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冠文 《前沿》2005,(4):31-33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反腐败,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和确保党的先进性。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两个务必”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十分强调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号召.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的客观要求;当前坚持"两个务必"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本文从当前实际出发,对此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4.
"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简称。其本质属性就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两个务必",对于坚持群众路线,狠刹"四风",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谋取人民群众幸福",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梦圆成真。  相似文献   

5.
杨万贵 《政策》2003,(5):43-43
政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作风在政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政风,是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前提和关键。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为新时期加强政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两个务必”是党长期奋斗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夺取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国家始终保持人民政权性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一些党员可能因胜利而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和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担忧一些共产党人可能要在资产阶级糖弹面前打败仗。及时地警告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以下简称“三个务必”)任何思想都源自时代发展和历史演变,这“三个务必”是对我国历史发展和我党奋斗历程的凝练总结,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智慧结晶,更是人民公安着眼时代发展和使命任务,在新征程上干出新业绩的必然要求。领悟和践行“三个务必”思想,能够为我们提供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建设更高质量法治公安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夜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深刻总结了历史上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赴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了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庄严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这一重要指示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铁路基层站段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一、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谓之“两个务必”。 实践证明,做到“两个务必”,群众就拥护,事业就兴旺。今天人们仍很怀念五十年代那股清新优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便是例证。不坚持“两个务必”,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被破坏,下场就不佳。中国历史上的“草头王”陈胜,闯王李自成,都因此而失败。东欧一些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