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的加快,北极的国际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北极权益的争夺也愈演愈烈。由于北极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北冰洋沿岸国和非北冰洋沿岸国都试图寻找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战略定位,因此导致目前北极地区的相关概念混乱不清,不利于北极问题的可持续性解决,也有可能演化成地区冲突。本文探讨了北极地缘政治的多尺度特征,包括地理区域尺度、地缘安全区域尺度、地缘政治区域尺度和地缘经济区域尺度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北极地区的北冰洋沿岸国与北极国家、"近北极国家"与北极利益攸关者、大北极国家与泛北极共同体等相关概念;并对北极问题和南海问题进行了正确区分,阐述了北极问题和南海问题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明确北极地缘政治的多尺度特征及相关概念,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建设实践,也能够避免其他国家将北极与南海相提并论,避免干扰我国南海权益的正当维护和北极权益的正当争取。  相似文献   

2.
地缘科技学与国家安全:中国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冰洋航道的开通将推动中国国际海运布局的重心北移。利用国际法赋予中国的权益进行北极科学考察,成为中国了解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亦是支撑中国北极战略施行的关键。科技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发挥着首位基础性作用,因此"地缘科技学"为北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地缘科技学是以民族国家为研究主体,以地缘因素为基础,通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的互动作用来谋求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现有的北极问题研究成果涉及了科技因素,但对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的北极科技竞争态势重视不够。文章以地缘科技学为理论依据,梳理了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格局演变过程,阐释了北极科考队中国护持北极权益的重要作用,剖析了中国参与北极科技竞争的时代背景与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中国参与北极科技博弈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理路。中国进行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为:审视北极科技竞争关系的攻守态势,积极推动与国家整体战略利益相关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本国在北极地缘科技安全格局中的位势。对于科技竞争实力总体偏弱的中国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科技关系"零和"博弈的结构性特征,要高度重视北极地缘科技竞争的国家利益属性和国家安全属性,加强与北极国家的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变暖,商业船舶穿越北极航线成为可能,北极航线的安全环境和地区权力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北极国家凭借着地缘优势在北极地区建立了事实上的北极航线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私物化倾向十分明显,并已经发展成为北极航线安全体系中的主导者,使得北极航线安全呈现出多种不确定性。北极国家所建立的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为首的北极航线安全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北极航线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北极航线需要发展出一种新的安全治理模式,即建立符合北极航线安全需要的"大北极国家"机制,以弥补现有安全治理模式的不足,减少北极航线安全的不确定性,进而满足全球对北极航线的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极的气温升高和海冰融化,北极资源的规模化开采和北极航道的商业运营逐渐进入操作阶段。这些变化促使北极国家进一步重视北极,进而引发对北极的争夺。北极地区因此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中的热点之一。在北极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基础上,受冷战后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众多国际政治行为体积极参与北极事务,致使北极地缘政治关系日趋纷繁复杂,北极地缘政治竞争兼具传统性与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北极航道因为北冰洋的加速融化与全线通航的美好愿景,将对世界海运格局及国际安全态势产生巨大影响,其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北极战略。航运利益是中国最现实、最直接的北极利益,不仅较容易实现,而且政治敏感度较低。以北极地区国际组织为主导的国际协调机制,调节着国际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护北极经济发展的有序运行,有助于"冰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推动航道安全合作将是北极国际治理的主要内容,亦是中国介入北极事务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制度性参与北极航运安全治理机制的建章立制过程,是中国优化"冰上丝绸之路"外部环境、护持中国北极利益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冰洋地区的气候逐渐变暖,海冰逐步融化,北极航线的开辟已经从远景预期变成了可实现的现实,北极航线战略地位突出,经济价值巨大。对北极航线开发最感兴趣的是中日韩三国,其运营将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航线的开发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是北极国家代表俄罗斯与非北极国家代表中日韩之间的战略利益不一致给合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各国需要抛弃狭隘的地理观念,深化合作,共同利用好这条黄金水道,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首先界定了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其次,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的基本界定指标和竞争性界定指标,从空间距离、交通距离、人文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资源距离以及H-F距离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大北极范围和大北极国家网络的节点国家。最后,将大北极作为区域化概念,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网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大北极国家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大北极战略,借以为北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极地区冰层加速融化,北极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北极事务不再仅仅涉及几个国家,大北极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大北极国家,北极航线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极航线的利用是我国北极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分析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现状,并以北极航线全线开通为切入点,预测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中国战略,将有利于中国参与未来北极航线及其他国际事务的国际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全面开通北冰洋航道的现实性,这也催生了一场围绕北冰洋航运权益而展开的国际博弈。目前北极地区成熟的地缘政治格局尚未明确.但从与北冰洋航运权益相关国家的北极战略及地缘政治实践的现状看,已大致可划分为以俄罗斯、加拿大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和非北极国家集团。北极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都拥有发言权。中国作为与北冰洋有重要利益的国家,需要对北冰洋航运权益的攻守态势具有清醒的认识,加大对北冰洋的科考研究.密切关注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及早制定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北冰洋航线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在加快,经济上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政治影响力继续稳步提升,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相应的军事实力,特别是远程海空军力量同样今非昔比;随之而来中国的利益也向海外不断扩展,国内资源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实力与利益扩展的同时,相应的利益维护,特别是基本的安全需求也必然增加。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后,又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涉及总体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太空、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等"战略新疆域"的安全保障需求被纳入进来。其中作为"极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极地区特别是北极通道的安全对中国总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攸关中国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与生态安全等问题。