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闻侵权抗辩事由是用以对抗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工具,它具有独特的构成机制和功能,不能为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所包容,具有独立性。新闻侵权抗辩事由主要表现为新闻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可靠来源和具有新闻价值,前者从新闻源上、后者从新闻质上阻却了新闻活动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规范结构理论在解释侵权法上抗辨事由的内涵时遭遇到了困难,而通过对构成要件的性质以及抗辩事由与法效果之间关系的重新论证,可以将抗辩事由定义为评价妨碍事实的抽象总结,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对抗辩事由的外延的确定,而且也有助于侵权法领域的证明责任之明晰。  相似文献   

3.
问:在专利侵权诉讼 中,作为被告一方可以或可能采用的认为自己不构成专利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答:在司法实践中,作为被告可以或可能采用的不构成专利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一般存在有以下情形:(1)滥用专利权的抗辩;(2)不侵权的抗辩;(3)不视为侵权的抗辩;(4)免赔事由的抗辩;(5)已有技术的抗辩;(6)合同抗辩;(7)诉讼时效抗辩。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产生原因及消解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归类 1、原、被告拥有同类型的权利归类 (1)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对抗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在提出的新方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侵权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为常见的行为之一,当侵权发生之后,责任的承担问题就成为了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落实到责任,才能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护。抗辩事由是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对抗,是侵权责任承担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完善了抗辩事由,才能使侵权的责任制度更加完备。本文从抗辩事由的概念、地位、类型和立法建议这几个方面对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问: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作为被告一方可以或可能采用的认为自己不构成专利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相似文献   

8.
记忆抗辩是客户名单商业秘密侵权案中被告常用的规则,但无论通过记忆或有形形式,未经许可披露、使用秘密信息则构成商业秘密侵权,记忆抗辩并不构成充足的免责事由.判断记忆抗辩效力,可从是否构成故意记忆,记忆是否构成一般知识、技术和经验以及雇员个人信誉三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9.
许多奇 《河北法学》2002,20(2):123-126
分析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执业赔偿责任的侵权责任性质和构成要件 ,即违法执业开具不实报告、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 ,特别对因果关系和过错中的过失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出具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在诉讼中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抗辩事由 ,而未与委托人构成共同侵权则能够成为事务所减轻责任的抗辩。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名誉侵权法是由英国普通法、加拿大各省制定的法律、法令和各种防御措施共同构成的法律领域 ,名誉侵权是加拿大侵权法对人格权利侵害的重点规范内容。但是 ,名誉侵权与言论自由两者之间的冲突 ,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加拿大名誉侵权法试图在名誉保护和言论自由两种利益之间进行适当的平衡 ,通过名誉侵权构成要件、被告抗辩及侵权救济的规定 ,寻求私权与公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名怡 《法律科学》2013,31(2):121-131
便权预防责任是《便权责任法》创立的一种新型侵权贲任.比较法经验表明,该责任的出现是当代便权法之最新发展趋势.该责任对传统侵权贲任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表现为:归责与归贲依据须重新界定,责任正当性基础遏然有别,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完全被颠覆等.回顾型的传统便权责任框架体系巴无法容纳前瞻型的侵权预防责任,故须扩容和革新,从而形成一种更具包容力的、适合未来发展的崭新侵权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妨害经营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侵权是现代侵权行为法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这类侵权行为主要发生在商业领域,妨害经营侵权行为是商业侵权中较典型的一种。本文主要围绕妨害经营侵权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及法律救济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分别属于侵权法与刑法中的两项不同制度。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个案的复杂性、个人主观认识的差异性以及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各自领域内理论学说的纷争,致使两者间的界限模糊。从价值取向、立法目的和法律责任方面探讨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施鸿鹏 《法学家》2022,(1):43-55
侵权法中的权利并不以社会典型公开性为必要,权利属性的界定取决于归属效能与排他功能。以此为判断标准,债权基于其不同的面向,在侵权法中具有双重属性:债权的归属具有权利的属性,其利益内容主要表现为处分及受领;债权的实现利益不属于债权的归属效能,也不具有排他功能,具有利益的属性。后者进一步体现为实现给付利益相关之债务人意志、责任财产、给付客体及债务人人身。无论是作为权利还是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制度、契约制度等法律部门固然能够对第三人侵害债权提供部分救济,但是从法理上及交易需求角度看均不排斥侵权法的救济;而且基于侵权法的救济与制裁功能,债权的侵权法保护有其必要性。从债权的侵权法保护的构成要件角度看,侵害债权归属即可征引违法性,其主观过错并不限于故意;对于债权给付利益的侵害,因债权并不拘束第三人,因此其违法性应以行为不法为判断基准,经由制定法对行为之特别禁令或违反公序良俗完成违法性之判断,而主观要件原则上仍然需要存在致损之故意。  相似文献   

