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蛹壳风化不同时间的蛋白质降解,探讨其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人工饲养的C.megacephala蛹壳,放置于树林内5、10天后收回,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及预处理,读取蛋白质酰胺吸收峰,并对每组平均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风化5天组,蛋白质酰胺Ⅰ的峰位蓝移,酰胺Ⅱ的峰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酰胺Ⅰ及Ⅱ的峰强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helix略减少且β-sheet略增加,而β-turn无变化;风化10天组,蛋白质酰胺Ⅰ及Ⅱ的峰位均蓝移,酰胺Ⅰ吸收峰出现明显肩峰,且酰胺Ⅰ及Ⅱ的峰强度均明显下降。蛋白质二级结构,α-helix及β-sheet的变化趋势与5天组一致,而β-turn显著增加。结论红外光谱显示C.megacephala蛹壳风化10天内,蛋白质酰胺Ⅰ及Ⅱ的吸收峰变化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可辅助较长时间的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头金蝇蛹的发育调控、环境适应、表观调控等问题,以获得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数据,为法医学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饲养大头金蝇,待其化蛹,从开始化蛹至羽化出成虫,每每24 h收集1次,次收集3粒蝇蛹,-80℃保存备用。采用Illumina Hiseq4000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的非重复序列基因(Unigene),使用NCBI比对工具B据LA库ST进分别与行比对N,获R、得ST相R应IN的G、注SW释I信SS息-P,R采O用T瑞士蛋白质数据库(包括每百万测序碱基中基因外P显fa子m)、GO数据库、COG数据库、KEGG数每千个碱基长度中所包含的测序片断数(方得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FPKM)法计算测序所Unigene在值6个不同发育时期大头金蝇蛹的表达量,并以不同发育时期FPKM表达量比的log_2倍数绝对值大于1(即log_2|FC|1)及错误发现率小于0.05为标准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平均温度为25.6℃时,大头金蝇蛹从开始化蛹至羽化出成虫历时6 d,共获得43 408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905 bp,在得NR、SWISS同-P发OR育T、时P期fam、蛹两ST两RI比NG、较进KE行GG差数据库分别有异基因分析,差32异5表00、达1基8 7因20、数1有3 542、9 191、18 720条Unigene获注释,将不数金蝇蛹转录组数据在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具有8差01异~5性30,7个,差异表达基因总45 676个。结论大头为进一步探究嗜尸性蝇蛹各个时期转录组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挖掘大头金蝇蛹发育相关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15d内背部皮肤的光谱变化,以此推断死亡时间。方法大鼠麻醉后颈椎脱臼处死,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环境中,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提取其背部皮肤,收集红外光谱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鼠死后背部皮肤组织光谱吸收峰的峰位未发生明显改变,其强度随死亡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构建的死亡时间推断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30 d。根据模型中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指标确定推断死亡时间的贡献波段为1760~1700cm-1、1660~1640cm-1、1580~1540cm-1和1460~1420cm-1。结论应用FTIR技术检测大鼠死后皮肤组织的光谱学改变,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死后大鼠脾脏组织FTIR测量结果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脾脏组织随死亡时间增加的化学变化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研究数据。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在30℃、20℃及4℃环境中,不同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脾脏组织,并运用FTIR光谱仪测定不同化学基团随死亡时间的变化。结果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脾脏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吸收峰强度有明显差异:(1)1080cm-1和1238cm-1被指认核酸谱带吸收峰的峰强呈下降趋势;(2)1541cm-1被指认酰胺Ⅱ吸收峰的峰强呈上升变化;(3)1396cm-1被指认脂肪酸吸收峰的峰强呈上升变化;(4)指认为C-H结构振动的2852、2871、2923、2958cm-1吸收峰的峰强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FTIR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法医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死亡大鼠看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组织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死亡大鼠看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组织差异性,评价其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价值。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死后0、1、3、5、7d共5组,脊椎脱臼法处死大鼠,提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在相应时间段提取RNA,应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织中看家基因GAPDHmRNA和β-actinmRNA的水平,Vilber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扩增产物IOD值,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GAPDHmRNA、β—actinmRNA扩增产物相对灰度与积分光密度值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且与死亡时间显著相关,大鼠脾脏和脑组织GAPDHmRNA和β-actinmRNA在死后5d内可检出,心脏和肾脏在死后3d内可检出,而肝脏和肺脏GAPDHmRNA和β-actin mRNA降解较快,仅在死后1d内可检出。结论脑组织和脾脏中mRNA稳定性较好,适用于PMI特别是晚期PMI的推断。除环境温度外,环境湿度也是死亡时间推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温度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的影响,便于推断死亡时间,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以常见的4种尸食性蝇类,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鲜蝇Luciliasericata、大头金蝇Chrysomyamegacephala和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crassipalpis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除巨尾阿丽蝇二、三龄幼虫和丝光绿蝇三龄幼虫之外,各种类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均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巨尾阿丽蝇蛹在12℃和30℃时停止发育。