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土地伦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土地伦理利用的意义,然后阐述了土地伦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促进土地伦理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土地立法的理念追求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有序规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立法,依法保障和推进国家的整体发展,渐成各方共识。为此,需要从理念追求和制度构建上,对我国今后的土地立法作出探讨:从土地及土地立法之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切实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塑造政府服务等具体事项上,构建制度,完善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国家保护耕地、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影响因素较多 ,最主要的是人口增长对耕地保护的影响。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主要是 :控制人口增长 ,加强政府对耕地的保护的调控管理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行政伦理研究以"公共性"为内核构建起了庞大的学术图景,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相互交织决定着行政伦理的方向和路径,形成了"行政伦理困境"、"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伦理建设"和"行政伦理法制化"四个主要论域。对我国行政伦理研究而言,尚有不少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后现代理论可能带来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向全学科的研究方法转变;在研究视角上,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耕地资源流失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最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急速下降,粮食减产惊人,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更为严峻的是,极其有限的耕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还在继续大量地流失.从行政管理的视角看,我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利益追求、政府寻租、违法征地等土地违法行为是导致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探析耕地资源流失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其对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影响,寻求防治耕地资源流失的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修订《土地管理法》的核心是保护耕地,重点是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即通过对土地管理利用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变分级限额审批制为土地用途管制,上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上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审批权,强化执法监督措施,实现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乐山市地处四川省中南部,人口346万,幅员面积1.28万平方公里,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多元。同很多地区一样,我市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也走过弯路,经历过波折。因此,如何解决好保护耕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矛盾,并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如果沿袭过去政府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靠新增建设用地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是行不通的。为此,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就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西方行政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增强政府官员的主体意识、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但市场在培养官员的思想、道德、情操方面显然乏力无助,甚至还可能带来负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政府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行政伦理教育、制定行政伦理准则、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完善行政伦理机制等,是近30年来国外行政伦理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这些对于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领域存在着开发无序、土地征用不合理、“城中村”阻碍统一土地市场形成等问题,而政府义利观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紧扣政府经济伦理,通过合理规划选址、科学确定城市规模、构建紧凑型用地布局的方式,不仅使有限土地达到集约利用的效果,而且破解了城市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领域存在的难题,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行政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伦理的特质是什么 ?这是当代我国政府行政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行政伦理按其实质是一种责任伦理。但有一种观点认为 ,行政是政治的执行过程 ,因而 ,行政伦理就是政治伦理。行政伦理是否就是一种政治伦理 ,这是一个不得不加以辨析的问题。行政本是指对公共事物的管理。行政伦理就是指公职人员管理公共事物过程中的伦理理论。在这里 ,行政伦理的主体已不是一般主体 ,而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他们与其他职业伦理主体比较 ,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 :首先 ,公共行政人员是公民的雇员。作为公共行政人员首先是公民 ,但是 ,公…  相似文献   

11.
从“征转分离”基础理论及其与征转一体的比较出发,分别从制度创新与功能定位层面对“征转分离”制度在突破体制僵化、完成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扼守耕地红线等方面所做贡献进行评析。随后对制度合理性展开质疑并提出改良建议:通过对“征”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避免政府角色错位与制度性寻租所导致的土地增值利益垄断化现象的出现,并通过区分征收与征购、限制解释公共利益,以确定各区域土地发展权价值计算公式;通过对“转”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当放开集体土地入市路径,单独设立非公益需要农用地转用程序,并借鉴土地银行运营模式,实现概括征收范围限定化:通过对“分离”的质疑得出结论,即应兼顾公平与正义,重塑政治信任,并实现土地增值利益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此轮宏观调控,中央政府综合采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措施以及较为特殊的土地政策等。由于中国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它并不具备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灵活反应的微观基础,反而是其他的政策工具如土地政策和行政措施等,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的界定、归属有些是模糊的,有些是清楚的。然而,无论是模糊还是清楚,均存在着违约和侵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员的行政权限不明晰和高昂的保护产权成本,阻碍了农村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出现。取消乡和村的行政经济权利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和税费负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政策变革或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总体而言,中国农地使用制度政策创新主要有五种类型:家庭承包责任制、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比较几种政策类型的制度取向与绩效差异,可以明确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政策设计的两大要点在于树立农户对土地使用的预期信念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论户外空间资源的法律性质与户外广告设置中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私有建筑物户外空间不断被地方政府以特许使用的方式进行有偿出让,而支撑地方政府这一做法的法理依据是户外空间的公共资源属性。但依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属于特许利用的空间应仅是指那些在私有空间之外政府基于其对土地、公共建筑物的所有权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私人土地使用权范围内的空间资源不属于公共资源的范围。基于此,当事人利用建筑物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立法应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利用私有建筑物和私有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这是一种私法上的权利;二是利用公共建筑物和(或)公共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的权利,这是一种公法上的特许权。作为规定特许权的地方立法,其立法权应仅限于公共空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人多地少水少、耕地质量较低。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粮食必将出现重大危机。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以科技为支撑、以高端生态化为主线的农业产业革命,以内涵式发展来提高耕地的质量、发展多层次循环利用,并用高科技发展少用耕地的工厂化农业。现在应及早实施提高耕地质量的系统工程,构建"市场、政府、科技"相耦合的"三元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地需求的矛盾凸显。山东省郯城县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的变化也显多元化,在两者的发展变动中土地利用在数量上。结构上都存在问题,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后备资源数量少;效益偏低。总体上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用地模式。分析郯城镇发展现状、趋势及土地利用和变动情况,提出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耕地问题:从博弈到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既需要保有足够的耕地,又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利益,鼓励耕地供给,限制耕地需求,这对矛盾冲突完全可以在我国现有人地资源比例基础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县域金融机构设置小而全,导致了经营成本较高以及信贷支持职能的弱化.加快县域现有金融资源整合、积极引进中小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域金融格局,是目前县域金融机构改革道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集体"的内涵模糊、忽视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垄断农地发展权、征地补偿收益分配秩序不明确、"土地财政"促使地方政府变相或强行征收集体土地及司法救济途径的缺失等方面。本文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现存土地征收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