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五年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要达到上述目标,要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要推动重心下移,夯实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按照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大力开展以"五个开放"为载体的"开放式"党建工作,形成了组织覆盖面广、共建联动性强、活动交流度大、党员教育面宽、资源利用率高的社会组织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朱海兵 《今日浙江》2010,(10):16-17
在平安建设中,我省坚持精心培育"枫桥经验"这棵"常青树",以综治工作中心为重要抓手,坚持"三个不变",形成全新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机制,以基层的平安促进全省的平安,以基层的和谐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使浙江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4.
"执法如山"是传统理念,当今的执法应"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公安机关努力实现"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要刚柔相济,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实现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以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深入发动群众.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人民群众欢迎、主体广泛多元、形式灵活多样的和谐促进载体和工作机制,体现了“枫桥经验”的精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强化基层基础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和谐促进工程”建设,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在整体设计上坚持系统化;二要强化工作责任,在管理机制上坚持网格化;三要尊重首创精神,在载体运用上坚持多样化;四要突出固本强基,在工作重心上坚持末端化:五要强化科技支撑,在防控体系上坚持信息化;六要落实政策支持,在工作保障上坚持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张国茹  杨志武 《前沿》2011,(18):171-173
抗战爆发后,为了团结抗日,建设民主政治,陕甘宁边区自乡村起彻底实行"三三制",基层也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民主选举。在具体选举过程中,贯彻"三三制"体现了与基层社会相应的特点:人员比例与"三三制"原则有出入、贯彻的渐进性、共产党保证其对基层"三三制"选举的领导。因此,基层社会各种社会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张正德 《中国民政》2011,(11):10-10,48
河南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自启动以来,在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以"强化素质、提升服务、促进发展"为主线,以"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中原崛起排头兵"为主题,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通过乡村治理发挥引领作用。随着乡村社会的剧烈变迁和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向,基层党建的组织路径陷入"悬浮化"困境,难以突破组织建设的"内卷化"难题。调查研究表明,以区域化党建重塑整合资源的组织结构、以党员联户激活群众动员的组织过程、以治理导向再造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组织路径,最终使党建成为转型期国家与社会互动的黏合剂。"嵌入式"的组织路径不仅激活了基层党建,并且从治理责任、治理方式和治理属性三个方面重塑了乡村治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治理效应,释放了塑造乡村公共秩序的持久力量。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0,(13):33-33
南宁市西乡塘区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构建"两网一吧"为载体,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层社会管理需把握"以小见大"的辩证关系,因为身边小事解决得如何,关乎到百姓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的问题,关乎到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问题。昆明街道将管理与服务中的"以小见大"作为一项工程来开展,从理论上积极建树和倡导,从实践上用心摸索和探讨,收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