根据试验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结果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具有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Peng X  Jin ZF  Shao HJ  Gao TL  Li Z  Zhang YH 《法医学杂志》2010,26(5):325-7, 331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不同时间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变化,为法医学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4例因颅脑损伤死亡案例为损伤组,4例非颅脑损伤死亡的案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于脑损伤后存活时间3h、6~9h、12~24h、36h~3d、5~8d及17~20d检测脑组织标本中HO-1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HO-1阳性细胞表达在伤后3h以内组开始升高,12~24h组表达强度最高,36h~3d组仍见高表达,以后逐渐下降。各组组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的表达可能成为实际检案中脑损伤时间推断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深圳地区优势嗜尸性蝇种大头金蝇在尸体腐败分解过程中的发育历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可能性。方法在调查深圳地区嗜尸性昆虫物种谱系的基础上,设置自然环境下的家猪尸体腐败模型,观察记录大头金蝇到达尸体、蝇蛆出现、大量出现、开始离食、大量离食、开始化蛹、大量化蛹,蛹开始羽化和大量羽化9个发育历期关键时间点。同时,收集处理成虫和幼虫,测量体长并模拟二元方程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结果深圳地区不同季节中,大头金蝇在尸体上的生长发育具有规律性,蛆虫的离食时间点和羽化时间点对应的腐败分期在各个季节基本相同,前者基本处于腐败期,后者处于后腐败期。该地区四季蝇蛆长随死亡时间的变化模拟成二项式方程,分别为春季:y=-0.000 2x2+0.147 5x-0.925(R2=0.989 3);夏季:y=-0.001 4x2+0.316 6x-4.499 8(R2=0.970 1);秋季:y=-0.000 4x2+0.187 8x-1.107 9(R2=0.987 8);冬季:y=0.000 4x2-0.080 3x+4.367(R2=0.994 9)。结论大头金蝇在尸体上发育历期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蛆虫的离食时间点和羽化时间点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娜  梁曼  杨天潼  张海东  刘鸿霞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7(5):356-358,363,431
目的应用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织中酰胺Ⅰ、Ⅱ、Ⅲ含量及相互关系,以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猝死案例(均含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变)的心脏样本,在每个心脏心肌梗死边缘处取材2块,常规固定、制作蜡块、连续切片2张,其中1张行HE染色,经Dotslide 2.1工作站扫描设定陈旧性心肌梗死区为B组(病变区),邻近非梗死病变区为A组(非病变区);另1张切片常规脱蜡、脱水,在扫描图像指导下,于相应区域行红外显微光谱微区检测,应用OMNIC 8.0工作站处理、分析光谱。结果与A组相比,B组显微光谱示酰胺Ⅰ、Ⅱ吸收峰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峰位蓝移、峰增宽、峰强度增加;酰胺Ⅲ吸收峰为峰位蓝移、峰增宽、峰强度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B组酰胺Ⅰ峰高/酰胺Ⅱ峰高增加(P<0.01)。结论与非病变区域心肌组织相比,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织的蛋白质含量及构成均有差异,该病变过程存在氧化应激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0.
Caspase3和iNOS在人挫伤脑组织中的时序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为法医实践中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因颅脑损伤死亡案例为损伤组,5例非颅脑损伤急死的案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于死亡后2h、4~8h、10~14h、1~2d、3~5d及8~11d检测脑组织标本中caspase3和iNOS的变化规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1)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在伤后2h以内组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d组表达强度增高,3~5d组仍见高表达(P〈0.05),以后逐渐下降。(2)iNOS阳性细胞表达在2h以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4~8h开始升高(P〈0.05),1~2d组表达强度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伤后8~11d仍有弱表达(P〈0.05)。结论caspase3和iNOS的表达可能成为实际检案中脑损伤时间推断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鼠心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心肌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2)℃环境,在不同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并使用FTIR光谱仪测定不同化学基团的变化。结果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心肌组织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吸光度随着死亡时间增加呈现出增加、下降和稳定3种不同的变化方式,且不同峰的吸光度比显示了相似的时间变化趋势。结论心肌组织可以作为FTIR光谱技术分析死亡时间的适用检材。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iao JH  Chen YC 《法医学杂志》2005,21(2):110-112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在死后不同时间的降解情况,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大鼠麻醉致死后置于21℃温度控制系统模拟死后18d的改变,在不同时间点剪取肝脏组织抽提蛋白质,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降解变化并对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在死后8d尚可检测,死亡10d后检测不到;在死后2d,α微管蛋白已检测不到,但可检测到β微管蛋白,死亡4d后,β微管蛋白也检测不到。结论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死后降解存在差异,其在肝脏组织保存时间的不同可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嗜尸昆虫种类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Wang Y  Liu M  Sun DH 《法医学杂志》2003,19(2):86-87,91
目的 研究成都市嗜尸昆虫种类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 经过两年重复试验,观察3~11月兔尸上嗜尸昆虫种类变化。结果 发现3~11月兔尸上出现的嗜尸昆虫种类主要有舍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赭尾麻蝇、巨阿尾丽蝇。其中,巨阿尾丽蝇见于3、4月,舍蝇出现于4月中旬至10月初,而大头金蝇、丝光绿蝇、赭尾麻蝇则自3月至10月中下旬均可见到,10月底以后则见不到任何嗜尸苍蝇。幼虫的出现晚于成虫1~4天不等,与季节及环境有关。结论 通过舍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赭尾麻绳、巨阿尾丽蝇的生命周期的研究,有望为成都市法医学实践中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肋软骨及牙髓细胞DNA含量与PMI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ng R  Wang WP  Xiong P 《法医学杂志》2005,21(3):174-176
