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DNA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细胞内存在两套基因组 ,一套是细胞核内的基因组 ,即核DNA(nuclearDNA ,nDNA) ;另一套是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的基因组 ,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 ,mtDNA)。由于线粒体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基因组自身特点 ,使得mtDNA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和法庭科学等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一、线粒体DNA概述(一 )线粒体DNA的结构线粒体DNA呈闭环双链结构 ,由 16 5 6 9bp组成 ,外环为重 (H)链 ,内环为轻 (L)链 ,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1] ,共含有 37个基因。mtDN…  相似文献   

2.
江斌  郭景元 《法医学杂志》1997,13(3):174-175
人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基因组由16,569个碱基组成,】981年人们就已完成了对其全长碱基序列的测定【’】,并研究了其基因组的组成、组织方式及所编码的基因.mtDNA是独立于细胞核基因组而存在于细胞浆中的一组双链环状DNA序列,它按自己的方式与标准进行遗传和复制:呈母系遗传,其拷贝数高于目前所知的任何核基因,约500至1,000拷贝l细胞,wtDNA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mtDNA不仅编码参与氧化磷酸化中的13种多肽,还编码线粒体蛋白质合成中绝大多数RNA121早在1987年就有人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腔上皮。使用4对引物对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并针对异质性位点和在HVⅠ区域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所有样本的全基因组mtDNA都扩增成功,6名无关个体分属于6种不同的单倍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mtDNA存在异质性差异。异质性位点和HVⅠ区域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结果均得到验证。通过Kappa统计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发现,相同个体不同组织的mtDNA序列检验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方法,可以检测出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间mtDNA的异质性差异,该差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对mt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是存在于细胞质内的环状DNA。它的存在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如今,关于线粒体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基于一些很基本且有趣的问题的提出,这些问题主要是关于线粒体是如何进化,如何产生能量。另外,在疾病中线粒体基因如何发生突变、细胞凋亡如何受到它的调节、以及衰老如何对线粒体DNA发生影响等问题都有待解答,而且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会对诸如人类学、法医学以及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 DNA突变与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JJ  Lu HL 《法医学杂志》2001,17(4):242-243
人类某些疾病与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缺陷有关.本文就mtDNA突变与缺血性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加以回顾.目前的研究大多认为心肌缺血缺氧致氧化磷酸化紊乱,产生氧自由基损伤mtDNA,以及缺氧致氧化磷酸化过度诱导而损伤mtDNA,慢性损伤积累终致mtDNA片断缺失或点突变,主要表现出mtDNA5.0kb、7.4kb缺失及细胞色素b(cytb)基因上C15452A点突变;tRNA基因保守序列突变,致肌肉收缩蛋白合成缺陷,缺陷的收缩蛋白持续而无效的收缩可能会增加心肌对ATP的代谢需求,因此导致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编译整理了线粒体及线粒体 DNA(mtDNA)技术。mtDNA 技术对刑侦、刑事审判与辩护、重大灾害事故调查和民事诉讼以及战争阵亡者母系血统关系认定具有广泛的作用。执法人员、刑事被告人、民事诉讼参与人了解 mtDNA 技术与 DNA 指纹技术的区别才能有效地利用 mtDNA 技术,避免错案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左素娥  伍新尧 《证据科学》2001,8(4):225-227
一、人类线粒体DNA(mtDNA)序列分析和应用的历史沿革 1981年Anderson完成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并提出人类mtDNA呈闭合环状,总长度为16 569bp[1].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致力于分析这一环状小分子DNA,以揭示mtDNA的序列多态性程度.早期主要采用RFLP技术,如Greenberg等[2]、Horai等[3]用RFLP技术对人类mtDNA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类mtDNA的序列多态性仅局限于长度约为1.1kb的非编码区,称之为D-Loop区,其中包含两个长度各为400bp的高度可变区-HV1和HV2;不同个体的mtDNA存在长度变异和序列变异,结果也提示人类线粒体DNA比核DNA有更高的突变率,为核DNA的5~10倍.甚至某些区域是核DNA的6~17倍.到了90年代,DNA自动测序技术在mtDNA研究上的普及应用,大大促进了研究的发展,不少学者提出人类mtDNA的序列分析可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如Stonking等[4]用SSO杂交技术,Sulivan等[5]和Holland等[6]用直接测序法分别对时间久远(最长达24a)的尸体残骸的mtDNA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其可疑母系亲属进行比对,为尸源追踪提供了证据. 国内法医学者也于9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我国汉族人群的mtDNA D-Loop区的序列进行分析[7,8],并陆续有将mtDNA的序列分析用于法医个人识别的报道,如公安部二所的刘冰等[9]将对脱落毛发的mtDNA嵌套式扩增的方法用于模板量很少的案例的个人识别,获得成功. 二、人类mtDNA序列分析的现状目前对mtDNA序列的分析方法多采用对其PCR产物的自动测序,所用检材包括血液、毛发、皮肤、指甲、骨骼、胎盘等多种组织,仍以Aderson所报道的序列为参考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全基因组在浙江畲族的遗传多态性,探究畲族的母系遗传结构。方法对浙江畲族231名无关个体进行mt DNA全基因组测序,统计变异位点信息及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个体识别率(discrimination power,DP)、随机匹配概率(randommatch probabilities,RMP)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对浙江畲族样本mtDNA进行单倍群划分,并与中国其他9个群体进行母系遗传关系比较。结果在231例浙江畲族样本中共检测到8 507个变异位点(702种),可划分为94个单倍群。HD、DP和RMP分别为0.998 6、0.994 2和0.005 8。浙江畲族与南方汉族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小(F_(st)=0.006 89),主成分分析及中介网络分析表明浙江畲族虽与广西瑶族、云南傣族、南方汉族遗传距离较近,但亦具有相对独特的遗传特征。结论 mtDNA全基因组在浙江畲族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浙江畲族的遗传组分较为复杂多元,与广西瑶族、云南傣族、南方汉族的母系遗传关系较近,同时也保留了其独特的母系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惟一的细胞核外DNA。人类mtDNA为一裸露的环状双链结构,长16569bp,由富含嘌呤的重链(H链)和富含嘧啶的轻链(L链)组成。mtDNA编码区的序列相对保守,其非编码区长1122bp,又称为控制区。控制区的碱基变异相对集中分布在15996~16401nt和29~4  相似文献   

10.
Liu YC  Hao JP  Yan JG  Tang H  Wang J  Ren H  Ren JC 《法医学杂志》2006,22(1):45-47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建立mtDNA编码区多态性在法庭科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方法针对mtDNA编码区nt8162-8483以及nt13070-13299两段序列设计引物,应用直接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结果两对引物扩增片段长分别为322bp和230bp,共检测到21种变异,24种单倍型,基因多样性为0.7511,两个无关个体的偶合概率为0.2564。结论线粒体DNA编码区多态性位点作为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位点的补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线粒体DNA在法医学应用中的个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