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因个人条件的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在学校时成绩优良,毕业时又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的学生,在找工作时自然要占不少优势,工作要好找得多。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英语没过四、六级的学生,在求职时明显处于劣势,工作往往不怎么好找。事实上,这类学生在高校中地方数不少。成绩不理想不等于一无是处。那么,他们应当怎样找工作呢?  相似文献   

2.
在每年毕业生求职时,都可以发现名牌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院校的学生找工作容易得多。在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更是对自己的“品牌劣势”忧心忡忡。那么,对于普通院校学生而言,怎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消除这种门户之见,改变求职中的劣势呢?“信息不对称”与名校情结用人单位为什么会有名校情结?事实上,大多数用人单位的招聘逻辑都应该是:因为某人胜任工作,所以招聘他;而不会是因为某人是名牌院校的,所以招聘他。只要是能胜任工作的,都是可以选择的。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院校毕业生做得相当不错。但为什么在实际招聘中…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3,(6):63
近日,有调查显示,超过两成受访大学生求职时动用过"关系"。而在山西太原,一个诈骗团伙4年来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骗得500个大学生近9000万元,原因也是迷信求职要"走后门托关系"。找关系求职成为集体"潜意识",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就业之难。的确,这个夏天,近700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却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测验方式,综合分析了不同类型(性别、专业、生源地等)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情况,测查了职业搜寻清晰度、求职行为等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并将就业困难和就业顺利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资格证书,今后还要不要考?10月末,2015届毕业生求职就业开始启动。往年这个时候,应届毕业生多在急急忙忙考证、预备岁末应聘高峰时怀揣着各种证照去找工作。今年,很多人却犹豫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到底要不要考呢?真是纠结。不知道会不会被取消,找工作的时候还有没有用?"听说要取消一部分资格证书,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周昊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有的同学甚至说,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任何证书了。如果是这样,我何必现在花钱花精力  相似文献   

6.
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忙于找工作的同时,你是否走人了择业误区?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求职经历,给求职大学生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切实的帮助,近日,某三家咨询公司联手进行了“我们如何找工作”专项调查,从目前汇总的数据情况看,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普遍不高,目标薪酬集中在1500元左右,超过八成求职者不再追求专业对口,但仍有近八成的求职者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海洋 《今日广西》2007,(24):62-62
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迅速崛起的网络求职、如火如荼的现场招聘会……越来越多的求职媒介,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找工作。客观上也为不法分子、无良企业以“假招聘”侵害求职者利益提供了空间。求职者找工作时更须多留些心眼提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9.
求职的误区     
《中国保安》2005,(10):42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他也就往那里挤,也不管对自己有利没利。有的毕业生看到别的同学找的单位好,自己就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或比他更好的单位,不然心理就不平衡。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而不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不讲理想奉献,缺乏创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干劲。有的甚至说,只要钱多,干什么都行。对自己极不负责任。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是独…  相似文献   

10.
眼下,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求职也越来越困难。个别用人单位抓住毕业生急需就业的心理,在试用期这一特殊阶段上耍花招,侵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此提醒求职大学生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在求职时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各方因素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求职心态都渐渐务实,找工作不再好高骛远,而是愿意脚踏实地从底层做起,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把就业目标投向二、三线城市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毕业生认为,一旦当你踏入某个领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来肯定难如登天,转行不是轻易说转就能转的,没有经验积累,谁要一"门外汉"?眼下正是毕业生求职旺季,对即将跨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不少人内心却异常"纠结"。某人才机构针对应届毕业生首次求职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就业还是择业、如何谈薪资待遇、去哪里及选择公司等问题,最让毕业生犯愁,人力专家因此提醒,不做校园"必剩客",应届毕业生求职要跨"四道坎"。  相似文献   

13.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头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求职误区。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下半年都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段,最近笔者也总是听到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朋友抱怨工作不好找,问及择业标准,几乎一律表示北京以外的工作地点不考虑,非大型企业也不考虑。  相似文献   

15.
2006届毕业生开始走出校门,踏上求职之路,据了解,今年我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20万,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竞争和挑战,同时也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和用人的过程中不够正规,甚至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陷井,只有善于发现和懂得如何应对这些陷阱,才能确保毕业生权益不受损害。为了维护毕业生的利益,职业顾问给广大毕业生打一计预防针。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宏观指导本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美国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专业和就业的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学生进入高校后 ,并不是在入校时就必须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是在二、三年级进行的。同时 ,学校对于转专业也没有限制。加州大学富乐敦分校大约有65 %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转专业。美国高校同样存在着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必要的求职技巧等困难。高校也同样肩负着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责任。近年来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9,(3):43-45
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是有这样的感叹:读书容易,找工作难。特别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面对岗位供大于求的现实,很多大学毕业生降低了自己的求职预期,部分应届毕业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还有的甚至打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在这个就业的寒冬里,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朱浩 《时事报告》2003,(2):73-75
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不少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无所适从,面对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不敢轻易踏入。因此,很有必要对毕业生进行如何跨入求职的第一步,了解熟悉求职应聘程序及其相关技巧的指导,让毕业生得心应手地做好求职工作。  相似文献   

19.
25岁的刘俊(化名)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年后,回京找工作,结果数次求职受挫后回到家乡湖北。此后谎称人民大学自考生才找到一份银行保安的工作。他跟父母和同学称自己的工作是银行内勤,以每月1150元的工资按时还助学贷款。(7月7日《新京报》)那么,名牌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自降学历的做法,是否该肯定呢?  相似文献   

20.
我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到毕业前夕,不时有大学生为求职择业找我咨询、求教,让我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每当此时,我总是把自己多年深思熟虑的求职的四句忠告,当作秘诀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第一句忠告:求职要靠实力,不要指望关系。时下,有些大学生求职往往喜欢走捷径、投机取巧,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寻找、疏通各种关系,托人情,找门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希望靠关系和职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由于把求职的愿望完全寄托在人情关系上,有的大学生在校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不安心读书,不注意练内功,忽视增强就业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