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权合法性的巩固与"三个代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前沿》2003,(11):8-11
合法性概念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政治权力合法性既要从经验事实上来理解,又要从价值上来把握.中国政权合法性源于经济繁荣而得到巩固,与此同时,又要面临社会阶层分化和改革负面影响的挑战.巩固中国政权合法性最主要途径就是贯彻执行"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2.
财政合法性:一个尝试性的政治分析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分析方法,结合政治合法性理论,在对财政现象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一个政治分析概念,即财政合法性;并根据财政合法性基础的差异,把财政区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家计型财政、君主专制型财政、公共财政、集中型财政;最后指出财政合法性这一政治分析概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政治合法性的概念限定及意义政治合法性,按照美国学者普拉诺的观点,是指“被统治者认为是正当的或自愿承认的特性,它将政治权力的行使变成了‘合法’的权威;合法性反映了一种认识上的一致,这种一致赋予领导者和国家以权威;合法性也反映了对个别领导者、机构和行为规范的尊重和承认。”(《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杰译)也就是说,政治合  相似文献   

4.
“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程度越高意味着社会及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参与和互动程度也越高 ,政治运作充满平和、民主和可以预见的氛围。因此 ,提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也是政治文明建设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系统是我国地方政治体系的核心 ,然而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及民众 ,甚至国家的其他机构对人大系统的地位、权能及工作成效的认同是缺损的。这不仅影响到人大系统的形象 ,还危及其合法性 ,乃至整个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方面长期的努力 ,首先人大系统自身要有应对…  相似文献   

5.
公民身份是政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历史悠久的概念,它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使用公民身份来为自己的政策主张提供辩护。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延伸至乡村的终端,它是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纽带。当前,我国基层政权出现了弱化现象,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构成威胁,产生了合法性危机。产生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公民身份意识的缺失,本文主要是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浅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是政治学和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合法性的建立来自政治统治的正当性以及社会公众的自觉认可。社会转型期是合法性的高危期,其重要原因在于政治统治在正当性上滞后于时代发展和公民要求。化解合法性危机的必然路径选择是顺应世界性的民主化潮流,倡导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和协商。协商民主理论为社会转型期合法性危机的化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应普遍发展协商民主,以有效实现合法性危机的化解。  相似文献   

