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拓  刘贞晔 《国际观察》2005,16(1):40-46
在二战以来的国际人权政治发展中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已形成了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 ,人权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借助联合国来扩大自身的影响 ,并对主权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 ,联合国为拓展人权事务在资源、信息和机构运作等方面也积极地倚重人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支持。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这种紧密合作 ,导致了人权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人权事务和人权机构的渗透、联合国人权机构人事上的交叉任职以及复杂的国际多边人权干预 ,从而形成了包含人权非政府组织、主权国家与联合国在内的复杂三角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联合国的基石之一。联合国成立以来, 制定了大量的人权保护文件, 成立了 各种人权保护机构, 初步确立了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和相应的实施程序。但在目前, 这种保障机制 仍然弊端重重。因此, 重塑联合国人权保障制度, 增加人权保障机构的权威性、协调性和体制运作 效率, 是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近年来国际论坛中激烈斗争的焦点之一,而发展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复交锋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努力,在联合国提出并通过《发展权利宣言》,是突破资产阶级传统人权概念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却遭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非议,从而充分暴露了西方将人权政治化,利用保护人权这一口号服务于本国利益的伪善面目。  相似文献   

4.
新千年联合国第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第 5 6届人权会议 4月 2 8日在日内瓦落下帷幕。由于美国在此次会议上继续坚持对抗立场 ,再次提出反华人权提案 ,中国被迫进行反击 ,中美之间又进行了一轮干涉与反干涉的激烈较量。但斗争的结果同以往一样 ,美国以对抗开始 ,以失败告终 ,经过长时间精心炮制的反华人权提案再一次被打掉。从 1990年第 46届人权会以来 ,中国面对美国挑衅九战九捷的战绩和美国屡战屡败的下场雄辩地证明 ,世事自有公论、潮流不可抗拒。今年是千禧之年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已于 4月 3日向联大提交了题为《我们的人民 :2 1世…  相似文献   

5.
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向中国发动人权攻势,但连续遭到失败。非洲国家是支持中国的中坚力量,没有非洲的大力支持,中国难以取得连挫反华提案的胜利。非洲在人权会上坚定支持中国体现了中非友谊的牢固。从人权会上的斗争可以看出,中国要在国际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田结非洲这一支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4月大事 :(一 )中国再次挫败美反华人权提案。 1 8日 ,联合国第 57届人权委员会以 2 3票赞成 ,1 7票反对 ,1 2票弃权 ,1国缺席的表决结果 ,决定对美提出的所谓“中国的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予置理。这是 1 990年以来联合国人权会第 1 0次拒绝反华提案。长期以来 ,美国一直把人权问题作为推行其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干涉别国内政的重要手段 ,以“人权法官”自居 ,不仅对中国的人权状况 ,而且还对世界近 2 0 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 ,却闭口不谈本国经常发生种族歧视、警察暴力、校园枪击血案等践踏人权案件 ,把狂轰滥…  相似文献   

