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HPLC-MS/MS法检测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血液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验证甲卡西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方法血液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甲卡西酮-D3,经甲醇提取后采用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Chiral-V型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乙腈混合流动相恒比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腹腔注射染毒大鼠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结果血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10~10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均小于2ng/mL,定量限为10ng/mL,方法准确度为87.06%~112.62%,批间及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5%;腹腔注射染毒大鼠血中检出甲卡西酮、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的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初步验证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甲卡西酮的代谢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以甲卡西酮17.25mg/kg和34.5mg/kg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内眦静脉采血,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用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DAS3.2.8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动力学方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甲卡西酮原体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在给予剂量间无明显差异,剂量可以明显导致消除半衰期的延长。低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515.971×e~(-0.024t)-10515.919×e~(-0.144t),高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2410.093×e~(-0.015t)-12409.465×e~(-0.169t)。甲卡西酮和卡西酮的检出时限为24h,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检出时限均为2h。甲卡西酮和卡西酮在血液中的浓度比随注射时间的变化不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影响,呈指数关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甲卡西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代谢物的检出时限及与吸毒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甲卡西酮吸毒鉴定的合理取样,原型和代谢物的检出,浓度关系推断吸毒时间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腹腔注射甲卡西酮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筛选出可用于甲卡西酮吸毒法医学鉴定的入体生物标志物.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甲卡西酮组(腹腔注射甲卡西酮溶液3mg/kg)、中剂量甲卡西酮组(腹腔注射甲卡西酮溶液12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3min后收集大鼠眼眶血,应用超高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79-284
合成卡西酮类新型毒品是精神活性物质中的一种,通常以"浴盐"、"植物肥料"等名义售卖,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滥用趋势,在欧美国家尤为严重。该类物质是一种与苯丙胺类物质结构类似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作用于中枢单胺类转运体,产生与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相似的药理作用。合成卡西酮类物质以卡西酮为原型进行设计,其衍生物众多且更新速度快,极大的影响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合成卡西酮类的药理学研究主要在阐明其脑内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础上,采用如颅内自我刺激、条件性位置偏爱、药物辨别、自身给药及行为敏化等行为学实验精准地评估各种衍生物的成瘾性,判断其滥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比较甲卡西酮在不同溶剂pH值、浓缩温度、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提取条件下的稳定性,建立适合污水中甲卡西酮稳定测定的提取制备方法用于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方法在甲卡西酮检测过程中设置4个因素(提取溶剂pH值、浓缩温度、保存时间、保存温度)进行考察,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然后采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提取液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Exion LC/QTRAP 6500)检测,以甲卡西酮m/z=105.1的子离子峰面积作为定量指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佳条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提取溶剂pH=2.0,保存时间0d,保存温度-20℃,浓缩温度60℃为最佳提取条件,并根据该条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甲卡西酮在1ng/L~500n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90%,RSD5.33%,基质效应6.52%,RSD0.31%,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到的甲卡西酮制备方法有利于其稳定检测,适用于质谱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用于对污水中甲卡西酮成分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卡西酮、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的LC-MS/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6460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QQQ),样品用甲醇直接提取,采用Agilent Zorbax(R)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进样体积为3μL.质谱应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卡西酮、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结果 卡西酮的线性范围为1ng/mL~25000ng/mL,甲卡西酮的线性范围为0.1ng/mL~~10000ng/mL,4-甲基甲卡西酮的线性范围为1ng/mL~10000n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以满足案件鉴定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甲卡西酮概述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卡西酮吸食后具有精神刺激剂作用,有时候作为娱乐药物,具有成瘾性,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急性神经紊乱。甲卡西酮R位的碳氧双键具有极性,因此像安非他明一样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它是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和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甲卡西酮在美国是I类精神管制药物,任何情况下都是非法使用。本文还综述了甲卡西酮的检验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此外还有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光谱法(NMR)以及毛细管电泳(CE)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合成卡西酮类是一类具有与苯丙胺类毒品类似结构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服用后可产生与苯丙胺、可卡因等毒品类似的兴奋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合成卡西酮类的滥用现象日趋严峻,对社会治安与公共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着重探讨几种常见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归纳其在动物自主活动实验、药物依赖模型实验中的研究结果,总结其在动物体温调节、学习记忆与焦虑方面的相关实验结论,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滥用物质研究提供数据借鉴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高分辨质谱技术联合鉴定未知样品的方法.方法 未知样品采用红外专用取样器直接检测;甲醇溶解后采用GC-MS和组合型高分辨质谱检测,以MDMA为内标物.结果 未知样品获得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为1679(C=O键),1603,1502,1453,1423,1259,1121,1090,1035,930,887,838,768,742和717cm-1,质谱特征碎片峰(m/z)为58.1,91.0,120.9,149.0和207.0,测得的精确质量数[M+H]+为208.0966.经信息分析未知样品鉴定为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该物质属于新型化学合成卡西酮类精神活性物质,已经列入部分欧盟国家的管制药物目录.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赵璐  张红波 《政府法制》2013,(22):49-49
