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 要贯彻落实全军政工会议精神, 需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统筹意识, 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委工作的首位; 二要立足于解决“两个考验”这个根本课题, 在强化精神支柱和开发精神动力上下功夫; 三要从初级阶段官兵思想实际出发,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性; 四要努力建设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科学是信息时代孕育和发展的一门交叉科学,普遍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也为政治工作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应立足信息时代的特点,高度重视借鉴信息科学理论,用以研究政工信息环境,提升政工信息化水平,掌握政工信息运动规律,壮大政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问题 ,要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政工主体文化背景阻障问题。文化选择上的工具化和实用化以及分配不公、权力腐败现象 ,已经成为对政工主体的一种阻障和挑战 ;二是关于政工主体自身素质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好不好 ,与政工主体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息息相关。目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急功近利以及庸俗的经济主义倾向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20年来我军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理论形态逐步形成,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和回答时代新课题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九项主要成果:创立了军队政治工作学,构建了军队政工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军队政治工作史学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群,加强了“双场”条件下的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和法制化建设,探索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积累了四条基本经验:实现了唯物论的回归,奠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点;创立学科体系,政工理论研究走上科学化的轨道;探索法制化道路,是政工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回答时代课题,是政工理论研究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3):F0003-F0003
在今年举行的全国高校学报第三届评优活动中,我刊“军队政工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学报优秀栏目。军队政工学是我院主干和特色学科,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体系齐全,学科建设水平高,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生导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生力军的近千人的军队政工学教学研究队伍。我刊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确立“军队政工学研究”为核心栏目,组织院内外作者,广泛深入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坚持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服务,注重系统的理论研究。注…  相似文献   

6.
吴伯民同志的近作《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研究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书。这本书既是政工研究论文汇集,又有行业政工专著的研究思路;既有对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论述,又有对改革开放大潮中新问题的探讨;既有政工研究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的条例规范。因此,这本书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对做好新时期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知识社会、网络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 ;二要探索新机制 ,主动与市场接轨 ;三要与建章立制相结合 ;四要运用新手段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开展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丰富了政治工作的内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开创网上政工、精益政工、视觉政工、体验政工、作战政工,建立从形式、内容、手段、方法,有别于传统政治工作新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政工条例》以法规形式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实现了我军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学习贯彻新《政工条例》,必须紧紧抓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根本,并将其贯穿到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努力推进政治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干、善说、会写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其中会写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它是连接干与说的纽带,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发号令和工作成果最后的结晶。工作实践中,许多政工人员不太注重政工文章的写作,认为政工文章独创空间小,束缚多,枯燥晦涩、空洞乏味,有的同志由于“不会写”而影响了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和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一些政工文章的写作陷入了作者难写、读者难读的尴尬境地,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1.
与军事、后勤、技术装备工作相比,政治工作在思想观念、硬件配置的数质量和应用软件开发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政治工作的数字化、指标体系构建、数学模型设计和计算机表现是制约政治工作吸收运用现代技术的四个瓶颈.为了突破这四大技术难题,首先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政治工作新观念;其次,要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技术瓶颈;最后,应搞好组织规划,提高政治工作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我国未来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理工科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令人堪忧,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把知识和品德修养结合,把创新和社会实践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要落实"三结合",必须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工作吸引力与向心力,提高青年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在分析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的同时,提出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途径、方法、形式、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增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两大类。政治工作是指按照一定的政治目标,并为一定的政治任务服务的政治活动;思想工作主要包括党的宣传教育和转化工作。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一般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民法中的平等、权利保护、诚信等基本原则对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理念,维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在具体工作中愈来愈多地运用到民商法知识,民商法学在公安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因此,必须扭转以往公安工作“重刑轻民”的传统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民法理念、知识与公安工作有机结合,采用灵活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法学研究作为政法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促进教学,培养人才,繁荣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法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其应用法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弱,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等现象和问题。政法高职院校应用法学研究要做好科学定位,应重点进行应用法学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法学社会服务项目或课题研究,不断增强应用法学研究意识、提升研究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方  杨媚 《工会论坛》2009,15(4):59-61
“创意思维”是近些年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它。本文阐述了创意思维的科学内涵和明显特点,通过实例来论述创意思维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而且能够运用“创意思维”来增强它的实效性、主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法,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价值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坚持群众路线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强化"群众首位"的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根源与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面镜子,又是驱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产生与演进,是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学的恢复、社会变革、知识群体的兴起以及知识生产、传播体系的变化,是刺激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产生的直接根源.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演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价值重估运动和权威体系改造运动:对改革开放时代的早期回应;(2)国家一社会关系重构运动:对市场化的回应;(3)改革政府运动:对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理性回应;(4)民族主义与民族复兴运动:后冷战时代对全球化的政治回应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具有不同的关怀和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史的研究整体上较为薄弱,需要统一的书写规范与研究框架。研究政治学学科发展史应遵循学科、学系、学术“三位一体”方法和历史学底色与政治学特色相结合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研究框架中。该框架涵盖基于知识转型视角的宏观层面,基于学科建构视角的中观层面与基于学科起源视角的微观层面。具体研究内容必须以学系为依托,以学术为导向,坚持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采纳相应的框架以取舍史料,以此奠定学科发展史书写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