7.
“人权”在法律上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权利”①,当人权问题超越一国国内法界限上升到要由国际法来调整时,国际人权法就应运而生了。国际人权法产生于17世纪中叶,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二战之后。1945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出于对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惨痛经历的反思,《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和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作为该组织的基本宗旨之一,并把人权提高到和国家主权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权的国际法律文件,国际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 ,人权经常被冠之以人类的“共同遗产”或“共同语言”。在人权国际化的大潮下 ,联合国体系和地区组织通过的人权文书数目繁多 ,人权教育面临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组织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书籍来满足不同需要 ,2 0 0 0年出版的《人权 :概念与标准 (HumanRights :ConceptandStandards)》是该组织出版的一本力作。该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人权、民主和宽容部主任贾努兹·西蒙奈德思 (JanuszSymonides)主编 ,作者来自美国、挪威、乌拉圭、俄罗斯、奥地利、土耳其、波…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5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的会议《成果文件》,联合国正式启动了以"转型"为标志的全面改革进程,而人权领域被列为改革的优先领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人权领域改革无论在人权机制建设方面还是在人权观念演变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人权领域的改革及其成果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和特征,既是国际人权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体系调整过程中,联合国作为其载体"转型"的一部分。但由于人权问题历来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敏感问题,人权领域的改革前景势必受制于国际政治斗争总体形势,同时人权理事会的运行和"保护的责任"的实施情况还将受到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金波 《国际安全研究》1994,(3):23-31,58
本文以法理学原理为基点对国际人权的历史沿革、法律界定、运作限度以及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作了全方位的探讨。作者认为,国际人权作为一种新的权利机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少数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相互合作、长期斗争的产物,是人权理论与人权实践国际化的产物,是对传统的权利框架的一种突破和发展。国际人权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法律的范畴,它依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双重结合而存在,且由两者的双重限约而生效。各国国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相互协调和双重保障使国际人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运作有效的权利形式一基于对美国“人权外交”理论依据的考察,作者认为,“人道主义的干涉”这一国际“例外”主义原则就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理论依据,而这一原则实际上并没有为现代国际法学家们所接受并纳入国际法的正式条文中,所以它不具备国际法的效力和权威。因此,美国“人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国际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有关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上,美国与欧洲的共同点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正因为如此,冷战年代,它们运用"人权外交",联手对付前苏联;冷战结束后,欧盟支持了美国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海湾战争,参与了打着"人权高于主权"旗号的科索沃战争,参加了反对恐怖主义的阿富汗战争。即使在伊拉克战争后,当美国和欧洲围绕中东问题、联合国作用及国际秩序等问题发生尖锐分歧时,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仍能为双方弥合关系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然而,美欧在人权领域也存在矛盾与分歧。自"9·11"事件引发的国际反恐斗争以来,双方在国际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愈益显露,这使有的美国学  相似文献   

13.
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消除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野蛮轰炸,南联盟为维护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同意在保证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接受安理会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基础上通过的有关决议。北约对南进  相似文献   

14.
二次大战后 ,联合国内外一直存在如何对待人权与主权间关系之争。西方大国发动了两次人权攻势。“人权高于主权”论曲解、混淆和颠倒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 ,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是物质基础 ,群众觉悟、人心向背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干涉主义”有时代的特点。借人权压主权 ,蛊惑人心 ,是当代霸权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冲突中的平民保护问题已经与人权、人道主义干预、保护责任等涉及《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问题密切相关,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建设和平授权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判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联合国在平民保护问题上已做出相关决议,但在实践方面,其效果与预期设想还存在差距,也存在诸多困难。将“平民保护”与“安全治理”联系起来,使“平民保护”成为安全治理的一个部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在平民保护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与相互监督,这对提高联合国平民保护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改革与21世纪国际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秩序包括作为客观秩序的国际格局与作为主观秩序的国际规则两方面,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秩序最重要的载体。联合国改革包括以安理会为焦点的机构改革及发展、安全、人权三大领域的改革。安理会改革之争的实质是国际格局面临调整,联合国三大领域改革之争的实质是国际规则面临变革。联合国改革之争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力量之间对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不同看法与诉求。  相似文献   

17.
对新干涉主义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新干涉主义作为美国霸权主义新的表现形式开始抬头并得到强化。当前这股逆流已对联合国宪章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及其他现行的国际关系准则构成直接挑战 ,并且将对 2 1世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和建立产生深刻影响。一、新干涉主义是西方冷战思维的继续 ,是美国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兜售的新干涉主义 ,是以军事干涉和入侵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干涉主义与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人权外交相结合的产物。新干涉主义的论点主要是承袭了传…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更动摇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集体安全机制。这促使联合国加快改革进程。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名人小组所提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联合国改革计划,正式启动了联合国改革工作。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美国的有关立场和政策,将对联合国改革和联合国的前途有着关键性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1992年的总统选举和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顿获胜的主要原因是:选民对美国经济状况不满,对布什失去信心,要求变革。克林顿执政后,将首先着重解决国内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他的对外政策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但有不同的着重点:强调首先要振兴美国经济,才能发挥美国的世界领导作用;强调支持民主和人权;更加重视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作用;强调要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但要灵活机动;更加亲以色列。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主管外交的职能部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塑造亚太"的主要实施和协调者。在所谓"塑造亚太"方面,美国国务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负责公共外交的公共事务局、负责网络外交的e外交办公室、提倡宗教自由的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以推广美式"普世价值"为己任的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等。后两个部门每年都要分别发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和《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亚太国家在内的各国的宗教自由、人权等状况加以评判,以配合美国对亚太的塑造。美国亚太塑造策略的实质是以宗教和人权为借口,推销其民主价值观,以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多的亲美政权。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