一、概述 甲卡西酮于1928年首次合成.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甲卡西酮列为Ⅰ类精神药品管理.研究表明,该物质能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甲卡西酮对使用者有较为明显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可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甲卡西酮可引起幻觉、鼻出血、鼻灼伤、恶心、呕吐和血液循环问题,出现皮疹、焦虑、偏执狂、痉挛和妄想.其他副作用还包括注意力差,短期记忆不足,心率增加,心跳异常,抑郁,出汗增加,瞳孔散大,无法正常张开嘴巴和磨牙.英国国家成瘾中心调查资料显示,在甲卡西酮使用者中,51%自述头疼,43%出现心悸,27%出现恶心,15%有寒冷或手指发绀症状.该物质能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苯丙胺类兴奋剂的β酮(bK)策划药相继在许多国家的毒品市场中出现,由于该类物质潜在的依赖性和已经导致的死亡事件,许多国家已经将其列为管制的物质。本文介绍了通过GC/MS和LC/MS方法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衍生物4-甲基甲卡西酮、bk-MDMA、bk-MBDB和bk-MDEA检测的相关研究结果,以说明其主要代谢途径。以期为临床医学、法庭毒理学以及禁毒机构监控该类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卡西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UPLC-DAD分析方法。分析柱:Agilent ZorbaxSB-Phenyl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三氟乙酸(pH 3.5)∶乙腈为85∶15,流速0.2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卡西酮在0.5~1 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日内与日间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标准偏差(RSD)均<1.06%,检出限为0.068μg/mL,平均回收率95.9%。结论本方法峰形好,分离度好,线性范围良好,回收率高,适用于刑事案件中卡西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毒品案件样本进行N-甲基-3,4-亚甲二氧基卡西酮(bk-MDMA)确证检验.方法 采用阴离子检测、颜色反应、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毒品案件中白色晶体样本进行剖析确证.结果 快速筛查结果提示样本为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的仲胺物质的盐酸盐,经GC/MS、NMR、FTIR检验,确证样本为bk-MDMA,系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maine,MDMA)的卡西酮类似物.结论 采用本文所用方法可以对毒品案件样本中N-甲基-3,4-亚甲二氧基卡西酮成分进行确证,该药具有滥用的可能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滥用药物体内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在体内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磺基转移酶、丁酰胆碱酯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和吗啡6-脱氢酶等代谢酶催化下,发生葡萄糖醛酸化、水解、氧化、磺酸化等多种反应,生成有活性或者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然后经尿液、胆汁或者其他途径排出体外。不同毒品的代谢途径不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吗啡类、苯丙胺类、氯胺酮、大麻类和可卡因等毒品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研究,综述了这些毒品体内代谢的代谢部位、代谢酶、代谢产物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家兔尿液中氯胺酮及代谢物去甲氯胺酮浓度与血药浓度的动态相关性。方法实验家兔分为氯胺酮灌胃组、静脉注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尿液和血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全扫描定性、气相色谱(GC)定量分析血液和尿液样品中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的浓度。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尿液中药物浓度和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氯胺酮灌胃组和静脉注射组给药后各时间点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在尿液和血液中的浓度相关系数范围在0.11~0.69之间。结论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在尿液和血液中的浓度相关性较差,尿液药物浓度并不能直接反映血药浓度,因此用尿液中氯胺酮浓度推断血药浓度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储存条件下地西泮及其Ⅰ、Ⅱ相代谢物分别在人空白尿液中的分解动力学规律。方法人空白尿液中分别添加地西泮或其5种代谢物后,储存于不同条件(4℃、-20℃、20℃、1%NaF 2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目标物在不同保存时间点的含量。通过SPSS软件分析时间和储存条件与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储存条件下尿液中地西泮、去甲西泮和奥沙西泮的含量比较稳定,而替马西泮、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以及去甲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随着时间逐渐降低;此外,不同条件添加去甲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组均于储存后第三天检出奥沙西泮,而其他添加组均未发现除添加物之外的其他目标物。结论 地西泮、去甲西泮和奥沙西泮比较稳定,而替马西泮、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去甲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较容易分解;去甲羟基西泮葡萄糖醛酸苷的分解产物是奥沙西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从一起死亡案中检出异丙嗪、异烟肼、扑尔敏等成分,并用检出的去甲异丙嗪、吩噻嗪论证了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超高效液相色谱-MS/MS法测定血中11种苯丙胺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全血中11种苯丙胺类毒品进行定量测定。方法全血样品经1%(v/v)甲酸-乙腈提取,采用Ostra磷脂过滤板净化处理,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100mm×2.1mm,1.7μm)色谱柱,以0.3%(v/v)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全血样本中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替苯丙胺、3,4-亚甲基二氧基乙基苯丙胺、N-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丁胺、副甲氧基甲基苯丙胺、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卡西酮、甲卡西酮,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11种苯丙胺类物质的检出限(S/N≥3)为0.01~0.4ng/m L,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75.8%~10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3.0%之间。结论本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中毒案件检验及吸毒人员排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联合鉴定未知样品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含内标盐酸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的甲醇溶液溶解后,采用GC-MS和高分辨质谱检测。混合样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用氘代甲醇溶液溶解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的结构解析。结果 GC-MS检测获得样品中主要组分的质谱特征碎片离子m/z为86.1(基峰)、71.2、121.1、149.0,高分辨质谱实测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为236.128 89,经数据分析再结合数据库比对在未知样品中检索出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二甲氨基-1-丁酮(Dibutylone),另外未知样品中还含有少量咖啡因。样品纯化后经~1H NMR鉴定,进一步确证为Dibutylone。此外,样品中主要组分的GC-MS保留时间和特征碎片离子与Dibutylone对照品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混合样品中Dibutylone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家兔唾液中氯胺酮及代谢物去甲氯胺酮浓度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家兔分为氯胺酮灌胃组(6只)、静脉注射组(6只)和对照组(6只),分别于染毒前、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唾液和血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全扫描定性、气相色谱(GC)定量分析样品中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的浓度。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唾液中药物浓度和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氯胺酮灌胃组和静脉注射组给药后各时间点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在唾液和血液中的浓度相关系数(r)范围为0.80-0.95。结论氯胺酮及去甲氯胺酮在唾液和血液中的浓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根据唾液药物浓度推断血药浓度可用于氯胺酮滥用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