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皓 《理论月刊》2004,1(8):103-10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前学界颇有争议。本文阐述了思想管理的涵义和特征,特别是首次对思想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思想管理的本质是对思想外化的软控;思想教育的本质是训导,即对思想内化的定向性影响;软控性和训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核心是思想管理的软控性。  相似文献   

2.
30多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属性说、内容说、活动说、灌输说,等等。这些成果无疑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方面面临着学科地位、学科建设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形势,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西方意识形态和我国现实社会中弱化甚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倾向的挑战。为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赵晨祎 《传承》2014,(6):94-95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必须以认清人的本质为前提。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因其对人的考察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立足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坚持教育的纵向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并且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性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路径,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进一步分析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和本质,探求其本质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人学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依据。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本质的发展性、实践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问题的科学前提。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只有从理论上正确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才能真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元问题,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概念、范畴等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政治”视角看,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氏族制度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从这一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有利于我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其本真.  相似文献   

8.
周艳 《湖湘论坛》2008,21(4):124-12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本文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本质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作用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两个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有共性更具差异性;从关系上来说,应当基于一种非线性的、动态的思维来审视两者的样态转换;从功能上来说,两者的比照有利于在理论上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构成,在实践上推进育人环境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建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理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也十分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综合中发展的,如何不偏不倚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范畴及时而又重要;其次本学科借鉴的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问题十分突出;最后是如何有效糅合本学科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问题是现实性难题。  相似文献   

11.
涂清松 《理论月刊》2005,(10):159-16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它与一般的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效率,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肩负着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学科规范化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整风”而成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这既是一种科学化的提升,也是一种政治文明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学上的本质是政治文化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命线的意义,其独特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崔锁江 《传承》2013,(11):76-7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肩负着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学科规范化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整风”而成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这既是一种科学化的提升,也是一种政治文明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学上的本质是政治文化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命线的意义,其独特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化,对于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性、概括性和创造性研究,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成员特殊需要与其自身结构、功能属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主客体对象性活动在军事实践领域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价值属性,这是必须给予正确回答的理论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的特殊价值活动;而其价值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官兵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需要;以创价活动为关注点,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进行理性反思,有助于把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建立在价值理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阻抗尽管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心理阻抗”.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是思想价值的阻抗.思想价值阻抗不仅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目标追求的重要体现.由此,降低和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阻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重建平等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二是求真务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三是明确阻抗的类型和形态,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陈媛 《理论月刊》2007,(11):170-172
人的本质不是一种既成的存在,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自我创生的,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和实现构成人的发展过程,人的本质的生成性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包括两个基本层次:一是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看,人的本质是劳动,这一层次构成人的类本质,即人的劳动本质;二从是人与人的区别层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层次构成人的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人的本质的层次性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促进人的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占有和实现,又要促进人的类本质的占有和实现,促进人的类本质的占有和实现是人的当代发展的突出需要。  相似文献   

18.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良 《湖湘论坛》2009,22(2):57-59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关注与解决人的问题,两者统一于“人”之中。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在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定位不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相对缺失。严重制约其效度。为此,必须转换视域,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人文意蕴,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方法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琼 《青年探索》2006,(1):57-58,56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新的形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分析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便我们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