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卫宁 《法制与社会》2014,(3):290-292,298
侦查取证包括发现证据及其线索和收集证据两个部分。其中,证据及其线索的发现一直游离于立法的边缘,有必要对其加以规制。依据证据表现形态之不同,收集证据包括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收集,2012年刑诉法不仅完善了证据收集的手段,而且构建了遏制非法取证的机制,对侦查取证工作的整体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收集合法、来源可靠、全面客观、主动及时四个侦查取证的基本原则,是反贪侦查取证的基本要求。收集合法原则要求取证主体的身份、取证地点、取证时间、取证手段合法。来源可靠性原则要求证据来源清楚、真实可靠。全面客观原则要求侦查取证应做到四个补强:见证补强、口供补强、孤证补强、人证补强。主动及时原则要求反贪侦查应做到四个优先:原始证据优先、物证、书证优先、直接证据优先、隐蔽证据优先。  相似文献   

3.
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行政证据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没有依据行政实在法所规定的程序要件收集行政证据并进而做出行政行为的状态,表现为行政主体单方面向行政相对人取证、强迫取证、隐蔽取证、不进行质证而取证、仅仅收集有利于行政主体的证据等。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行政证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具体行政行为问题,而是牵扯到行政主体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作风、行政行为的司法化和行政的过程监控问题。因此,有效构建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行政证据的制度和规则对于提高我国行政权行使的质量、与法治发达国家接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销犯罪案件具有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运作模式新型等特点,侦查取证难度较大。网络传销犯罪案件要在全案证据和核心证据、构成要件证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证据的收集中,紧密围绕构建定案证据体系展开,突出取证重点,紧扣取证核心,缜密开展侦查取证,同时,还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为了收集证据,利用悬赏取证的方式征集线索。对于悬赏取证方式取得的证据,尤其是证人证言的效力问题,实务界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悬赏方式取得的证言的证据力和证明力为切入点,展开对悬赏证言的证据分析,认为悬赏取证只是收集证据的方式之一,如果能够证明其证据的合法性,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可以认定该证据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浅析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取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针对网络犯罪进行调查、收集、提取证据的过程。刑事电子证据取证作为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要以诉讼法学与证据学理论为基础,而且需要引入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本文以建构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理论为目的,全方位的探讨了电子证据的概念、特点及法律定位;探讨了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规则、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媛媛 《政法学刊》2009,26(6):68-72
制造毒品犯罪,是一类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但在暴利驱使下,国内各省区市不断出现此类犯罪,相对于其他传统犯罪,办案部门在取证过程中对于证据的种类和取证的方式、方法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着取证对象不明确、取证程序不规范、证据提取不全面等问题,容易导致诉讼的失败。应该从研究制造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种类入手,以制毒犯罪案件的现场为中心,从现场实地勘验、毒品鉴定、现场访问等方面讨论制造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给公安机关勘查制毒犯罪案件现场和侦办此类犯罪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涉众金融犯罪专业性强、行为方式多样、涉案范围广、涉及数额大、受害人员众、证据数量多。罪刑法定原则下,证据的收集与固定是刑事案件侦查的核心和关键,关乎案件的侦破和定罪量刑,而取证问题又是涉众金融犯罪侦查的瓶颈。涉众金融犯罪案件的海量证据与公安机关有限侦查时间内依法严格取证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此,需要调整涉众金融犯罪取证思路,改变涉众金融犯罪案件原有取证方式,对具有规律性的海量证据进行抽样取证,提升讯问能力、突破口供难题,增强电子取证技能,加强侦查队伍能力建设,实现高效取证的同时确保证据符合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证据证明力要求。  相似文献   

