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治安的内涵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治安是公安机关适应动态社会环境所产生的警务模式上的变化。现行警务工作中所存在的单纯“以快制快、以动制动”的观念和做法不能适应日益动态化的治安环境。真正的动态治安应以管理和防范为基础 ,以警务快速反应机制为核心 ,以提高治安控制网络致密度为主要目标。动态治安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严密的动态治安管理网络。这一网络包括快速反应、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三大系统。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加速人口流动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为了维护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应对社会转型压力,公安机关在警务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社区治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该文在界定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实行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价值作了详细分析,并从加强社会协同、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强化网格化领导三方面对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构建和完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治安秩序是治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探讨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原则及规律,有助于解决治安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混杂问题.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可以分为治安预防、治安控制、治安处置和治安重建四个过程.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中要坚持治安秩序维护一致性、规范性及适度性原则.治安秩序维护是治安三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治安需求和治安供给的平衡的体现,是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特种行业、公共场所(以下简称特业、场所)治安许可是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特业、场所实施治安管理时的行政许可制度,它是公安机关搞好持业、场所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行使特业、场所治安许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对加强管理,服务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结合浙江省特业、场所治安许可的实践,谈四点肤浅认识。认识一:特业、场所治安许可在发展中得到加强建国至今,国家对特业、场所实行治安许可制度已将近半个世纪。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国家一直很重视特业、场所治安许可这项工作。解放后,国家把旅馆业、刻字业、印刷业、戏院、影院、说书场等纳入特业、场所管理,实行治安许可制度。经营者在开业前都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许可证后方准营业。后因文革动乱而  相似文献   

5.
大治安的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国家大环境的安稳才能保证百姓安居乐业,而百姓安居乐业又是国家稳定的前提条件,二者辩证统一于大治安。大治安的本质是一种管理理念。大治安不是"治安",而是一种治安管理的管理理念,是实现治安的一种思维途径,一种宏观的治安方略。  相似文献   

6.
治安权力是治安主体通过其占有的社会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危害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预防、控制、处置,以维护和重塑治安秩序的一种能力。治安权力是国家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依据行使主体的不同,治安权力分为国家治安权力和社会治安权力,两者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有各自的范围和边界。治安权力的合理运用的本质是对治安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正>一、当前影响治安学专业实训教学的因素分析根据《公安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的精神,治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坚持"突出忠诚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打牢专业基础,强化实战能力"的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职业特色,适应公安实战要求,实行"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公安实战部门协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实行警务化管理,为公安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分析了广州市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的实际情况,谈了对当前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的新认识,提出了实施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的工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治安本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词源和古籍考证的角度开始对治安的本质进行探究,治安实质上是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治理和控制;从韩非对治安的论述开始,广义的治安的含义并未改变。治安事实上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是由对社会的暴力统治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的。国家依靠物质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的概念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0.
治安主客体是治安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大治安角度来看,根据治安主体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可将其分成专业治安主体、自发治安主体和辅助治安主体;根据治安主客体关系可将治安客体分为打击的客体、防范的客体、控制的客体、引导的客体、保护的客体、服务的客体。分析治安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对治安主客体的关系应当从动态中去把握,应当在社会转型期优化治安主体结构,壮大治安主体力量,发挥三类治安主体的整体效能;还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照顾到治安客体的实际需求,追求治安负价值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1.
林东  李铭胜 《公安学刊》2006,(4):68-70,97
当前,治安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改革、创新和规范现行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有限职权的法治理念,更新观念,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法治化;牢固树立情报信息的主导理念,实施精确制导,强化阵地控制,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信息化;牢固树立科学考评的绩效理念,明晰责任,双向促动,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规范化;牢固树立打击犯罪的主业理念,重点治乱,专案攻坚,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高压化;牢固树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理念,拓展公共安全服务渠道,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市场化;牢固树立多方参与的借力理念,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调查总结成都市公安局实行治安大防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大、中城市构建治安大防区的依据、体系、组织关系、运作方式及与其他警务工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构建大中城市治安大防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强化警务协调,严密治安控制;二是开发警力资源,激发干警的主观能动性;三是灵活组合警力,发挥优势互补;四是提供治安保障,密切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3.
治安防范社会化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安防范社会化强调的是多渠道筹集治安防范资金 ,形成一种参与各方齐抓共管、共同受益的机制。治安防范的产业化意味着它将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特殊领域。治安防范产业化所涉及的领域有保安服务、物业安全管理、财产保险、外来人员集中住宿、机动车停放管理等方面。治安防范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民营企业自律 ,城市社区管理 ,农村村民自治。发展治安防范社会化、产业化 ,要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领导 ;加快立法进程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扩大服务对象 ,完善多样化服务形式 ;加强引导 ,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六届治安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含城乡社区警务、单位治安保卫、运行机制等方面);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突发事件的阶段性特征与早期干预;治安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保安服务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治安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治安系主任论坛的主题是: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治安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包括案例及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研究主题的确定,紧密结合了当前公安机关特别是治安系统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工作,同时也结合了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义乌市公安局大范围调研,大动作应对,坚持网格化巡逻和动态治安监控相结合,稳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为实现全年控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据统计,今年1至5月,该市共发各类刑事案件4848起,其中侵财型案件4607起,分别比上5个月下降34.09%和34.15%;发“两抢”案件523起,比上5个月下降45.57%;发盗窃案件3899起,比上5个月下降31.84%。一、加大科技投入,规划和建设动态治安监控系统。该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态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把它列为今年的重点工程,把组建巡防大队、建设“平安义乌”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该局在全面分析研究各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 ,形成了治安防控的动态化环境。加强在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能力 ,应变公安机关“独家经营”为为社会提供安全服务的模式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实现动态治安的社会化控制 ;建立刚性的责任行政机制 ,强化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和职能发挥 ,实现依法强制化管理 ;通过科技强警和多警种协同 ,在快速反应中实现对治安形势影响较大问题的平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治安管理学尚在形成中,许多理论问题有待探讨。本文试就治安管理学的概念、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作一概述,以就教于前辈和同行。一、什么是治安管理学治安在我国古代是指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最早使用“治安”这个词的是西汉的贾谊。他在一篇向皇帝的上疏中,陈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流弊和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其名叫《治安策》。现代治安是特指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即社会治安秩序。治安管理,则是公安机关依法从事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活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的治安监督职能,早已有之,但其作用很少被论及。形势的发展,公安工作的改革,已对治安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治安监督的作用和任务日渐突出,对治安监督进行新的认识和规定,已十分必要,也是公安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治安监督的函义及其发展趋势监督,简言之就是监察和督促。所谓治安监督,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对贯彻执行治安管理法规和治安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所实行的检查和督促。它是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治安承包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治安承包是指将特定区域的治安采取竞争、有偿的方法承包给某一组织或个人,通过考核、奖惩,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以提高管理、防范效果为目的的社会化安全管理新模式。其理论依据为:公共治安是一种公共物品,但不排斥由私人来生产;公共需求的多样性与提供的单一性矛盾,需要引入多元公共治安的提供方式;治安承包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现行的各种治安承包模式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前景上看,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治安承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普遍推广中需要解决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治安主体与治安客体是治安学的两个基本范畴,是治安学基础理论问题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治安主体不同于治安管理主体,治安主体与治安客体两者相互作用影响,治安主体包括代表国家的治安主体、民间的社会治安主体以及企事业单位治安主体;治安客体包括依靠客体、合作客体、保护客体、服务客体、防范客体、控制客体以及打击惩治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