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腹腔注射甲卡西酮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筛选出可用于甲卡西酮吸毒法医学鉴定的入体生物标志物.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甲卡西酮组(腹腔注射甲卡西酮溶液3mg/kg)、中剂量甲卡西酮组(腹腔注射甲卡西酮溶液12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3min后收集大鼠眼眶血,应用超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司来吉兰及其代谢物在尿液中的含量变化,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手性分析区分甲基苯丙胺滥用与司来吉兰服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HIROBIOTICTM V2手性液相色谱柱对尿液样品进行手性分离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并对司来吉兰服药志愿者尿样、疑服用司来吉兰的涉毒人员尿样进行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的手性分析。结果服用5 mg司来吉兰后,尿液中司来吉兰的检出时限仅为7h。尿液中R(-)-甲基苯丙胺和R(-)-苯丙胺约在7h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0.86μg/m L和0.18μg/m L,并在80 h和168 h后无法检出。应用该方法成功分析了疑服用司来吉兰的涉毒人员尿液中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的来源。结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的手性分析以及司来吉兰代谢物检测可区分甲基苯丙胺滥用与司来吉兰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胺酮连续给药致小鼠产生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及其受体ErbB4 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氯胺酮小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大剂量(100 mg/kg)组和氯氮平治疗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7 d。氯氮平组在连续腹腔注射7d氯胺酮(1次/d,每次100mg/kg)后,再用氯氮平灌胃7d(1次/d,每次20mg/kg)。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中NRG1及ErbB4 mRNA的表达。结果注射7d氯胺酮后,大剂量组海马区NRG1及ErbB4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氯胺酮诱导小鼠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与海马区NRG1及ErbB4 mRNA的表达减少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方法GC/MS法测定家兔灌胃甲基苯丙胺后不同时间点血、尿中甲基苯丙胺和代谢物苯丙胺浓度,采用3P97程序进行房室模型拟合以及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Cm ax为1.457 mg/L±0.094 mg/L,Tm ax为1.557h±0.078h,t1/2 ka、t1/2α和t1/2β分别为0.384h±0.052h、1.614h±0.036h和3.007h±0.430h,CL为1.769 L/h/kg±0.114 L/h/kg。甲基苯丙胺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 t=2.767 e-0.746 t+1.454 e-0.234 t+4.119 e-1.746 t。结论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吸收、消除和代谢都较快。建立的甲基苯丙胺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可为甲基苯丙胺分析的合理取样、从血药浓度推断服毒时间以及甲基苯丙胺滥用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15纯系雄性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30mg/kg盐酸可卡因每天1次进行腹腔连续注射,空白组给予相同量盐水同法注射盐水;第30d处死小鼠,测量体重与脏器系数,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脾细胞、胸腺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PMφs)的增殖活性;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IL-1与IL-2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IFN-γ与TNF-α含量。结果实验组小鼠脾细胞、胸腺细胞与PMφs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与IFN-γ活性明显降低;PMφs培养上清中IL-1与TNF-α活性明显降低;体重、脾脏与胸腺系数也明显降低;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活体条件下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芬氟拉明 (Fenfluramine) ,又称氟苯丙胺 ,属食欲抑制类药物 ,是新型苯丙胺类药 ,治疗量有轻度中枢抑制及抗交感作用 ,无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 ,久用可导致成瘾和耐受。急性过量可引起苯丙胺中毒的中枢兴奋症状。本文作者报道2例年轻女性口服大量芬氟拉明导致急性中毒的死亡案例 ,旨在为这类药物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案例资料例 1 女 ,16岁。某日 19时左右买方便面 ,吃完后约 19时 4 0分胃痛 ,服了一盒利君沙 (2板 2 4片 )和一盒芬氟拉明 (5板 6 0片 )。因难受于 2 0时30分到医院急诊。查体 …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致小鼠产生类精神分裂症的行为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氯胺酮单次或连续给药后小鼠所产生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进行观察.以评价不同剂量氯胺酮造模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氯胺酮小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大剂量(100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7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单次注射氯胺酮后,大剂量组小鼠有明显的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P〈0.01);连续注射7d氯胺酮后,中剂量组小鼠出现了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P〈0.05),大剂量组小鼠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次或连续注射氯胺酮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且大剂量时症状更为显著.连续注射后症状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持续时间和剂量下氯胺酮慢性中毒对成年小鼠脑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氯胺酮按不同剂量(4、10、20、30mg/kg)每周2次于成年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氯胺酮滥用慢性中毒模型,氯胺酮连续注射1、2、4、8、12周后处死。采用透射电镜进行细胞凋亡的定性检测,以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定量检测凋亡细胞数,推断凋亡发生的时间,并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结果氯胺酮染毒1周后,在透射电镜下见到脑组织海马及纹状体区域有明显的神经元凋亡,并持续至8周后;染毒1周可见Caspase-3高表达,4周后呈持续低水平表达;染毒1周后可见TUNEL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周时仍处于高水平表达。结论氯胺酮尾静脉注射可致成年小鼠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
