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消费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但是在当代消费主义却面临着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从消费主义的根源、消费主义的社会转向、消费主义的价值分析、消费主义的辅助工具—广告的产生、消费主义人生观五个方面对当代的消费主义和当代消费主义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社会的出现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延伸。在消费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通过制造出一种消费的平等和身份的差异来维持自身。在消费主义的神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应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来克服消费主义,并努力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3.
晏辉 《长白学刊》2007,(5):9-12
资本的运行逻辑使得生产与消费变成了与人的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社会现象,资本原本就是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设置和社会运动。这种设置和运动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解决"商品堆积"的根本道路在于扩大消费,因此,普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主义乃是市场社会的必然结果,致使一些消费越过了合理消费的边界而变成了奢侈、炫耀、浪费。确证消费合理性的基础在于消费的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而解决合理消费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发掘人的精神潜质,强化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以及培养和提升人们对幸福的创造和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倪瑞华 《理论月刊》2003,(5):120-121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费,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批判和摒弃消费主义,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与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5.
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社会呼吁消费伦理。但现实中消费伦理的实现面临着巨大困境,经济发展优先的个人与国家的选择严重冲击着消费伦理,狭隘幸福观对消费伦理产生强烈排斥,消费活动私人化特征使人们对消费伦理漠然甚至反感。只有克服消费伦理的这些困境,消费伦理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的现实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在二战后逐渐成为欧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尽管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对消费文化提出质疑、分析和批判,但是消费文化仍然有蔓延的趋势.本文试对消费文化的定义,消费文化特征.消费文化的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正受到消费主义冲击的中国社会提供可借鉴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消费不仅体现了消费模式的变化,更体现了消费者认同形式的变化,消费与认同的关系因而更加密切。人们选择哪种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人的认同和消费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体现为认同支配了消费,消费体现了认同。然而,在这个用消费主义理念支撑的社会,人们通过消费能否获得自我真实确认,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消费活动是当代青年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以及过度的人情消费和虚拟消费凸显出当代青年"经济情商"有待提升。对此,应引导青年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影响,树立计划消费观念、坚持勤俭节约理念、形成理性消费观念、注重精神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5)
法律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法律正义包括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正义是中西方传统法律的共同价值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侧重于实体正义,西方侧重于程序正义,二者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各有其优劣之处。  相似文献   

11.
杨红 《桂海论丛》2006,22(1):5-9
无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还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态和谐问题都不仅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未来问题,而且已经成为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生态问题的沉重,尤其是生态问题在我国的凸显,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需要我们深入地去进行研究、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西周至秦汉,基本完备于唐代。它所体现的"无讼"、"人治"等传统法律思想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影响至今,当今社会信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信访的追根溯源,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信访制度产生的影响,以期从中找出促进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是脱形于"公民社会"这一大范畴之下的理论模式,源于西方的历史经验及知识传统,其形态随着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而逐步显现出来,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从这一概念入手,可以探析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对土家族传统婚姻文化在当代的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土家族婚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族际通婚和通婚的空间范围有所扩大,近亲婚配在逐步减少;未婚比例大幅度下降,而有配偶率则大幅度上升;早婚有下降的趋势,初婚年龄则呈上升趋势;离婚比例有所增长;择偶标准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时代特征;婚姻仪式简约化;等等。土家族婚姻的变迁带来了家庭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未动摇传统家庭的基本结构,传统家庭的相对稳定是土家族社会在当代保持稳定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虚拟社会这一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在虚拟社会影响人类生活的同时,虚拟社会的秩序管控问题也成为公安工作的新难点。文章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探究传统侦查手段在虚拟社会中的新应用,以此为解决虚拟社会的现实管控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李永杰 《桂海论丛》2011,27(2):22-26
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这需要理论予以自觉的研究与论证,唯其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为公民社会伴生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公民社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志愿者与志愿精神: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在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探讨,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即治理的理念,而治理的思路又与志愿精神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志愿者并非仅利用其使命感、慈善心发挥其效能,更为重要的是适应多元的社会环境。本文认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将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利民 《桂海论丛》2003,19(3):30-3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但是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 ,这有其表面上的原因 ,也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方面的原因。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解放农民 ,减少农民 ,加大农业投入,教育农民 ,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性为标志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渐渐确立了跨国界、跨文化的社会联系方式。以"礼俗"为关联纽带的传统共同体已经被以"理法"为纽带的现代社会所替代。对社会生活之中的生命权力的管理和疏导,对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暴力形式的控制和防范,都可能采取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形式。这就为从文化变迁以及文化越界传播角度重新审视犯罪现象及预防和控制犯罪提出了挑战性的课题。在全球性文化背景下,传统犯罪学对新呈现的犯罪现象已无法进行深度阐释,但一旦被纳入到文化视野之中,从生存紧迫性、价值冲突感、社会断裂状态等方面来透视、反思和研究,则会使这些令人困惑的难题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逐步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如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也就成为新焦点。农村城市化是“两型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该文从农村城市化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入手,探讨民间金融的制度安排,为解决“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村城市化资金缺口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