目的探讨人死后肋软骨及牙髓细胞平均DNA含量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寻求推断PMI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分析高温(30~35℃)及低温(15~20℃)环境下人死后0~15d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情况。结果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解,其中低温组牙髓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在死后0~4d内有一个降解平台期。统计分析两组温度下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与PMI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依据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NA含量的降解可进行PMI推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探讨人死后肝组织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离体肝组织于死后48~72h内每隔4h提取样品,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进行检测。观察800cm-1~3 200cm-1范围内检测样本特征峰的变化,指认其对应的化学基团,选择强度比值I1094/I2923作为响应值,并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在48~72h内,随时间的延长,肝组织细胞主要散射峰峰位无明显变化,而其峰强度有明显差异;与核酸有关的峰(1 094cm-1)强度随时间推移有明显下降;与脂类有关的峰(1 454cm-1、2 923cm-1)强度变化不明显;各相对峰强(I1094/I2923)随死亡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并得到回归方程(r=0.914)。结论人死后肝组织细胞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I1094/I2923值与PMI呈负线性关系。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有望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鼠死后骨骼肌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刘勇  柯咏  鲁庆阳  邢博  樊拴良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2007,23(3):164-166,169
目的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大鼠死后骨骼肌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2)℃环境,不同的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大腿骨骼肌组织,并运用FTIR光谱仪测定不同化学基团随死亡时间的变化。结果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大鼠骨骼肌组织不同吸收峰的峰强随着死亡时间增加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变化方式:增加、下降、稳定、波动,且不同峰强比显示了相似的时间变化趋势。结论FTIR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法医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E染色与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辅助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在明确死亡时间的尸体解剖案例中分别取脑、脾脏、肌肉组织作为实验检材,离体放置,以2d为起始时间点,分别以2d、4d、6d、8d、10d、12d为时间点进行取材。将取得的组织块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及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后放置于OLYMPUS BX61自动金相显微镜下利用IPP 5.0显微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其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光密度值。测量得到的各个时间点的光密度值用SPSS 13.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脾脏、肌肉在2d、4d、6d三个时间点上光密度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内光密度值波动无规律性。脑组织的特殊染色的效果比脾脏、肌肉组织的效果要好。脑组织经特殊染色后其DNA光密度值/(RNA+底色光密度值)在2d、4d、6d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死后1周以内的尸体脾脏及胸大肌组织经HE染色与脑组织经吡罗红-甲基绿特殊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辅助推断死后经过时间,为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辅助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技术分析高温死亡大鼠肾的化学基团变化,为高温死亡鉴定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不同死亡原因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高温死亡组、脑干损伤死亡组、失血性休克死亡组、窒息死亡组,大鼠死亡后立即提取其肾组织,使用FTIR-MSP技术采集肾小球区域的红外光谱。结果高温死亡组大鼠肾小球组织在3 290、3 070、2 850、1 540及1 396 cm-1处吸收峰强度增高(P0.05),A1 650/A3 290与A1 650/A1 540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应用FTIR-MSP技术分析肾组织化学基团变化可作为高温死亡鉴定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组织中三甲胺-氮浓度变化与晚期PMI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死后尸体组织中三甲胺-氮(TMA-N)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晚期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66只,颈椎脱臼法处死,随机分成11组,分别于死后即刻、1、2、3、4、5、6、7、8、9、10d取大鼠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TMA-N浓度,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并进行回归方程拟合。结果3种组织中TMA-N含量随死后时间延长而增加,肌肉于死后7d、肝脏和肾脏于死后8d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并均于死后10d再次升高,肝、肾组织之间TMA-N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死后2~7d内,PM I与肌肉TMA-N浓度变化拟合度最高(R2=0.969);死后3~8d内,与肝肾中TMA-N浓度变化拟合度最高(R2=0.953)。结论死后组织中TMA-N含量变化与PM I有相关性,可望为晚期PM I推断提供参考,但肌肉与肝肾TMA-N含量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需选择最适时段以提高PM I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分析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大鼠死后30h内,每隔3h取肝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用共聚焦显微镜摄取彗星图像,应用彗星图像分析软件(IM I1.0)进行图像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死后大鼠的肝细胞在电泳图像上出现明显的彗星形拖尾,其尾长(TL)、尾矩(T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18h)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二者均与死亡时间(PM I)呈现一定的相关回归关系。结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应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