超高效液相色谱-MS/MS法测定血中11种苯丙胺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全血中11种苯丙胺类毒品进行定量测定。方法全血样品经1%(v/v)甲酸-乙腈提取,采用Ostra磷脂过滤板净化处理,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100mm×2.1mm,1.7μm)色谱柱,以0.3%(v/v)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全血样本中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替苯丙胺、3,4-亚甲基二氧基乙基苯丙胺、N-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丁胺、副甲氧基甲基苯丙胺、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卡西酮、甲卡西酮,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11种苯丙胺类物质的检出限(S/N≥3)为0.01~0.4ng/m L,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75.8%~10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3.0%之间。结论本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中毒案件检验及吸毒人员排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52-256
目的采用电场促进下的固相微萃取(EE-SPME)-GC/MS分析方法,对尿中苯丙胺(AM)、甲基苯丙胺(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和3,4-(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5种苯丙胺类兴奋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向萃取纤维附近引入阴极,促使样品溶液中的目标物阳离子向萃取纤维附近迁移,从而提高了PDMS涂层在温和条件下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萃取效率。对EE-SPME条件进行优化,以4-苯基丁胺(4-PBA)为内标,在气-质仪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1.2ng/mL,线性范围为1~200ng/mL,相关系数为0.990~0.997,三个加标水平(5、50、100ng/mL)下的回收率为86%~110%,精密度可达3.6%~8.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对环境绿色友好,并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Zhu JY  Chen LP  Li L  Zheng HB  Chen T 《法医学杂志》2007,23(6):428-430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系统,观察腹腔注射安非他明前后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的位置偏爱效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安非他明(5mg/kg)能使D3RKO小鼠产生明显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给药前、后以及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C57BL/6小鼠没有形成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后可以使小鼠对安非他明产生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提示多巴胺D3受体基因可能对安非他明依赖性形成具有抑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15纯系雄性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30mg/kg盐酸可卡因每天1次进行腹腔连续注射,空白组给予相同量盐水同法注射盐水;第30d处死小鼠,测量体重与脏器系数,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r)法检测脾细胞、胸腺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PMφs)的增殖活性;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IL-1与IL-2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IFN-γ/与TNF—α含量。结果实验组小鼠脾细胞、胸腺细胞与PMφs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与IFN-γ活性明显降低;PMφs培养上清中IL-1与TNF—α活性明显降低;体重、脾脏与胸腺系数也明显降低;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活体条件下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HS-SPME-GC/MS法检测尿液及毛发中苯丙胺类毒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GC/MS分析方法,对生物样品中苯丙胺(AM)、甲基苯丙胺(MAM)、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4种苯丙胺类毒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碱性和饱和盐处理状态下,采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纤维,于顶空瓶中进行生物样品AM、MAM、MDA、MDMA 4种毒品萃取,以2-甲基苯乙胺为内标,经气-质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HS-SPME条件优化,对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进行测定。结果 AM、MAM、MDA、MDMA 4种毒品尿液中的最低检出限为5ng/mL,毛发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5ng/mg。尿液中线性关系范围为0.05μg/mL~5μg/mL,r〉0.991,回收率为82%~108%,RSD为2.6%~6.1%(n=5);毛发中线性关系范围为5ng/mg~500ng/mg,r〉0.992,回收率为80%~113%,RSD(%)为1.4%~6.8%(n=5)。