7.
赵敏 《淮海论坛》2008,(4):20-25
政治合法性是西方政治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也开展了有关政治合法性的初步研究.提出要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的重大命题。尽管对什么是“合法性”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表达.对“怎样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也仍然见仁见智。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共识已经形成.这就是写入了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文件中的一句话:“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8.
陈自强 《前沿》2013,(2):10-12
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研究人类政治行为,一度成为西方最为流行和重要的政治学流派,在政治学说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行为主义政治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与其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力争做到科学化密不可分,这可以从“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量化分析与统计应用、操作化分析概念的使用、见微知著的经验范式、较强的解释性与预测性等五个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政策问题的合法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亲培  梅顺达 《求索》2011,(11):48-50
传统研究范式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能够解决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然而,现代政治学研究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找到了正确的社会问题,即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而非社会问题本身。由于历史原因,在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上,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内在创始式模型”。该模式下的公共政策问题存在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协商民主理论化解公共政策领域的合法性危机,为和谐社会愿景的实现指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余君  白义 《求索》2005,(8):70-71
网络空间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力、政府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网络政治学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建立网络政治学,这要求以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来适应现实政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现阶段,“合法性”概念的使用有被“误置”的潜在可能性。本文针对人们对“合法性”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澄清了有关“合法性”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指出“合法性”完全有别于“合法”,“合法性”有特定的运用领域,文章也对“合法性”与“合法化”及“有效性”与“合法性”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策论证理论逐渐在政策科学中兴起,保罗·迪森、韦斯特·丘奇曼、马丁·瑞恩、帕里斯与雷诺兹、德博拉·斯通、詹多梅尼科·梅耶等人是该理论的先驱。他们主要强调通过论证和辩论过程澄清事实、阐明立场、达成共识,进而提升决策的质量和合法性,因而标志着政策科学回归政治学的范畴。不过,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论述零散、琐碎,没有指出如何进行论证,对辩论、论证等关键概念的使用也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3.
唐斌 《长白学刊》2010,(2):150-153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中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可以从广义、中义和狭义三个层面来理解,中义的政治文化观包括观念性政治文化与制度性政治文化两个部分。在我国,政治文化呈现出二元结构的发展态势:观念性政治文化落后于制度性政治文化。这种不平衡性增加了政治制度的运行成本,销蚀了公民的政治信任感,加大了政府的合法性危机。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传统观念性政治文化的超强延续性和政府自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伍俊斌 《前沿》2007,(12):29-32
在政治哲学史上,卢梭最早明确提出合法性概念,认为唯有"公意"才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马克斯.韦伯把合法性基础分为对传统的遵从、对卡里斯马的信服和对理性的追随三种。帕森斯基于社会系统理论阐释合法性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意识形态对于政治合法性的意义。伊斯顿认为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品质相互作用,共同奠定合法性基础,他区分了"特定支持"和"散布性支持"。哈贝马斯强调建立在价值规范基础上的支持和忠诚,力图实现经验与规范的辩证统一。合法性与有效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法性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它表现为"实在的合法性危机"和"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任何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它的执政都必须有社会民众的认同、支持和忠诚,从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这也即是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否则,它的执政地位将难以维系和巩固。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对政治合法性及其危机的现有研究却更多地偏倚于哲学、法学和政治学等传统学科的视角。这些学科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经济因素研究“纯”政治合法性及其危机。公共选择理论在这些方面弥补和丰富了这些学科研究视角的不足,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主体的行为特征,这为解释政治合法性及其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6.
政治学理论中包含着三种基本要素:经验、规范和哲理,由此决定了政治学理论在发展中呈现为三种类别:即规范的政治学理论、经验的政治学理论与哲学的政治学理论.这三种类别的政治学理论在发展中从分离逐步走向融合.促使不同类别的政治学理论经过融合走向整合的基础是政治学基础理论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今 《人民论坛》2014,(1):223-225
公民参与权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公民参与权还有待加强.文章以政府合法性为切入点,论述当前公民参与权的概念,通过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权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提出实现公民参与权的路径主要体现在制度保障、限制公共权力和扩大公民权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组织合法性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脉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丹  张英华 《求索》2012,(10):8-10
作为新制度学派的核心本质及最重要的行动逻辑,组织合法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下,界定了组织合法性的概念及构成维度,指出合法性不仅源于社会规范、准则及公众认知的压力,同时也是组织发挥能动性,将其看作一种资源来提升社会绩效的过程;而后依据合法性概念的不断深化和演进,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详细分析了组织合法性在管理领域的研究脉络,得出了以合法性模仿导致的组织趋同研究为主线的制度视角和以合法性在企业创业、战略联盟、环境管理等应用性研究为主线的战略视角;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以充实和完善由理论驱动的组织合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肖滨 《探索与争鸣》2023,(9):54-57+177-178
<正>在中国学术界,如何界定“制度”概念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与争议。不过,在西方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制度的问题,即使新制度主义也没有达成共识。我们不妨先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制度”概念的解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如何界定“制度”概念?说起来很复杂。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本身流派众多,如果加以划分,多则有盖伊·彼得斯的八分之说,((1))少则有豪尔、泰勒的三分说等。((2))然而,就“制度”概念的界定而言,不仅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各种流派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是政治学的基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指国家权力被社会大众接受或认可的理由。众所周知,国家权力有三种形态。一是观念上的权力,即各种各样的权力观念。人的观念,对本人来说是主观的,但在别人看来却是客观的,因为不管别人承认与否,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二是形式上的权力,即形式渊源。国家权力存在于社会制度之中,其来源、种类、分配、程序、功能取决于有关制度的规定,在现代主要是法律的规定。三是现实中的权力,即实在力量。社会利益的调整和社会秩序的建构,最终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强制和保障。因此,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也主要体现在观念、形式和现实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