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到北极地区总体安全的维护中去,以多种手段确保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进而维护中国的总体安全,并让北极通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of Moscow’s military strategies in the Arctic. It is argued that the roles of military power have radically changed since the Cold War era. According to Russian strategic thinking, instead of being a coercive instrument in a glob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wo superpowers and capitalist and socialist systems, now military power has new functions, such as to ascertain Russia's sovereignty over its (not their)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region, protect Moscow’s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North, prevent illegal migration and potential terrorist attacks against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infrastructural objects, fulfil some dual-use functions (such as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 monitoring air and maritime spaces, providing navigation safety, mitigating natural and man-made catastrophes), help academic community in developing Arctic research, and carry some symbolic functions. These new roles, however, do not preclude military power from fulfilling its traditional functions, such as territorial defence, power projection, deterrence, and containment. Russia’s military modernisation programmes are described. The authors arrive at a conclusion that these programmes do not provoke an arms race or undermine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prevent negative security trends, a system of arms control and confidence- and security-building measures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which role the Atlantic Alliance plays in the Arctic and whether it can contribute to the securi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its members in the region. In a dramatic change from the cold war era, the Arctic is no longer at the center of a conflict between two hostile superpowers. But what can a basically military organization such as NATO – though with proven political functions – contribute to stabilizing the Arctic region if its major challenges are non-military? With regional challenges resulting mostly from global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t is open to question whether a military alliance such as NATO has the will and the capability to cope with them. We might thus need to look also at individual member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besides searching for joint alliance action. If we find NATO not up to the challenges, which alternative institutions offer themselves for coping with the political conflic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Polar region?  相似文献   

13.
郭培清  杨楠 《东北亚论坛》2020,(1):26-41,127
北极国际格局十分复杂,中美俄三国在北极的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在北极利益的争夺之中也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朋友"或"敌人"的定位,任何简单化的解读都无法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逻辑导致俄美合作回旋空间缩小而冲突持续存在,中美竞争导致美方伤及自身,俄罗斯虽然试图"转向自身",但中俄两国北极合作将继续深化。中美俄作为重要的北极利益攸关方,应探索北极合作新模式,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日韩三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3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日、韩3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案,应该是一个包含中、日、韩3国绝大部分产业领域的自由贸易安排,而不可能仅仅在部分产业和行业领域率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应该是一个包括中、日、韩3国全部领土的大自由贸易区,而不能是仅由3国各自部分地域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为实现北极利益最大化,以扇形原则、先占原则和自然延伸原则为法律依据主张对北极资源行使主权控制。扇形原则因缺乏国际法论据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但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需要不会放弃扇形原则的主张,并以自然延伸原则巩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权,这种权利是经济属性的主权权利并受到国际法的严格限制,只能依据科学证明来争取北极大陆架资源拥有权。同时,俄罗斯积极采用共同开发政策对北极资源进行权利控制,通过与相关国家签订临时协议拥有对北极争议区自然资源的开采权,这些对非北冰洋国家和《海洋法公约》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有必要对俄罗斯北极资源开发政策高度重视,通过现有法律途径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Recent plans and enterprises of the Arctic States of Sweden, Norway and Finland – such as the Finnish plan to build a controversial rail line from Rovaniemi to Kirkenes in Norway, relocation of Swedish Kiruna (already in progress), building Markbydgen windfarm in Sweden or construction of a copper mine in Kvalsund, Norway - have put into question the human security of the Sámi.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contents of the new document The Sámi Arctic Strategy. Securing enduring influence for the Sámi people in the Arctic through partnerships, education and advocacy adopted in 2019. Special emphasis is put on the reflections and references to human security of the Sámi. Then the author briefly examines the above examples and how they may or already affect human security of the Sámi.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which parts of the new Sámi Arctic Strategy refer to human security?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etermination to human security of the Sámi? Could this Strategy facilit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ght of the Sámi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as a result improve their human security?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n Concluding Remarks.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加入WTO之后,受这种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处东北亚的中国、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和日本、韩国、朝鲜自然形成了东北亚经济区。建立东北亚经济区山海大通道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东宁处于东北亚出海大通道的节点上,建立东宁-乌苏里斯克-东方港出海贸易大通道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亚地区乃至大平洋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柏玲  朱健  刘政 《东北亚论坛》2012,21(2):108-115
航线建设对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显著的牵动效应,同时,节点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将推动着航线的良好运行,二者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加强环日本海航线建设是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关键,作为该航线上重要的节点城市珲春市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航线建设良性互动。珲春市政府应该抓住机遇,以畅通对外通道为突破口,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开放举措,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政策,全力拓展和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务实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