结论 HS-SPME-GC/MS各项定量参数符合分析要求。该方法简单、灵活、经济、快速、无溶剂,适用于生物检材中该类毒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醇对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方法 1利用AOT425tat Pgm程序测定雌性小鼠经口灌服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时的半数致死量;2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HPLC法测定染毒后15、30、60min时小鼠心血中地西泮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观察染毒早期乙醇对地西泮代谢的影响。结果 1联合染毒使地西泮LD50值明显降低,且下降幅度随乙醇剂量增加而加剧;2各联合染毒组染毒15、30、60min时地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较单独染毒时低;50、100mg/kg地西泮与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显著升高,但乙醇剂量影响不大;高剂量地西泮与低、中剂量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组时低。结论 1地西泮与乙醇确有毒性协同作用,联合中毒时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变化与乙醇剂量有关;2染毒早期,乙醇可使地西泮及奥沙西泮血药浓度降低,同时抑制去甲西泮的代谢,使其药浓度升高,在毒性协同效应发生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氧乐氰菊的毒理作用.方法复制小白鼠、家兔氧乐氰菊中毒模型,测定小白鼠经口LD50、腹腔注射致死剂量和死亡时间,观察家兔中毒表现及病理改变.结果小白鼠经口LD50为36.64mg/kg.腹腔注射致死量为10mg/kg,腹腔注射后出现中毒时间为1min,出现死亡时间为4.5min,家兔中毒后出现系列的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病理改变.结论研究结果对指导氧乐氰菊中毒的法医病理检验及毒物分析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以甲卡西酮17.25mg/kg和34.5mg/kg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内眦静脉采血,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用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DAS3.2.8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动力学方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甲卡西酮原体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在给予剂量间无明显差异,剂量可以明显导致消除半衰期的延长。低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515.971×e~(-0.024t)-10515.919×e~(-0.144t),高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2410.093×e~(-0.015t)-12409.465×e~(-0.169t)。甲卡西酮和卡西酮的检出时限为24h,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检出时限均为2h。甲卡西酮和卡西酮在血液中的浓度比随注射时间的变化不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影响,呈指数关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甲卡西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代谢物的检出时限及与吸毒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甲卡西酮吸毒鉴定的合理取样,原型和代谢物的检出,浓度关系推断吸毒时间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蒙药“那如—3号”是由制草乌、诃子、荜茇三味中药细粉混合的水泛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等。这三味药中草乌具有很大毒性,毒性成分主要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其中乌头碱小鼠LD50为1.8mg/kg(p.o.),0.308mg/kg(i.p.)[1],人的致死量仅为2.5mg[2]。偶见一些非法行医者将生草乌代替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中毒死亡小鼠的致死血浓度、靶器官组织、毒物蓄积库和死后毒物再分布的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建立中毒小鼠模型,动态观察急性中毒组、亚急性中毒组小鼠的主要中毒症状和临床死亡时间。观察中毒死后小鼠各器官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死后0、24、48、72h甲维盐体内分布及死后再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毒小鼠的致死血浓度和死后各时间点的血中甲维盐浓度。结果中毒小鼠均在灌胃后15~30 min内依次出现神经、呼吸系统症状。急性中毒组小鼠的临床死亡时间为(45.8±7.9)min,亚急性中毒组为(8.0±1.4)d。甲维盐的急性致死血浓度范围为447.164 0~524.463 5 mg/L。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各器官组织均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小鼠中毒死后72 h内,血、心、肝、脾、肺、肾及脑甲维盐浓度变化具有规律性(P0.05)。结论甲维盐中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心、肝、肾、肺、脑和接触部位(胃),其主要蓄积库为肾、肝,甲维盐在小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19.
鲤醇硫酸酯钠急性中毒的实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鲤醇硫酸酯钠(纯度99.2%),给小鼠腹腔注射,测得LD50为115.15mg/kg。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三个实验组分别以1.5LD50、1.0LD50和0.5LD50剂量腹腔注射染毒。结果表明,实验鼠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心肌细胞水变性,可见多发性肌溶灶;肝有单细胞性坏死。与草鱼胆汁中毒的病变基本相似。提示鲤醇硫酸酯钠是草鱼胆汁的主要毒性成分,主要损害肾,心肌,肝等脏器。  相似文献   

20.
毛发中甲基苯丙胺及代谢产物苯丙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毛发中甲基苯丙胺( MAMP)及代谢产物苯丙胺( AMP)的 GC/NPD、 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毛发用 0.1 mol/L HCl水解, 4-苯基丁胺( 4- PBA)为内标,液-液提取,三氟乙酸酐( TFA)衍生化。毛发用量为 10mg,检出限为 GC/NPD 0.5ng/mg, GC/MS 0.1ng/mg,回收率大于 78%。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染毒豚鼠毛发中 MAMP及其代谢产物 AMP浓度变化过程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