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逻辑思维,成为形式逻辑学的鼻祖。自那时起,系统地研究人类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揭示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的形式逻辑学,就促进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并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付裕如的成年人,是否还需要学习逻辑学?的确,一个具  相似文献   

2.
法律推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律推理的内涵界定关于法律推理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 ,一般来说有两种观点 :一种也是广为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即 :“法律推理主要是对法律命题的一般逻辑推理。在不同情况下 ,可使用各种推理。”① 也就是说 ,法律推理是逻辑学中的推理理论在法学中的运用 ,它属于法律应用逻辑的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推理不再属于法律应用逻辑范畴 ,而是属于法律哲学中的一个问题。正像霍姆斯著名格言所说的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经验。”虽然司法判决过程中的表面特点表现为逻辑方法和逻辑形式 ,但这种过程的真正特…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逻辑推理都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命题作为前提和某一命题作为结论所构成的,它是由一个命题或几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由法官独立审判案件”正是将待决案件事实置之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之下,以获得特定判决的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这个演绎推理过程是三段论的典型格,即以普遍原理为大前提,以特定情况为小前提,由此推导出特定情况应该得到的结论。由于在审判工作中大量使用这种三段论推理的格式,因此这种典型的三段论格式又被称为审判格,其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以法律规范为大前提、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最后得出判决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个案与逻辑认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成敏 《法学研究》2002,(4):105-116
法律逻辑学在个案认识方面是与价值论相对的元科学理论。法律逻辑学在个案认知方面区分了形式问题和价值问题 ,提示形式证明给价值抉择留下的空间 ,说明价值渗透的特殊理由。因此有必要提供相应的形式概念 ,例如“事实Ⅲ”概念 ,推断与推证概念 ,怀疑的科学与证明的科学 ,确证概念和确证偏见概念 ,合情推理概念 ,悬疑概念 ,疑错和冤错概念。这些概念显示探究个案有特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逻辑——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一种全面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法律与逻辑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对逻辑学和法学之间交叉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探讨了什么是“法律逻辑”,并重点介绍了我国学者较陌生的“规范逻辑”,将两者进行了比较;其次,对法理学和逻辑学都关心的“法律推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比较了“法律推理”和“司法推理”两者的异同,以及两大法系“法律推理”的特点和差异;最后,对饱受批判的“法律形式主义”进行了研究,指出应当辩证地看待“法律形式主义”的功与过。最后,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认为:我们不能借口反对“法律形式主义”而忽视和否定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西方美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似成定论的命题提出质疑,从逻辑学、哲学和美学角度论证: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可然律”和“必然律”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本质,而是“创造者”所赋予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并非所有被确证为“真”的事实命题都能作为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判决结论的事实依据)。作为法律推理的小前提的“真”的事实命题必须(一)是“有用的”,即符合实体法律规范,对得出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具有实质意义的事实命题;(二)是“能用的”,即符合程序法律规范,将那些诸如通过“刑讯逼供”、“诱供”等严重违反程序法律规范的证据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最大限度地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有用性”和“能用性”是“真”的有效性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被称为人类知识基础学科之一的逻辑学在我国学坛上的正名、复位作为形式逻辑学的应用逻辑的一个新的分支——法律逻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规范模态判断以其与法律特有的紧密联系的特点,作为法律逻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则更加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就笔者所知,目前供高等学校文科使用的逻辑教材之一《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1986年5月出版的第三版(修订本)中新增加了规范判断的内容。作为法律逻辑学早期专著之一的《法律专业逻辑学》(石子坚、阳作洲、杜辛可、郭虹、雍琦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1985年8月第二版(修订本)中联系法律条文对规范判断这一判断形式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律推理,就是裁判者依据一定方法将案件事实构成要件与刑事诉讼行为条敖实现“合致”的过程。由于中国刑事诉讼裁判规范的不确定性,加上诉讼构造上的职权性色彩浓厚。往往忽视“复合型刑事诉讼行为”中的推理结构。建构“复合型刑事诉讼行为”中具有初步性、程序性的“罪刑推理”、“证据推理”、“程序推理”和“效果判断”等推理形式,有助于防止推理中的任意、不当,甚至违法情形,同时促进推理过程的精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逻辑学在法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近代以来法律逻辑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规范逻辑。对于法律逻辑中的法律推理与司法推理进行比较。最后,点明了逻辑学与法学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办案中的问题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离不开问题的,可以这样说,办案始于问题出现,终于问题的解决。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办案中的问题,可以给它下这样一个定义:办案问题指司法人员在侦查犯罪过程和审判罪犯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是司法人员从已知的犯罪事实探索犯罪原过程的思维差距。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是:“办案问题”的一般形式结构,“办案问题”的问答域预设,“办案问题”推理,以期引起同行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逻辑学界在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根据上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根据是必要条件的性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推理根据是条件关系的传递性。经研究表明,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推理根据是条件关系的传递性和假言命题间的转换规律,而不是必要条件的性质,也不仅仅是条件关系的传递性。  相似文献   

