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照雨 《前沿》2013,(16):35-36
近年来,我国行政问责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由于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具体实践,都还存在诸如问责启动滞后、问责程序不明、问责效果不足等突出问题,而问责快速启动是整个行政问责工作的开端,其充分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与运行的成败。在我国当前现实中,行政问责的快速启动往往难以充分实现,原因是其面临着“集体行动困境”造成的动力不足问题。7·23温州动车事故的行政问责作为我国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一次重大公共事件行政问责案例,其工作方法和经验能为我们解决该问题提供许多有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媒体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2011.8.8 “7·23”事故追问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持续关注事故的善后新闻。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酿成了这样一场人间惨剧“人的问题”,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7·23”温州动车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愿逝者安息。事发时,温州双屿下岙段有雷雨天气,先行的杭州至福州D3115次列车遭雷击而瘫痪停运,随后的北京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其发生追尾。这次追尾事故,和历史上所有大型事故灾难一样,是大自然对人类盲目自信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大》2011,(8):31
2011年7月23日20时许,D301次动车在行驶至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与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浙江移动启动了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协助做好现场的救援工作。与此同时,浙江移动还于第一时间开通了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爱心帮忙热线,并提醒广  相似文献   

5.
<正>7月23日晚,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根据以往的事故处理经验最初提出了17.2万元的赔偿标准。7月27日,"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善后工作组表示,在温州动车脱轨事故中罹难的每位乘客,将无差别从铁道部  相似文献   

6.
施娜 《观察与思考》2011,(11):36-38
10月4日,继温州7·23动车事故月余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来到温州,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在与温州企业代表的座谈中,温家宝总理表示,"温州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温州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好的。我们不能因为温州个别企业发生了一些问题而一叶障目,对整个大局的看法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7.
7·23甬温线动车事故40条人命尸骨未寒,上海9·27地铁事故就再次发生,271人受伤。如果加上北京、广州等地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地铁事故。“铁老大”发生的事故那就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导致6节车厢脱线、4节车厢坠桥、39位公民遇难、数百人受伤。虽借助微博的即时传播,此次事故的诸多细节被披露,来龙去脉得到一一还原。微博带来的传播新局,不只是让灾难的真相细节为更多人所知,它也使灾难时刻的人性得以细腻的展现,传递出更深切的人间关怀与社会温暖。  相似文献   

9.
7·23甬温线动车事故40条人命尸骨未寒,上海9·27地铁事故就再次发生,271人受伤。如果加上北京、广州等地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地铁事故,铁老大发生的事故那就太多了。如在北京,7月2日,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以及依法行政的不断发展,行政问责制度已经渐渐为公众所知,行政问责制度的提出根本是为了规范公职人员的行政方式,完善国家的治国体系。行政问责制度的不断推进,显示着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更加健全。当前,要围绕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行政问责程序规范化提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婍 《中国减灾》2011,(17):32-33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地方立法对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和法律体系,科学规定问责的范围、对象、事项、处理程序、惩罚措施,实现了由"权力问责"为主向以"制度问责"为主的转变,同时具有一定的立法共性。但是,地方立法行政问责制度还存在一些差异,反映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一定分歧和暴露出的问题,这是今后立法需要考虑和完善之处。1.立法依据的缺乏统一性云南省的《问责办法》规定其立法依据是《公务  相似文献   

13.
上榜理由:在2011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温州"7·23"动车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过去,政府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封闭性和神秘性,很多时候老百姓不知道政府工作的信息,不少社会政策内容也是政府内部掌握的信息,不向社会公开,人们无法打开政府组织运作的"黑箱"。有时,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一句"研究研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行政问责的实践来看,目前行政问责启动程序还不完备,处理程序也不健全。规范和完善行政问责程序,对于有效发挥行政问责的监督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在问责的启动程序上,要完善受理与立案制度;在问责的处理程序上,要完善调查程序、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政治问责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政治问责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是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实践中的短板。这种制度困境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有主观方面的制约因素,也有政治问责立法滞后的影响。针对行政政治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从行政政治问责的主体、对象、适用范围、标准、程序和救济制度方面提出构建有效的行政政治问责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郭勇平 《传承》2012,(6):92+96
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困境,完善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就是要加强行政问责文化建设,强化异体行政问责机制,健全行政问责法律体系,完善行政问责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的规范和完善,对制约公权力、推动政府工作高效廉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问责主体、客体、程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问责体系,构建问责文化,提升问责力度,全面推进行政问责规范化发展,以实现我国建设责任型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的缺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官员的“问责”在去年的非典疫情后,成为推动我国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显著标志。建立具体而又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培养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队伍,有利于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完整的行政问责既有同体问责又有异体问责,二者相辅相成。当前启动的行政问责主要是同体问责,异体问责主体存在缺位,影响了行政问责效果。要建立科学的行政问责制,就必须加大其中异体问责的力度。一 当前行政问责中异体问责的缺位在民主政治下,由选举和任命产生的行政官员必须对人民负责,他们必须…  相似文献   

19.
“7·23”甬温动车事故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尚未散去,上海地铁10号线就又发生了追尾事件。安全事故频发,受伤害的绝不仅仅只是当事人的身体和心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会摧毁人们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第三代算法推动政府部门自动化行政变革。算法行政放大算法常规风险的同时,也凸显出行政领域的特殊风险。为规范算法行政活动,欧美地区实施了第一波算法行政问责政策。每一政策都反映为一种或多种问责机制,以运行机制和问责主体为标准从中析出科技伦理问责、算法影响评估、透明度机制、行政程序法问责、审计/监管检查、独立问责机构、禁令/暂停措施、政府采购等八种问责机制,分析机制运行假设和实施中反馈的问题。结合行政问责理论对欧美算法行政问责政策进行总体评估,发现现有政策在信息提供、质询强度和有效激励等方面存在不足。政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算法行政问责制度需要体系化展开,结合我国现状和欧美经验教训,提出优化算法行政问责制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