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化学合成的茜草素做了体外抑菌试验、体内抗菌活性试验、人工感染猪多杀巴氏杆菌疗效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茜草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和克雷伯氏菌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后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超过了六茜素。在小白鼠体内对大肠埃希氏菌也有非常显著的抗菌作用。对人工感染多杀巴氏杆菌的患病仔猪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小白鼠腹腔注射茜草素的LD50为336 mg/kg。茜草素对临床型乳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云南某鸡场发生鸡急性死亡的疑似禽霍乱病例进行病原确诊,无菌采集送检死鸡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细菌16S rRNA基因分析及荚膜分型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致病性分析。结果,该分离菌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氨苄、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8种药物敏感,对大观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12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仅含有磺胺类sul2基因和四环素类tetB基因;动物试验表明,接种500 CFU的45日龄鸡在接种后7 d内全部死亡,接种12.5 CFU的小鼠在接种后48 h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是该鸡场发生疫情的病原。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云南某鸡场发生鸡急性死亡的疑似禽霍乱病例进行病原确诊。无菌采集送检死鸡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细菌16S rRNA基因分析及荚膜分型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致病性分析。结果,该分离菌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氨苄、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8种药物敏感,对大观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12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仅含有磺胺类sul2基因和四环素类tetB基因;动物试验表明,接种500 CFU的45日龄鸡在接种后7 d内全部死亡,接种12.5 CFU的小鼠在接种后48 h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是该鸡场发生疫情的病原。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绵羊虱蝇雌、雄成虫中肠及蛹的菌群结构特点,提供防控绵羊虱蝇及其传播疾病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雌、雄绵羊虱蝇成虫中肠内容物及蛹内容物,用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运用通用引物PCR扩增细菌16S r DNA V3区,DGGE电泳,选取优势条带,回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 Bank数据库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雌、雄绵羊虱蝇成虫中肠及蛹的优势菌均为巴尔通氏体、杀雄菌、沃尔巴克氏体。研究结果表明,雌、雄绵羊虱蝇成虫中肠及蛹的菌群结构相似,且巴尔通氏体、杀雄菌、沃尔巴克氏体可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内一般是无菌的;当受到外界环境细菌污染后,消化道内很快就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逐渐适应,定植下来,形成稳定的正常菌群。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正常菌群会发生变化。当消化道内有益菌占优势时,动物就会维持健康水平;而有害菌占优势时,会引起动物...  相似文献   

6.
用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单独接种到未作任何处理的仔猪鼻腔,细菌被迅速清除,鼻甲骨不发生明显萎缩。对仔猪鼻腔用1%醋酸预先处理2天后,再接种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该菌则可在鼻腔长期定居,引起严重的鼻甲骨萎缩;如再混合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时,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指征明显加重。试验结果表明,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一样,某些非传染因素也可促进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在猪鼻腔定居,从而导致持续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模式种 ,因本菌能产生铜锈样的蓝绿色素 ,故又称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中 ,也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在本属细菌中 ,除鼻疽假单胞菌是单蹄兽动物的致病菌 ,荧光假单胞菌引起鱼类发生赤皮病以外 ,其余假单胞菌几乎都是条件致病菌 ,即在正常情况下 ,它们对动物和人体基本无毒或弱毒 ,但出现移位寄居、菌群失调或宿主防御机能降低时 ,常可引起严重感染。近年来 ,吉林、河南等省报道雏鸡受绿脓杆菌感染导致严重死亡 ,给养禽业造…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及各种动物肠道内是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细菌。它是艾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一个代表种(E.coli)。大肠杆菌根据其菌体O抗原、荚膜K抗原和鞭毛H抗原可分为许多抗原型。根据其对嗜菌体的敏感性、对醣的发酵反应及肠菌素(Colicin)的产生情况又可分为若干个嗜菌体型、生化型或大肠菌素型。长期以来,大肠杆菌一直被看作是一种正常寄生菌,至多也只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直到近十几年,才逐步认识到,某些特定类  相似文献   

9.
在克隆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O)hlyA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影响目的蛋白表达的重要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确定的最佳诱导条件,使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对表达的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进行了纯化,以其作为靶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LLO抗体.结果表明,用表达产物作为靶抗原可对LMO感染动物进行初步诊断,为建立基于LLO的动物李斯特菌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贵州省某鸭场病死鸭组织中的病原菌,本研究对病(死)鸭的肝、脾、脑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形态观察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kmt1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荚膜血清型试验、同源性分析、动物回归试验以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7株病原菌均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在血平板上培养形成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的菌落,且扩增的kmt1基因序列与NCBI公布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细菌基因组间重复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ERIC)-PCR电泳结果表明,7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相同的扩增片段,同源性较高,为同一克隆株。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株对不同代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不同,对第一代药物萘啶酸耐药,对第二代药物氟甲喹以及第三代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氟沙星、达氟沙星和沙拉沙星敏感,且二氟沙星较其他药物更易抑制菌株耐药。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场巴氏杆菌的防控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引物设计方法、扩增原理和结果判定方法,概述了该技术在动物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检测等兽医领域以及在动物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等畜牧领域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曲靖市近年流行的家畜猝死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 ,并对先后采自 7个县 (市 )区的 2 4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动物接种试验、生化鉴定、肠毒素定型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细菌 2 4株 ,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2 0株 ,A型产气荚膜梭菌 2株 ,C型产气荚膜梭菌 2株。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后 ,2 0 0 3年冬到 2 0 0 4年春夏再未发生新的疫情。  相似文献   

