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现实需求使传统法官产生了层级的分化,中央法官保持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担负统一规则之责,法律专业化程度较高;基层法官在多样性的区域文化需求和法律之间游移.其更注重与地方性公共知识和情感共识保持一致,裁判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传统社会法官的职业化过程中,基层法官较之中央法官显示出的专业性差异,使他们长期被隔离于法律职业群体之外.中央法官的职业化和基层法官的去职业化倾向构成传统社会法官体系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16,(1):118-124
公共法律服务是源于一国政府对其公民在法律义务上和政治道义上的不可放弃、不可转移的责任担当基础和政治伦理要求,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由政府统筹提供的、具有体现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属性和社会公益担当责任,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的基本法律服务.其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性、公益性、均等化、基本性、常态化和保障性.它是国家法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公共法律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体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平台建设构成其基础条件;而领导体制、发展规划、财政保障、资源配置和监督考核则是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义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晓霞 《法制与社会》2012,(30):192-194,196
公益法律服务群体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的公共领域,拓展了公众参与的空间。在相对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中,公益法律服务群体的公共特性使其与媒体、公众形成了信赖服务的亲密关系,又因其专业性的突显与社会公众形成角色身份冲突关系,进而构建起平等互惠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非政治公共领域是介于政治公共领域和私域之间的社会中间领域,具有非政治性、公共性、契约性、非营利性等特征。它本质上蕴涵了人们为之努力了数百年的宪政理想,是消解现阶段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实现善治的最佳选择。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之间是一种交互同构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交相促进。正是在二者交互同构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不断地发生着变迁。但目前我国有关非政治公共领域的立法明显滞后,现有的法律体系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现实需求严重不协调。因此亟需制定与宪政总要求相一致的、完备的、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为出发点,以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实行制约为中心的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法律体系,从而使非政治公共领域成为建构未来中国社会良性结构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徐键 《行政法学研究》2009,(2):75-81,126
公共建设是现代行政结构下行政任务的基本构成。城市化背景下,公共建设任务的扩张以及行政任务的多元化,使行政主体难以独自达成庞杂的公共建设任务。规制性征收是通过城市规划将公共建设任务从行政主体转移至私的土地利用主体的法律机制。规制性征收的社会正义性基础在于引导土地利用迈向公平与正义。这种替代性的公共建设模式面临诸多法律问题,因而需要从多维的视角审视其制度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赵胜  薛恒 《中国司法》2020,(4):91-95
引言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1)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则是指政府将本应由其直接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以及其自身履职所需法律事项通过市场机制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夏立安 《现代法学》2008,30(2):29-36
在公共卫生的推进尤其在艾滋病防治中,法律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消极影响常为人们所忽视。一方面,法律作为一种桥梁或机制,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转化为健康的不平等,使艾滋病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疾病;另一方面法律作为社会因素的一员,它通过社会等级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形态体现出来,使健康的不平等制度化;在一个二元化社会中,由于艾滋病病人话语权的缺失,这个群体处于十分不利的法律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权力的私人性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权力在主体归属上具有私人性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导致权力运作的私密化.私人主体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与社会利益和分配权能的私人占有的结合,使权力私人性的其逻辑后果必然是腐败.以法律控制权力的私人性,尤其要明确公共权力的活动领域、权力范围和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道德实体化为法律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一定技术使法律获得与道德有根本不同的可操作性效果。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与宗教有密切联系的农民运动,其政权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核心道德的坚持程度及其法律化的成败。事实上,太平天国对上帝信仰平等大同等核心道德理想的弘扬造就了其最初的胜利,但在政权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效地将道德转化为法律的技术手段和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道德和立法的双重背叛,使得政权逐步丧失其合法性并率先从内部瓦解了政权的道德和法律基础,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公共决策属于决策的范畴,实际上是一种过程。相比于其他决策,其以国家权力等为后盾和以公共管理为依托等特性,反应了对秩序的关怀。对秩序的关怀也属法的价值,显然在剥离开决策过程本身之后,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指向。现实中,我们应该探究公共决策与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更好的理解公共决策本身。  相似文献   

11.
孙坚 《法制与社会》2011,(24):167-16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得我国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作为社会活动领域的利益集团已经进八成长的轨道,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约束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它将损害到广大人民的利益,从而对我国群体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产生日渐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益集团成长的法律制度环境,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将是我国公共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认真处理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预算过程中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预算法》需要进行修订,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对预算过程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限制缺失进行规制。本次修法,针对预算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应当秉持法治理念,通过预算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预算过程以及对当前基本没有法律规制的超收超支现象作出积极回应,建构相关制度,使得公共机构及决策者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预算法律为公共利益调配财政资源的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权力是整个社会权力系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权力体系。其影响力集中体现在对公民权利的干预上。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干预是否应该有根据,其根据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公共权力限制公民权利的根据中,公共利益是最主要的一个,也是现代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中讨论最多的一个。本文在分析公共利益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公共利益只能是公共权力的多个目标之一,而不能是公共权力的唯一目标;公共权力必须服务于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4.
法律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姆斯  陈新宇 《研究生法学》2001,(4):108-116,118
我们研究法律,研究的并非某一神秘的事物,而是一种著名的职业。我们研究在法官面前,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或者向他人做出建议,使其避免走上法庭。法律何以能成为一种职业,人们为何付钱给律师为自己辩护或作出建议,原因在于象我们这样的社会里,在特定的案件中,公共权力的行使是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雯彬 《现代法学》2004,26(3):86-92
公共产品经济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经济不同的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供给机制与消费特征,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国家经济权力在此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由此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公共产品法律调整在调整对象、价值取向、调整原则及调整方式上的特点使其在法律调整模式选择上超越民商法、行政法等而与经济法形成价值基准与方法论的对接,对公共产品进行经济法审视对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深人推进和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政府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思维及法律方式来解决公共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重大复杂疑难社会问题、政府重大工程决策、突发公共事件时,开始借助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力量来化解、减少政府管理中日益突出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是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过外包引入和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促进了公共法律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均等化,推进了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在缺乏制度引导下出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范畴不一、购买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界定出政府可以购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范畴,让更多的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参与竞争性购买,完善政府购买、监管和评价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私人财产权与国家征税权的冲突贯穿于国家税收始终。以财产权与征税权性质的法律解析为视角,对财产权权利性质及征税权权力性质进行定位与论证。财产权与征税权在彼此冲突中实现其权利(权力)价值,而冲突过程的实质亦是两权协调的过程,通过两权的协调最终达到国家与人民的共赢结果。既保障纳税人的私人财产权不受征税权的非法侵犯,又使国家在纳税人依法让渡财产权的基础上奠定其存在物质基础,从而为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增进纳税人的公共福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员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船员立法,是围绕船员这一从业群体而进行的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其职能就在于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词整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一部具有科学性的法律可以使国家或社会受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一部缺乏科学性的法律,轻则受社会关系的排斥,客观上成为与社会关系相脱离的一堆废纸,重则在强行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终极手段,司法运作的过程实现公正对社会公平的实现至关重要。法律在运行过程中,法官具有一部分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一些证据不是很充分,事实不是很清楚的案件审判中,法律的运作更需要社会的监督。当公众的认知与评价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强烈的舆论氛围时,它会潜在的甚至外在的影响法律的运作,还可以改变已经作出的判决和决定。那么,在一个文化素质、法律修养整体偏高的社会中,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但在一个缺乏法制意识的社会中,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既然社会舆论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它,使其真正发挥好监督作用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