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必须坚持以警务室为载体 ,以社区服务和治本为导向 ,以主动预防、警民合作为原则 ,以社区民警驻社区、1 1 0进社区、治安联防保社区、刑警包社区、职能部门联社区为五大支撑点 ,以社区警力下沉化、警务活动社会化、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工作规范化、警务建设战略化为特征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构筑适应未来的三级警务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国外社区警务的特点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区警务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的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成果,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警务发展战略,要求广泛发动公众参与,重视与社会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的发生,社区警务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目前,社区警务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是当今世界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社区警务是一种以警民协作、重视预防为核心理念的新警务模式,其主要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警方通过与社区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尽早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可能影响治安环境的问题与隐患并加以解决,从而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安定。自媒体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出现的全新传播工具,其平民化、大众化、传播高效与人际传播的特征与社区警务重警民关系、重基层基础的特征相吻合,使其可以作为辅助社区警务工作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4.
英国睦邻警察服务是以遏制社区发案、建立积极合作的警民关系为要义的一种社区警务工作模式。我国社区警务与英国睦邻警察服务相比较,在理论依据、目标任务、情报信息、立足社区、群众参与、服务手段等方面存在共性,在历史背景、工作模式、服务理念、权力配置、保障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社区警务应以社区为导向、以情报为主导、强化警民互动合作、多维度挖掘社区资源、跃升警察服务质量、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力求取长补短、自我完善,通过加强和改进社区警务工作,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应立足社区以提供全方位的警务服务为先导,着力提高社区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规范社区民警执法理念、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作,共同治理社区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应以全方位的警务服务为先导,着力提高社区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转变社区民警执法理念,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作,共同治理社区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动态化、复杂化 ,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此 ,必须在密切警民关系、强化警民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 1 1 0进社区、进街区 ,利用 1 1 0的品牌效应 ,发挥 1 1 0在社区警务中的积极效应 ,把警力推向社区 ,贴近群众 ,打击和服务并重 ,可以有效地带动社区警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实施“1 1 0双进”,必须有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必须优化资源配置 ,健全责任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和运作保障机制 ,增强队伍素质 ,提高干警的认识水平 ,并且进一步改革、完善公安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新时期合作警务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群 《公安研究》2011,(5):17-2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誊务工作面临全新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引发的警务革命蓬勃兴起,以合作为核心的当代管理思想在警务工作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决定了合作警务是必须采取的应对策略.合作警务由共同利益、合作伙伴、"游戏规则"等要素构成,方法是借势、借力、借资源,目标是共享、共赢、共和谐.要重点加强警民合作、部门合作、区域合作、警种合作,...  相似文献   

9.
PAC分析理论与社区警察心理训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当代中国与西方的警务改革趋势,社区警务将是21世纪的警务发展战略,而在以密切警民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社区警务中,社区警察又是决定社区警务战略成败的主要因素。反思社区警察的心理训练模式,警察机关一直以来所采用的军事化训练模式所体现的权威主义对警民关系的构建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为此,应引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又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来指导社区警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0.
社区警务的提出是建立在反思传统警务方式的基础之上的 ,它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警务理念 :以社区民众为本的理念、创新的理念、服务的理念、整合的理念。目前 ,由于对社区警务理念的认识差异 ,在社区警务模式设计中存在着误区。为此 ,在社区警务改革过程中 :1.必须构筑新型的警民关系 ;2.推行警务私有化、混合警务 ;3.加强对社区治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 ;4.建立科学考评体系 ,提高社区警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推行社区警务必须正确认识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警务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是推进社区警务的前提 ;二是社区警务与我国现实的关系 ,推行社区警务战略是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社区警务与警务机制改革的关系 ,警务机制改革是社区警务得以正常推进的“发动机” ;四是社区警务与群众工作的关系 ,开展群众工作是成功推行社区警务的依托 ;五是社区警务与公安教育的关系 ,高素质的社区警察队伍是成功推行社区警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警察建设和警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的是为了克服当前警察建设和警务改革中盛行的各种主观主义、应激主义、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短期行为 ,实现警察建设和警务工作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健康持续的发展。实施警察建设和警务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该以不断提高警察素质为核心 ,以先进的警察文化为灵魂 ,以科学的警察管理和警务工作运作机制为载体 ,以完善的警察制度规范为保障 ,以科技强警为动力 ,以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公安机关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是上级领导机关对基层派出所的要求,也是社区民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随着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已经成为基层派出所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和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城市社区警务室发挥了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社区警务室使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派出所”建在了居民的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由以管理为重向以服务为主、由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同时,社区警务室在发展和建设中也存在诸如管理建设机制不完善、警务管理考核缺乏科学性、治安防控体系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既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又关系到社会综合治理的大局。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必须研究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路,抓住社区警务战略的“人本”、“协作”、“弹性”等关键措施,不断将社区警务工作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区警务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区警务”的英文全称是Community orientedPolicing ,中文直译为“社区导向警务” ;细加分析 ,可译为“共同 (开展 )治安工作”。对于社区警务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是“治安需求”论。我国的社区警务 ,在观念上要解决社会治安、警务工作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以谁为主的问题 ;在工作内容上要处理好公安 (治安 )业务与为民服务的关系 ;在任务部署上要解决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问题 ;在警力配置上要做到相对固定与机动调整相结合 ;在目标考核上要以“群众满意”为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警民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凝聚社区的向心力,从而解决社区中的治安问题。但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在实战部门,对警民互动的理论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警民互动的四个理论基础:社会契约论(Thesocialcontract)、变革管理理论(ManagingChange)、破窗理论(BrokenWindowTheory)和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loTheory)。  相似文献   

18.
"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案"的侦破在甘肃乃至全国警界都是一件大事件,遇害者家属终于可以得到些许慰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猖獗的犯罪嫌疑人也终将被推上审判台接受法律严惩。但站在治安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角度审视该案,其暴露出基层公安机关在人口管理、区域警务协作、基础信息化建设及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小觑。必须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基础信息化建设,深化区域警务协作,规范网络自组织行为,推进社区警务"两化"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社会治安防控效能。  相似文献   

19.
西方警务革命对世界警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无论是从国际警务改革的形势还是从公安部门的愿望来看,深化对公安工作的改革都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西方警务改革的历史及最新形势,结合我国的警务改革实践,从警务观念、警察职能、社区警务、考核机制以及警务培训等方面对我国警务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