13.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对actA基因和plcB基因双缺失的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yzuLM1-2菌株进行感染动力学研究。分别用减毒突变株yzuLM1-2和野生型菌株yzuLM4给BALB/c小鼠静脉注射或灌服,并对脏器中LM的分布动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感染剂量的条件下注射或灌服接种后,减毒突变株组小鼠肝和脾中的LM数量迅速下降,被清除的速度显著快于野生型菌株组。溶血素(LLO)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减毒突变株菌能和野生型菌同样激发较高水平的抗体。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减毒突变株免疫组对同种血清型LM的攻击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力,可达100%。结果表明,yzuLM1-2突变株侵袭力下降,致病力降低,能激发较高水平的抗体产生,可以作为预防动物李氏杆菌病的候选疫苗菌株,并为用作运送外源保护性抗原的载体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estimation of the gravity equ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scrutinise the trade effects emanating from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by focusing on the trade diversion and trade creation effects of the fifth EU enlargement on 12 groups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s due to the EU’s enlargement of trade patterns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food sectors among the EU member states and between EU and non-EU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the enlargement on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s from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to the EU market. Our analysis shows no decline in exports from EU to non-EU countries. Trade creation effec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 for 4 product groups: seafood, woody plants, beverages and tobacco, and animal and vegetable materials. However, trade diversion effects are found in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and textile fibres. Moreover,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xports from Asian countries, namely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s. The data of 38 countries cover the period 1999–20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米糠凝集素的特性和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米糠凝集素能凝集鸡红细胞,促进新城疫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对热有一定的稳定性,耐酸碱;在体外,用米糠凝集素与新城疫病毒作用或用米糠凝集素预处理Vero细胞,均能抑制新城疫病毒在细胞上病变的形成。提示,米糠凝集素具有直接抗新城疫病毒和预防新城疫病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管一步完成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法检测肝癌细胞 (HepG2 )经某豆科植物种子粗提物 (简称JA1)不同浓度作用前后和相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显示 ,JA1可显著抑制HepG2的端粒酶活性 ,而且这种抑制效果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 ,经JA1作用后的HepG2标本中有明显的DNA低含量颗粒 (“亚G1期”峰 ) ,表明JA1诱导了HepG2的凋亡 ,且凋亡率与JA1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钼对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肝Smac和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钼(以钼离子计,0、100、200、400mg/L)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为对照组、钼100组、钼200组和钼400组。在试验处理的第120天,采集血液及肝组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Smac和Bax蛋白表达量。结果:在饮水中添加200mg/L和400mg/L钼显著降低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了丙二醛(MDA)含量;高浓度的钼可导致小鼠肝组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结构模糊,细胞核萎缩,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出现大量空泡化病理变化;添加200mg/L和400mg/L钼显著提高了肝中Smac和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钼暴露可增加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对肝组织的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产生病理学损伤,促进小鼠肝中Smac和Bax蛋白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基因重组酵母菌株表达鸡β防御素2(Gal-2)并研究其抗菌活性,将鸡β防御素2成熟肽基因克隆到pPIC9K中,获得重组分泌表达质粒pPIC9K-Gal-2并用电转化法转入酵母菌GS115,筛选出阳性克隆后用甲醇诱导,表达上清经Tricine-SDS-PAGE和抑菌试验检测,最后通过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VCC1565感染雏鸡,研究表达上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重组分泌表达质粒pPIC9K-Gal-2构建成功,Tricine-SDS-PAGE检测到分子质量在5.8ku左右的目的条带,表达上清能抑制包括2种禽致病菌在内的多种细菌的生长;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雏鸡的试验中,注射不同浓度的Gal-2表达上清组与空酵母表达上清组、PBS对照组相比,死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表达上清显示了较好的预防效果。该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鸡β防御素2的毕赤酵母菌株,为鸡防御素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红茂草生物碱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生物碱,经石英色谱柱层析分离、结晶后测定了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率和半数抑菌浓度(IC50)。结果显示,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MIC分别是0.22、0.18、0.18、0.30mg/mL;对这4种供试菌的IC50分别是0.180 7、0.140 70、.140 70、.260 5 mg/mL。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对这4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过程中添加磷(0、1、2、4 mmol/L),检测不同时间内的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活性、骨桥蛋白表达及钙化功能,探讨了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增殖作用减弱,只在添加磷后第6、7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磷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即作用第5 d时,4 mmol/L磷组显著低于1 mmol/L磷组;作用第8 d时,4 mmol/L磷组显著低于1 mmol/L磷组,2 mmol/L磷组极显著低于4 mmol/L磷组;磷能诱导骨桥蛋白的表达(P<0.01),12、mmol/L高于4 mmol/L磷组;磷能诱导钙化,钙化结节个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钙化结节平均面积只有1 mmol/L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磷浓度的变大,钙化结节平均面积逐渐减小而钙化结节个数则逐渐增多。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磷均能抑制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促进其增殖,诱导细胞基质成熟及钙化,利于新骨的形成,但4 mmol/L磷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