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党和政府“十一五”时期工作任务之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借鉴城市低保经验,建立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即“保大病”又保农民“基本医疗需要”的保障目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多渠道筹措养老基金的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整体合力。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广大农村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病有所医,从而实现我国新农村和谐、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署,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推进农村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民消费需求和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陆续展开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以农村养老、合作医疗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框架正在逐…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湖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康庄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教育、农民健康、社会保障等“七大工程”,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以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健康工程为抓手,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就业、养老保险、卫生医疗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形成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城乡统筹就业的…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是在2005年5月武汉市提出并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四项工作到家园为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拟从“社会和谐稳定”这一软环境的角度,研究农村家园建设中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推进人文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本课题报告力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两年多来的实践,回答在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如何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如何构建农民群众自治机制、如何建成农村家园生活共同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保体系,让农民和城镇职工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不仅是广大农民的期盼,而且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安全网,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2020年之前,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南安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较快,城乡差别较小,完全有条件在“十二五”期末,即提前5年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目标。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要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抓住了这两个重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邱勇 《时代主人》2006,(7):28-29
1、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地方立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我省也不例外,农村人口占70%左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生活: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不可能完善。只有尽快建立起能够体现公平原则、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改变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提高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稳定和农村的长治久安.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五”时期,吉林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钏度全部建立,这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吉林省基本建立。但从整体上看,社会保障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范围还比较窄。一些城镇困难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二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十分薄弱,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浙江省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是民政部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的工作,也是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但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难度大。浙江省的做法,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我们研究、推进这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治理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也符合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应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有效开展,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强化农村执政基础、丰富农民群众生活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日益突现,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要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健全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机制,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整治“空心村”,可以盘活土地存量,为推进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建设用地;可以促进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可以消除许多安全隐患,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传统的以家庭和土地为中心的农村保障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保障功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现要求。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非常困难,目前应当有选择地建立个别保障项目,如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其生活安全感。“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15.
李俊敏 《前进》2006,(1):25-26
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黎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兴工强县、争先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我们将社会保障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扩大了城镇居民低保覆盖面,完善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了申报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和南方一些地区频频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农业损失十分严重,甚至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重新陷入贫困.虽然各级政府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广泛的补偿和救济,但限于财力,不可能对所有损失都给予充分补偿.因此,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制度,解决严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的五个主要环节之一,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笔者根据《决定》对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联系民政工作的实际,重点谈谈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社会保障,就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体现社会公平,其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方式上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地球上每6个农业人口中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农村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团 《学习与实践》2006,(5):99-108
本文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定义为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保护或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中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村社会保障。它不同于工业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护的政策视角去推进农村发展。它既要改变农村发展的单纯经济政策导向,又要改变单纯社会救助政策导向,而要以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为主导,探索一条新路。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借鉴东亚农村发展模式:立法倡导综合性农协组织及其体系的建立和成长,以及就地多元化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前些年,义乌一些农村“看病难”和“养老难”、社会机构救助形不成合力、农民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义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建立完善社保体系的呼声和要求日益强烈。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义乌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同步推进,特别是高度重视社保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困有所救”覆盖城乡的立体型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稳定机制,是亟需从战略高度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