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顾问     
少量饮酒助健康众所周知,经常饮酒会刺激肝脏,引起很多不良后果。可是“滴酒不沾”就好吗?事实并非如此。国内外的最新调研表明,对酒完全持否定态度有失公正。专家指出,少量饮酒对身体不但没有坏处,还会有助于健康。1、中医药物中医药学认为酒是一味药物,其性味属“苦甘辛热”,可以“行经络、御风寒、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主治“风湿痹痛及胸痹诸症”。2、抗炎德国一所大学医学中心的科研认为,适当饮酒者的血清反应蛋白水平低于不饮酒与过量饮酒者,表示少许饮酒具有抗炎效应。3、防治幽门螺杆菌德国医学家对447名受试者调研发现,…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喝酒要适度,饮酒者之间也要相互照顾,不然发生意外事故,共饮酒者可能也要担责。近日,上杭县法院审结一起此类案件,9个共饮酒者未劝阻处于醉酒状态的包某酒后驾驶,造成包某发生交通事故意外死亡,9个共饮酒者被包某父母告上法院要求赔偿。上杭县法院依法判决9人共同赔偿包某的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合计损失的10%即35258.64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相似文献   

3.
出外旅游,本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旅行途中,饮酒助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醉酒诱发意外伤亡的事件并不少见。酒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饮酒量是有差别的。改酒多少,只能由饮酒者自我控制。那么,旅行途中,游客醉酒身亡,旅行社能否免责?旅行社对醉酒的游客,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政委邓昌友日前签署命令,颁布《空军部队从严控制饮酒的规定》。这是空军历史上首次以"命令"形式要求广大官兵"禁酒"。《空军部队从严控制饮酒的规定》对工作日午餐饮酒和工作期间饮酒都明令禁止。"禁酒令"强调,凡在工作日午餐违规饮酒者,干部给予降职(级)或者降衔(级)直至撤职,士  相似文献   

5.
王某在参加朋友的宴请时饮酒过量,下楼时不幸摔成植物人,其家人在悲痛之余把5名同桌饮酒者一同告上法庭,追索人身损害赔偿。某法院一审判决5名同桌饮酒者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6.
鲁薇 《北京观察》2015,(4):62-64
我们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改革就万事大吉,因为任何事业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如果改革没有成为绝大部分官员与人民的共同事业,而只不过是沦为口号,那么,“新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衰退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饮酒与健康     
人在生理上并不需要酒精。酒精可以说是一种成瘾性药物,一般啤酒含酒精 4%— 7%,果酒含酒精 10— 13%,蒸馏酒的酒精含量可达 30— 50%。此外,酒中可能含有致癌性污染物,如亚硝胺、霉菌毒素、酚类等。   预防冠心病不能首选饮酒 所谓可减少心血管病的结论仅适用于患其病可能性本来就很低的人。由于预防冠心病的措施有多种,许多专家仍提倡拒绝含酒精饮料。   “饮酒催眠”好景不长 开始,由于酒精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能有一点效果。但时间一长,随着对酒精的耐受性越来越大,很多人不得不增加饮酒量,由此往…  相似文献   

8.
叶子 《公民导刊》2012,(4):38-39
中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喝酒和劝酒是一种久盛不衰的"时尚",然而喝酒失度必然乐极生悲。法律界人士指出:酒桌聚会时,参与者如果发现饮酒者意识不清或情绪失控,应当劝其停止饮酒,并有义务将其送到亲属身边、医院或安全处。如果发现对方已经失控而听之任之,不采取救助措施,导致人身损害或交通事故,聚会的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梦想的变迁     
中国梦,—旦成为13亿人的共同追求,立马成为一门显学一现在要说中国,不提中国梦,那是怪事。  相似文献   

10.
误区一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简析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显而易见,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明知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因此,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误区二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的“人”仅指自然人。 简…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和精神纽带,明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大陆方面正积极准备纪念工作,两岸共同纪念辛亥百年日益成为各界瞩目焦点,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盛事。  相似文献   

12.
5月8日晚,河南省焦作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驻河南轮胎股份公司保安队员张新民在门岗文明执勤,连敬18个军礼,劝走一名醉酒人,受到围观群众交口称赞。当晚8时30分,一名40多岁的男子大摇大摆来到门岗,正在执勤的张新民依照惯例向来人敬礼并要求出示“职工出入证”,谁知这名男子将手一挥,大叫道:“出入证﹖没拿。”说话间已站立不稳,前摇后晃,满口酒气熏天,张新民见状,温和地说:“按规定,没证、饮酒者都不能进厂……”队员话没说完,男子又大声嚷道:“我进厂干活,耽误事,这责任你担得起吗﹖”张新民又耐心地解释道:“进厂干活…  相似文献   

13.
来信摘登     
《时事报告》2007,(4):63-63
莫把“恶搞”当时尚 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成“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宴会就是一种礼仪形式,是人们增进交住、联络感情的社交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现代社会,受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宴会不能完全禁止。既然如此,宴会如何发展和改革呢?我认为,宴会的形式和内容,都要遵循简约和节俭的原则,拒绝不必要的浪费。宴会是通过共同进餐表达礼仪、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酒色财气”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打油诗:“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打油诗讲的是“酒色财气”的危害性,乍看似乎有些危言耸听,细琢磨又确乎是警世良 中国人饮酒的历史很悠久。特别是现在,酒已成为社会交往的粘合剂。但是饮酒过多,引起酒精中毒,既伤身体,又会误事。某县一位企业领导,就是饮酒过多,醉死在歌舞厅的。“色”,这里用的是狭义,专指女色。沉湎女色,污染社会风气,甚至会弄得身败名裂。“财…  相似文献   

16.
“共享”是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心情。现代人群的“共享”主要指人与人的交往及人对客体的观照(交往和交流),即同时具有行为与思维的共享两种特征。以“共享”为场所特征的空间既可称为共享空间。相应地,共享空间应该具有两方面性质,一是场所的共享行为特征,二是场所界面的表情特征,两者共同定义空间氛围。创作意义上的共享空间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多种关系。当“共享”成为一种空间精神时,空间就不仅意味着形态或界面,其物质性元素将成为行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以至触发要素。这也是一个完美艺术品的共同品质…  相似文献   

17.
勇立潮头写春秋──谈如何成为合格的跨世纪领导人才何事忠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说,关键在人。”这“四个能不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18.
黄珊 《公民导刊》2013,(7):42-42
<正>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笔者认为,对酒驾应该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严惩酒驾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所有驾驶员都知道酒后不能驾车,可有些人为何还是一意孤行?一方面是驾驶员心存侥幸心理。尽管每个驾驶员都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但是许多人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以前饮酒驾驶从来没有出过事,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以及在中国人劝酒方式的诱惑下,突破了"开车前不饮酒"的底线;另一方面就是对酒驾处罚太轻。酒后驾  相似文献   

19.
时近年终岁末,一年一度的总结评比,一年一个轮回的周期性干部调整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将直面荣誉、直面进步。能够正确对待,就会鼓舞干劲,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不能正确对待,就会消沉意志,成为继续奋斗的阻力。因此,能否正确对待荣誉进步,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不少人强调,现代化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这是一种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只有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全球化进程,才能从整个人类文明演变的意义上把握这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社会变革的实质,才能将中国的现代化置于这个过程的总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