15.
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分别属于侵权法与刑法中的两项不同的制度。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个案的复杂性、个人主观认识的差异性以及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各自领域内理论学说的纷争,导致两者间的界限模糊。应从立法目的、本质、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界分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16.
私法原则、规则的二元结构与法益的侵权法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飞鹏  李红 《现代法学》2002,24(2):55-58
私法是由原则与规则组成的。侵权法对法益的保护途径有如下两种 :1.通过规则实现法益保护即以保护权利之名保护法益 ;2 .通过原则实现法益保护即以一般的立法条文制裁故意违反公序良俗行为。我们应该分析两种途径的利弊 ,确定我国侵权法对法益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侵权法虽内容较为丰富,但制度规范及理论研究均较为落后。近代的法律家群体以丰富的学养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取西方近代侵权法学说与我国固有实践相结合,创建了我国完整的侵权法理论体系。中国近代侵权法研究之精细,于当代侵权法理论之完善仍不无裨益。近代法律家的理论创新的勇气,更值感佩。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offers arefutation of the corrective justiceinterpretation of tort law – the view that itis essentially a system of corrective justice. It introduc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secondary tort duties and claims that tort lawis best understood as the union of its primaryand secondary duties. It then advances twoindependent criticisms of the correctivejustice interpretation. The article firstargues that primary tort duties have nothingfundamentally to do with corrective justice andthat, if one understands what is meant by``primary tort duties,' one is compelledto regard this fact as a decisive objection tothe corrective justice interpretation. Second,it argues that, whatever relation thereis between secondary tort duties and correctivejustice, that relation also holds betweencorrective justice and secondary duties ofother legal branches. In sum, the concept ofcorrective justice is neither capable ofunifying tort law nor of demarcating it fromother legal branches.The article also offers a general alternativeinterpretation of tort law. Rather thanbeing essentially corrective, tort law isessentially protective. Under this picture, iftort law has a most important point, it is theprotection of legal subjects and valuablesocial interests from harm. This is theoverarching ambition that unifies primary andsecondary tort duties. It does not, however,demarcate tort law from other legal branches.  相似文献   

19.
欺诈的界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欺诈的研究视角,大多限于合同欺诈的角度,着眼于欺诈的构成及其法律后果,或者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分。但此种进路忽略了欺诈行为本身以及侵权法上的欺诈,忽视了侵权法在对欺诈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甚至将侵权法对欺诈行为的控制化为乌有。若从法律行为的效力控制、合同责任、侵权责任承担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判处等不同的法律调控方式及其作用空间角度考察,可以更加明确对不同层面的欺诈的法律调控,也可更有效保护表意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权法在两大法系中所采路径截然不同、风格各异,这一特点与具体规则模式和一般原则模式之间的现代法律理论的区别是相伴而生的。比较侵权法的焦点主要不是实体问题,而是侵权法的基本结构和模式问题。在侵权法的诸多具体制度上,两大法系远比普遍认为的那样更为相近,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