9.
误区之二:非法取证在一定意义上讲,刑事诉讼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与运用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过程。因此,证据的收集与运用,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与关键。为了确保所采的证据客观、真实与全面,以使刑事追诉准确地进行,避免放纵犯罪或刑及无辜,刑事诉讼法就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对司法机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取证的行为不但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形式复杂,多种多样,以致非法取证已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严重侵犯诉讼当事人与证人的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刑事诉讼秩序,造成冤假错案的一大误区。(一)非法取证的…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主要包括未成年被害人陈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和未成年人证言。取证是未成年人言词证据进入诉讼的第一道程序,高质量的取证工作不但可以固定证据,而且可以发现证据线索.更是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举证、质证、认证的前提条件。但是.对如何向未成年人收集言词证据我国法律规定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监控取证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监控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一种全新的取证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障碍。对网络监控取证进行法律规制,首先需要明确相应的程序,这种取证措施应当至少包含“授权”、“证据收集”、“证据分析与提交报告”三个阶段。其次,网络监控取证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法律问题:明确审批主体与审批标准、合理界定监控的范围、厘清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实现与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证明中,刑事证据根据其证明作用可分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和证明取证程序的证据.前者主要证明案件事实是否成立,后者则主要证明证据的来源是否清楚、收集程序是否合法,以及从证据形式上判断与其他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关联.证明取证程序的证据,是伴随着其他相关证据而产生的,可称为“伴生性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具有不同于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特点.针对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特点,在运用传统的询问方式收集言词证据的同时,还可酌情采取模拟案件发生法、回顾与反复相结合的提问法、录音录像法、非语言方法等.取证人员在对未成年人取证过程中要注意程序、方法、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艾龙 《法制与社会》2010,(15):275-275
非法取证行为是指有权调查收集证据的公安司法官员违反法定程序,使用违法手段获取证据的行为。本文从非法取证行为中主体的“过错”分析,民法理念看非法取证行为的举证责任分配,程序性靠寸裁与“不当得利”等三个方面,以民法学为视角论述了非法取证行为。  相似文献   

15.
侦查实践中,非法取证行为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刑讯逼供和欺骗、引诱、威胁等方法收集言词证据。究其原因,在于侦查取证主体法治观念淡薄,办案水平不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够完善,侦查监督不力以及传统诉讼理念的影响等问题。防治非法取证有利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程序正义。防治非法取证应从提升侦查取证主体素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进行着手。  相似文献   

16.
新刑诉法规定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使用,但必须首先审查行政证据是否欠缺证据基本要素,并要依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审查其取证的合法性,行政证据才能具备证据能力。在因客观情况而无法再次取证的情况下,若行政机关所取的言词证据经审查能够保证客观性,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即便不能作为证明案件实体事实的证据,也可以作为反驳证据使用。行政机关在执法中采取的抽样取证是一种特殊的取证方式和证明方法,所得的证据在满足抽样规则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依行政法规中的推定规则所得的推定事实在刑事诉讼中不应作为证据使用,但不影响基础事实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17.
悬赏取证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为证明案件事实,通过悬赏广告的形式,公开承诺对提供证据的知情人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该悬赏取证成为了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一种方式。悬赏取证行为应当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公开性、对象的不特定性等特征,其不同于收买证人伪造证据和证人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宏 《天津检察》2009,(3):31-32
一、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撤案的原因 1、侦查人员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是自侦案件撤案的直接原因。由于自侦部门常常片面追求案件的立案率,只求案件侦破,忽视了相关证据的及时获取,或者是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疏于全面取证.丧失了部分关键证据的最佳取证时机,使证据灭失,导致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链无法形成,证据体系有瑕疵,只能作撤案处理。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严格执法,保证证据合法取得的前提下,解决贿赂案件取证难、突破难问题,把收集证据和固定证据的工作做好,笔者结合实践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谈几点对策。一、证据的收集(一)同步收集证据,摧毁“君子协议”,深挖窝案串案窝案串案中,订立攻守同盟的“君子协议”的情况较多,如果用逐案逐人的方法取证,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暴露对方。根据其特殊性,反贪部门在实践中采取对一窝数案行受贿嫌疑人同步收集证据的做法,使深挖窝案串案收到显著成效。这是因为:第一,同步取证可以切断窝案串案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联系,争取时间,避免串…  相似文献   

20.
一、英美法系国家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的英文表述为“evidenceillegallyobtained”,指用不合法的方式取得的证据,通常是指取证过程中侵犯了被告人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在美国,“非法证据”仅指国家机构的侦查人员取证的手段非法,美国在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初,包括“毒树之果”在内的凡是以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非法方式调查收集的证据均予以排除,但随着犯罪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