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敏 《理论月刊》2004,(11):54-57
道歉是当代政治中的新现象。缘于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及情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政治道歉”包含多种言语行为和现象,由此引起多样性阐释。实践中的政治道歉是一种权力技术与策略,用以达成不同的政治目标。同时,它也凸现出“政治负责”的当代政治价值观。随着暴力政治正当性的终结,以话语权斗争为中心的语言政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政治道歉标识了这一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计琦  付文平 《长白学刊》2008,(5):148-151
在批评语言学看来,语言除具有通常被公认的交际作用以外,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而诺言在美国总统竞选演讲中则直接体现了语言服务于政治权力的作用;在言语行为理论看来,诺言以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部分的运行机制服务于总统竞选的政治目的。将政治权力运作扣言语行为理论的运行机制合为一体,用于演讲之中,是美国大选中竞选者常用的影响选民、以期赢得大选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所谓暴力行为,指的是会引起害怕,恐惧,不安全感,冲突等后果的行为。 (2)家庭暴力的类型: 家庭暴力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 a.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操,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攻击等。 b.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情绪难受的言语。 c.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 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看,可分为: a.虐待配偶:…  相似文献   

4.
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非言语行为 ,是指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的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虽然非言语行为经常被误用 ,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非自主控制的特征 ,仍然可以帮助在侦查讯问中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谎言。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要掌握促进识别非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的方法 ,尽量提高识别谎言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存在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即伊斯兰政治化与反恐战争是矛盾的双方,该观点部分源自九一一事件。根据西方政治标准判断,伊扎布特持有激进观点而且精心使用极端主义语言向穆斯林团体宣传其信息,毫无疑问,其对中亚各国构成现实性挑战,因为该组织的目标是重建哈里发制度,与此同时却又公开反对将暴力作为政治变革的工具。有必要解释伊扎布特为什么能够保持着长达60多年的"非暴力"立场,而与其共享重建哈里发制度的乌托邦式目标的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及其他圣战组织却诉诸暴力。在限制伊扎布特坚持和平路线立场方面意识形态功不可没,因为话语的"权力"是一种政治权力,话语霸权意味着话语变成了意识形态。伊扎布特通过对《古兰经》等的选择性解读,掌握了某种话语的"权力"。应警惕伊扎布特在意识形态上转向暴力的可能情境。  相似文献   

6.
福柯的暴力社会学思想是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顽疾——暴力实践进行批判和反思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福柯看来,暴力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依赖于权力的理性、目的和具体情境中的实践。通过分析现代生命政治的理性,福柯认为生命政治是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并据此对以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之名进行屠戮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暴力行政的违法成本太低,导致权力责任的不对称,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暴力行政行为一般都被认为是行政工作方法不恰当,而很少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在特殊的亲人(亲属)关系中,滥用自己所占优势的权力,包括体力上、经济上、年龄上或智力上等方面的优势,强行控制他人服从自己,并以暴力的言语和动作给对方造成心理恐惧、身体伤害甚至生命威胁。家庭暴力行为若发生在其它社会关系中早就被视为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甚至构成犯罪。然而,当它发生在家庭内部、发生在具有特殊关系的生活圈内时,人们往往另眼看待。有人认为“一个巴掌拍不怀’;有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有的人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有人认为“宁拆十座桥,不拆一桩婚”。因此,许多受害者难…  相似文献   

9.
说“稳定”     
我们通常所说的稳定,是指社会稳定,即政治稳定。具体地讲,是指没有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不发生突发性质变,公民不用非法手段参与政治或夺取权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显而易见,稳定是一种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向的,互动的,协调的默契。  相似文献   

10.
政治象征:作为权力技术和权力实践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政治象征的历史性观察表明,几乎所有的政治系统都依赖于一些象征符号、仪式行为或特殊话语的采行来维持其运转。哈罗德·拉斯韦尔曾指出,对政治象征的操纵是各种权力精英驾驭环境、实现其政治目标的4种主要途径之一。反对派群体、尤其是革命精英,由于缺乏物资、制度性暴力和实际措施,则更依赖于象征操纵来进行政治动员(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页)。各类精英使用政治象征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使其政治行为合理化、权力合法化并试图长久持续。因而,政治象征是权力精英建构权力结构和秩序的一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网络暴力是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在缺乏网络监管者与保护者的情况下实施针对他人的言语攻击、道德审判,甚至侵犯、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网络暴力现象与网民自身素质、平台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日常活动理论来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当从减少具有网络暴力动机的网民、加强对网络用户与被网络暴力者的保护以及建立合理的监管控制体系入手,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湖湘论坛》2005,18(4):87-89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它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主体原因,也有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原因。防治校园暴力要调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言语行为的是非和价值判断依据,评价标准的探讨与确立对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的规范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学科的科学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评价标准是一个内舍三个不同层次的标准体系:根本标准、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根本标准具有最高权威,基本标准对具体标准有指导和统摄作用,而具体标准则是基本标准的衍生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取决于两种力量,一是暴力(权力),一是合法性力量(权威)。暴力(权力)尽管可能是最便捷、省事、有效、彻底的"利器",但它只具一时之功,难有可持续性。许多研究表明,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还在于精心构建政治合法性基础。合法性有着多重基础和来源:责任论合法性、绩效论合法性、正义论合法性、意识形态论合法性、文化论合法性、组织论合法性等。  相似文献   

15.
关注家庭“精神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但在传统上,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局限于一种身体暴力现象,即主要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等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造成了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由于这种伤害是直接表现为明显的身体伤害,因而就易于为人们所认同和关注。而实际上,对家庭暴力的解释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不仅指身体暴力,而且也包括对家庭成员造成精神伤害的精神暴力。特别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暴力现象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许多家庭中滋生蔓延,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主要家庭暴力现象,严重地威胁着家…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态。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人们的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人们的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人们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正确的体态语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一、体态语是政治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首先,它能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性体验。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讲解、理论分析,轻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形象和感受。感性认识的缺乏无疑会严…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权力因素是实现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权力就没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非权力因素影响也叫自然影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行为中,由其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对被工作者产生的影响,即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的影响。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劳动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教育者的智慧和品格交融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影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塑造,从自身做起,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性质、伦理与和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强制是国家权力的根本性质 ,非平衡性和非强制性是权力的暴力强制性的表现。强制性的权力 ,总是存在着正当性危机 ,只有符合伦理规则的权力 ,才是正当的权力。民心是一切权力伦理的最深厚的基础。权力是暴力但不暴戾 ,和缓地行使权力 ,是权力持续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轻微暴力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巨大逻辑反差导致刑法上的定性困难。"轻微暴力"的内涵排除案件定性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可能,定性的难点在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对此类案件的定性应注重考量被告人实施具体行为时是否对危害后果具有预见能力,探究是轻微暴力还是身体异质是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直接原因。依据轻微暴力致人死亡的不同情形,可分为:(1)被害人在行为人轻微暴力下导致的疏忽性致人死亡,(2)身体异质的被害人在行为人轻微暴力刺激或诱因下引发的死亡。可将前者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后者定性为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20.
将"性暴力"作为独立的家庭暴力行为类型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共识,也是不同学科的共识。现有准法律文件中承认"性暴力"是家庭暴力的行为类型,应当总结该司法实践经验,将其上升至立法的层面。"性暴力"不仅是对家庭权利束的侵犯,还是矫正绝对家庭自治的突破口,理应成为家庭暴力的行为类型。因此,在反家庭暴力立法中应明确界定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并增加一款"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以宣示公权力对家庭暴力介入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