13.
张月满 《政法论丛》2007,1(3):64-69
刑事证明中法律推理的客观性不仅应体现在事实领域内,也应体现在价值领域内。它对于练就司法人员的理性思维、培养尊重程序意识、实现法治等有重要作用。刑事证明中法律推理的客观性的建构依赖于刑事证明法律推理自身的客观性、遵循逻辑基本规律及推理主体正确的价值观。而“天然逻辑学”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推理的客观性具有指导及释明作用,可为其科学建构提供逻辑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法律实质推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适用法律实际上就是根据法律规范对需判决案件作出处理结论的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运用普通逻辑研究的那些推理形式和推理规则,在许多情况下是很难得出一个理所当然的判决结论的,而必须深入探究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或最初的立法意图,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这样的推理“是实质的,不是形式的”,(1)即难以对它作纯形式化的处理,故称法律实质推理。适用法律所运用的主要是法律实质推理,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种推理形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适应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围绕法律实质推理着重探讨三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法律规范对需判决案件作出处理结论,这是一个推理过程。在这一推理过程中,法律规范选择推理相对于形式推理在一些复杂案件中起到了重要的弥补作用。本文指出对法律规范选择推理的研究可以加强司法工作者在法律实践中的推理、论证能力,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对司法推理的研究大多为静态研究,即对司法推理模式的介绍和类型化分析等知识论和宏观结构分析的层面,对司法推理的过程与规则缺乏研究.司法推理的过程与规则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宏观过程与规则,即不同种类推理模式运用的逻辑顺序和适用情形.包括法律规范的选择,演绎推理、解释推理、类推适用、辩证推理的适用情形和相互之间的逻辑顺序;二是微观过程与规则,即规范选择、演绎推理、解释推理、类推适用、辩证推理等各种推理模式具体运用的步骤和条件,以及如何与逻辑学、语义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7.
也论事实、命题与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事实不是感觉和知觉 ,不是断定和陈述 ,不是理论原理和知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发展、变化、变动以及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全部情况和过程。本文认为 ,命题不是事实的形象 ,而是反映事实的形式 ,它不能使事实具有主观性 ,也不能同事实构成统一的有机体和混合物 ,更不能成为决定事实性质、为事实所依赖的东西。本文指出 ,证据并不是命题 ,认为把命题看作证据是形式证据观 ,把事实本身看作证据是实质证据观 ,主张废弃形式证据观 ,确立实质证据观。本文指出 ,证据也不是证明的论据 ,认为把证据等同于论据 ,就把证据学等同于逻辑学了 ,这样就把证据学一笔抹杀了。本文提出了证明的构成理论 ,指出证明由主体、客体和证明活动这样三大要素构成 ,认为证据不在主体中 ,也不在证明本身 ,证据只能在客体中。本文最后指出 ,与待证事实相关联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法学中,有几个与“法”相关的概念,这就是“规律”、“规范”、“规则”和“原则”。一些法学家在对法的论述中,往往把这些概念与法联系起来,他们或者把法说成就是一种“规律”、“规范”、“规则”和“原则”;或者把它们说成是法的本质或构成要素。对这些概念与“法”的关系进行辨析,有助于深化对此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神示证据制度后,西方国家选择的基本证据制度就是法定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的本质就是法律制约证据,这就是历代立法中犯下的最大错误.这一错误颠倒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践踏了证据的客观属性、把证据问题人为地变成了法律问题.证据学研究证据及其规律,而证据及其规律都是事实问题,不是法律问题;证据学研究证明及其规则,而证明及其规则都是认识问题,也不是法律问题.由此来看,证据学根本不是法学.证据学是着重从实质层面研究证明的学问.逻辑学是从形式层面研究证明的学问,被称为“形式逻辑”.证据学就应称为“实质逻辑”.“实质逻辑”就是证据学的学科定位.  相似文献   

20.
一、推定的概念与种类在刑事诉讼中,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的推定,实际上是对已有证据或已知事实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认定,从中推论出未知事实的存在与否。也可以说,推定就是推理和认定的简称。它是逻辑学中推理的思维形式在分析认定刑事证据方面的具体运用;是在审查判断证据时,使自己对案件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一种特定方法。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的推定大体可分四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