变率最高(0.29%);18次突变事件,其中来自父亲11次,来自母亲5次,无法确定2次。结论 用美国CODIS系统的STR基因座进行亲子鉴定,在有1~2个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时,要综合分析,并增加其它的遗传标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建立FIBRA基因座Amp-FLP分型方法,分析136个无关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STRFIBRA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将其应用于法医学实践。用Amp-FLP技术,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对FIBRA基因座进行分型。观察到16个等位基因,44种不同的基因型。观察杂合度(H)为0.9044,个体识别力(DP)为0.9588,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8595,非父排除率(CE)为67.4%,观察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0个家系调查结果表明,该基因座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FIBRA基因座多态性好,所建立的Amp-FLP方法适用于法科学的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  相似文献   

15.
TKM法提取血液DNA调查山西地区人群的HUMTPOX基因座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TKM法提取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对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的HUMTPOX基因座[1]进行了群体遗传学调查,获得山西地区HUMTPOX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所用方法,结果显示较佳,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TKM1溶液:10mmol/L,Tris-HCI(pH7.4);10mmoVLKCI;10mmol/LMgC12;Zmmol/LEDTAoTKMZ溶液:TKMI溶液中加0.4mol/LN。CI.10%SDS及NP-40。互.2DNAM取0.sml抗凝血加入0.smlTKMI溶液和12.splNP-40,混匀,室温下离心10min(30O0r/min),奔上清,细胞沉淀中再加TKMI溶液,混匀后再离…  相似文献   

16.
阐明非分泌型的基因型与血型物质分泌量和Lewis表型的关系。应用时间决定性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检测传统的A型Lewis阳性非分泌型个体唾液中H、A及Lewis抗原含量,并以序列特异性PCR,确定其基因型。非分泌型个体唾液中检出了高含量的Lea抗原,其中8例不同程度的检出了少量H、A和Leb抗原,其FUTZ位点为se2/se2纯合型,属Le(a+b+)型;1例基因型为se3/se5杂合型,未能检出H、A及Leb抗原,属Le(a+b-)型。se2是弱分泌基因,se3及se5是非分泌基因。  相似文献   

17.
STR FGA基因座变异 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采用 PCR-STR技术进行亲子鉴定的案例中,发现 1例 FGA基因座变异,现报道如下。 1 案情摘要 某男( 35岁,汉族)和某女( 32岁,汉族)携 " 儿子 " 来本室要求做亲子鉴定。 2 检验过程 分别抽取该女、 " 儿子 " 及该男静脉血各 1ml,用 Na2EDTA. 2 H2O抗凝,分别标明 1号 " 、 2号 " 、 3号 " ,备检。用 Chele x-100 提取 1号、 2号、 3号检材的 DNA,然后进行 F13A01、 FES/FPS、 D1 9S253、 TPOX、 D7S820、 D12S391、 CYP19、 TH01、 FGA、 D3S1359、 D13S317、 FOLP2 3、 GABRB15、 CSF1P0、 vWA、 D5S818、 D7S2846、 D2S441、 D3S1358、 D7S221共 20个座位的 PCR扩增,扩增产物用含 4mol/L尿素、 0.5mm厚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T6%、 C5%)电泳分离、银染,得到各位点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根据扩增片段电泳迁移的距离,借用顶蓬原则,参考各座位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资料进行各位点基因型命名,并计算父权概率( RCP)最小值。结果显示,本案检验的 20个 STR座位除 FGA外有 19个座位的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经计算 RCP大于 99.99%,认定亲权关系。孩子仅 FGA 座位在父亲的基因型中(杂合子)找不到相同的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推测 FGA座位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一些多态位点中筛选出在中国人群中,对于同一种限制酶HaeⅢ酶解都能检出良好多态性的三个单位点探针(PMLJ14、PYNH24、α-globin-3’HVR)。对这三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用DNA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了数据处理,各位点的数据如下:PMLJ14、杂合度9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0.002~0.051;PYNH24:杂合度89%,等位基因频率分布0.003~0.152;α-globin-3’HVR:杂合度7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0.003~0.077。分析15个家系,未见到变异发生,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这三个位点个人识别中的累加机率是:1.7×10-5~2.1×10-14。  相似文献   

19.
复合扩增检测D9S302、D18S865和PLA2A基因座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 PCR复合扩增技术、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显色检测技术,对云南省汉族人群 100名个体的 D9S302、 D18S865和 PLA2A基因座进行了研究,分别检出 10、 7和 7个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证实三基因座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三基因座累积个人识别率为 0.999 7,累积非父排除率为 0.992 9。证实了复合扩增 D9S302、 D18S865和 PLA2A三基因座是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中极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Amelogenin基因座变异,分为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和包含amelogenin基因座的Y染色体微缺失两种类型,以后者最为常见。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的发生机制是核苷酸点突变,包含amelogenin的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非等位同源重组或者非同源末端连接。在全世界人群中,位于印度次大陆地区的印度人群、斯里兰卡人群和尼泊尔人群amelogenin变异率非常高。Amelogenin变异对生育能力和表型影响非常小,但在性别鉴定中会导致错误的性别鉴定结果。采用包含常染色体STR基因座、amelogenin基因座和多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检测可有效避免因amelogenin变异导致的性别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