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83—2003年3月所做30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以男性青壮年为主(66%),1983-1993年以高坠为主,1994—2003年以车祸为主,损伤发生部位以主动脉弓部及起始部为常见,且绝大多伤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死亡30例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法医病理学特点。 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1983 -2 0 0 3年 3月所做 3 0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 66% ) ,1983 -1993年以高坠为主 ,1994-2 0 0 3年以车祸为主 ,损伤发生部位以主动脉弓部及起始部为常见 ,且绝大多伤者在 3 0min内死亡。 结论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发生 ,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云南省44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02~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44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案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病理分型、内外膜破裂情况、直接死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高发于在40~49岁,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冬季死亡数最高,春季死亡数最低;疼痛为最常见首发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危险因素;A型主动脉夹层占比高于B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主要发生在升主动脉,其形态多为横行;心脏压塞是主要死因。结论主动脉夹层破裂前多有明确首发症状,可合并多种高危因素,注重与损伤的鉴别以及医疗因素的因果关系判断,对法医学鉴定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死因、临床症状及法医病理形态学特点,以期为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及规范尸体检验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5年本司法鉴定中心受理鉴定的8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的案例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破裂多见于40岁以下男性,病理分型主要为De Bakey I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1例临床确诊。经基因检测1例确诊为Marfan综合征,1例存在Smad3基因变异。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均无高血压病史,排除外伤,均未见高血压病相关病理学改变,镜下大动脉检见弹力纤维减少、平滑肌减少、囊性中膜变性、炎细胞浸润等改变,某些案例还见于中动脉。结论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学和炎症等多因素密切相关,常常波及全身多血管病变的特点。尸检时除了系统检验大血管的同时,还有必要对全身的中动脉进行检验,建议积极进行基因检测,探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相关特征,以期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20例,对死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死亡原因、病理特征、易患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等)、伤病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中涉及医疗纠纷有10例,涉及外伤有7例;1例首发症状为典型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其余19例均为非典型疼痛;死亡距发病平均时间为11.46±13.84(1.00~51.00)h。(2)心脏重量平均为432.29±61.94(340~540)g,左心室厚度平均为1.39±0.29(1.10~2.50)cm,均大于正常厚度;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瓣环口上方平均为2.47±1.43(1.0~6.5)cm处,形态多为横行,外膜破口多位于主动脉根部。(3)1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存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非典型痛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死亡更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法医鉴定中需详细调查患者生前有无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先天结缔组织疾病等高危因素,有无腹痛、头晕等不典型症状,进而通过全面系统尸检和病理检验寻找主动脉夹层的客观诊断依据。外伤后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鉴定时应进行伤病关系的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法医尸体检验后送检器官的病理学特征,总结此类案件的特点.方法 对宝鸡市法医送检358例尸体解剖器官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结果 358例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死亡原因主要为创伤、猝死、中毒.组织学能明确死亡原因250例,无典型组织学病变101例,组织自溶腐败7例.病理诊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法医解剖具有专业特点,与病理解剖不尽相同.组织病理学检验进行死亡原因诊断时,应积极与法医沟通,以充分掌握案情、死亡经过及特定的法医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一例陈国俊,张云涛(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淮南23200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的法医检验少见报道,笔者在办案小遇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情摘要死者男性,42岁,农民,1994年2月6日晚在本村参与赌牌,被派出所抓获,被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脂肪栓塞主要见于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和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肺脂肪栓塞,偶见合并脑脂肪栓塞。症状多出现在伤后和术后较短时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肺小血管内检见大量脂滴并经特殊染色证实。结论FES死亡案例在损伤类型、脂肪栓塞出现症状时间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在鉴定中应注意进行特殊染色(油红0染色)处理,寻找FES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以下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探讨其死亡的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01—2016年6例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基本信息(性别与年龄)、临床表现、病史、解剖所见和组织病理学所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死亡原因。结果 6例案例多具有明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症状;均具有明显的死亡诱因;甲状腺病理学检验符合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心脏质量均增加,心腔扩张,心肌肥大,灶状坏死;死后心包液的生物化学检测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猝死的辅助手段。结论对甲亢性心脏病猝死案例进行诊断时应参考临床病史、尸体检验、组织病理学检验、死后毒(药)物检验等结果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死后甲状腺和心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鉴定的特点,探究产后出血致死的常见原因,为法医工  相似文献   

11.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法医病理学鉴定概况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一门科学。而法医病理学鉴定指的是法医病理学者对上述问题所做出的结论称为法医  相似文献   

13.
36例脑血管畸形猝死案例及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和检查方法。方法对1997年至2006年10月四川华西鉴定中心所做36例脑血管畸形猝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脑血管畸形猝死以10~49岁男性为主,有25例(69.44%)。18例(50%)发病前有明显诱因。18例(50%)在发病后1h内迅速死亡。脑血管畸形猝死的病理类型以脑动静脉畸形最为常见,有33例(91.67%)。24例(66.67%)发生于脑底部、桥脑和小脑。破裂出血是脑血管畸形猝死的直接死因,出血类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有22例(61.11%)。脑血管畸形部位和形态复杂多变,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满足鉴定的需要。结论脑血管畸形猝死的鉴定百分之百准确比较困难,熟悉其法医病理学特点,掌握多种检查方法,才能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指青壮年男性原因不明的突然死亡,在法医实践中并不罕见,但其发生原因及死亡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近年来,我国也有多例这类死亡的报道。笔者根据自己的法医学经验,参考一些法医学资料,对青壮年猝死综合证发生的原因、病理特点、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法医学鉴定时应注意的事项分析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与医源性相关的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的特点。方法对1990—2005年10月间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尸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以31 ̄34岁之间居多,职业以农民、个体户、待业多见。孕次和流产的关系分析表明,其妊娠破裂以生育过、怀孕2 ̄4次、流产2 ̄4次居多。危险因素以宫内安置节育环、不育症为主。输卵管妊娠死亡多发生在区级医院及个体卫生所,以菌痢治疗多见。尸解所见均为腹腔积血,病理观察见绒毛组织结构,且符合失血性休克的病理改变。结论孕龄期妇女应注意月经期,出现闭经及腹部不适症状应急时到医院做检查,医院同时应做HCG检查及B超检查以便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旋毛虫病致死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和分析旋毛虫病在云南地区的人群分布特点。方法收集近年来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旋毛虫病致死法医病理学案件9例,对旋毛虫病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例旋毛虫病致死案例均系心肌炎并发心力衰竭死亡,其中1例合并脑炎,3例合并肺炎。人群分布主要为白族、傣族人群。地域分布多集中在大理、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地。流行时间多集中在冬春季。结论旋毛虫病的发病原因与生食猪肉的习惯密切相关,其死亡案例中肌肉系统的病理改变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云南猝死(sudden death,SD)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2017年尸体检验的363例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季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等猝死相关因素。结果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年龄段为猝死高峰,发病后6h内死亡率较高,各季节死亡人数从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导致猝死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SUD)、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病、肺炎、肺动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过敏。运动,输液、手术、药物以及轻微损伤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意识障碍或昏迷、胸痛或胸闷以及腹痛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死亡前症状。结论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是猝死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法医学鉴定和猝死的防治中应对不明原因猝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的特点.方法对1990-2005年10月间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尸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以31~34岁之间居多,职业以农民、个体户、待业多见.孕次和流产的关系分析表明,其妊娠破裂以生育过、怀孕2~4次、流产2~4次居多.危险因素以宫内安置节育环、不育症为主.输卵管妊娠死亡多发生在区级医院及个体卫生所,以菌痢治疗多见.尸解所见均为腹腔积血,病理观察见绒毛组织结构,且符合失血性休克的病理改变.结论孕龄期妇女应注意月经期,出现闭经及腹部不适症状应急时到医院做检查,医院同时应做HCG检查及B超检查以便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临床和法医病理实际工作中,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案例并不少见。但高安动脉炎合并多发多样性动脉瘤,主动脉壁分离破裂,胸腔大出血致死很少见。现将遇见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病毒性肺炎死亡原因鉴定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及临床资料,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特点及病理学特征,为儿童因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病毒性肺炎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近年来儿童死亡原因鉴定意见为病毒性肺炎死亡的尸体检验资料共61例,对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1例病毒性肺炎死亡儿童中,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内(83.61%),发病后2周内死亡占比较大(91.80%)。尸体检验大体改变包括呼吸道黏膜充血、胸腔积液、肺膨隆、肺胸膜浆膜花斑样改变、肺局灶性出血及肺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占比较高(83.61%),有21.31%的患儿存在胸腺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肺泡和间质水肿、肺出血、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泡内浆液性和(或)纤维素性渗出、病毒包涵体形成、透明膜形成,间质及肺泡内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病毒感染常累及心脏和胃肠道。结论儿童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隐匿,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自身免疫力差,极易转化成重症甚至死亡。通过分析法医学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为病毒性肺炎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