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有人权是人权的"应然"存在,即指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权的"理想意图"和"观念力量"。应有人权对人权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批判和参照意义。从人权理论史来看,自然权利学说构建了第一个应有人权观的体系,而马克思则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人权观科学发展,当以马克思主义应有人权观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从个人人权意识的塑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张扬以及推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中着手。  相似文献   

2.
云翔 《人权》2005,(2):20-21
人权问题仍然是今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两会期间,我们采访了十数年来一直将人权理论作为自己研究领域并在人权立法方面作出独特贡献的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徐显明教授。谈起近年我国人权的进步,徐显明如数家珍般地把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概括为五大变化。一是人们人权观念的变化。他说,法治的真谛是人权,我们建立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权。当前已经形成了人权观念的高涨期,公民的人权意识普遍提高。人权意识的提高,会提升全社会的法治信心,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二是国家执政理念的变化。他指出,国家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阿依古丽 《前沿》2008,(7):81-84
本文借助人权理论,以国内外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为据。结合理论界关于人权的经典描述。从少数民族人权和一般人权的概念、性质、内容的不同,以及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政治基础、措施、范围、内容等方面。对少数民族人权和一般人权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了两者的内涵、联系和区别。这对提高少数民族人权意识,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人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黎尔平 《人权》2007,(1):46-47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与政府对人权高度重视相一致,人权教育是促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在人权教育方面已走在大学的前面,如湖南、广东等地对与人权密切相关的公安、司法和新闻等部门开展了人权知识教育活动。大学生是知识的接受和传承者,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权知识对整个国民人权意识的提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人权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天赋人权的冲击,但新文化运动后,自然权利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渐渐减弱,"人性"或"人的尊严"等成为人权的根据。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人权的理解经历了从消极权利向积极权利的转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还认为保障人权是国家权力正当性的基础,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儒家传统在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可以为中国文化吸纳现代人权思想提供有利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李秋学 《人权》2004,(6):44-46
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标志 着人权是我国立国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大学 人权教育问题必然要被凸现出来。对某工科重 点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人权价值取向与 认知水平、人权意识之间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 和问题,大学人权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适当开 设人权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禁止酷刑首先是一个人权问题 ,其次才是一个刑罚技术问题。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实施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其中既有公约本身的问题 ,更主要是人权意识在人类意识中的缺失。目前大赦国际在反酷刑运动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反酷刑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将宪法规定的人权原则具体化,使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有法可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及办案民警要在执法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权意识,切实转变执法观念,落实《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规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黎尔平 《人权》2005,(6):40-42
20世纪80年代,人权作为一门课程开始出现在欧美国家大学的课程表上,现代人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人权状况的改善和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开始与大学人权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众多欧美大学中, 美国哈佛大学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一、多部门多学科合作进行人权教学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校方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哈佛大学的人权教学和研究与该校的其他学科一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纵观哈佛大学的做法,多部门多学科相互合作是哈佛人权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国家法治的推进和人权意识的提高给妇女人权带来的深刻变化;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保障妇女人权的关系;探讨妇女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探讨我国妇女人权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面临的挑战和障碍;提出通过法律的改革和创新,以机制和制度促进我国妇女人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认识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其客观性,历史认识主观性是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尤其是认识主体的形上观念并不一定会消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是从事历史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客观的历史认识只有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人权是指人们在实际中享有的并为法律规范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人权保护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社会主义国家也讲人权保护。文章还阐述了刑事侦查与人权保护的关系、存在的错误倾向及刑事侦查保护人权的意义,进而对刑事侦查的立案、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与检查等各个不同侦查阶段保护人权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刘友田  宋绪猛 《前沿》2006,23(6):11-13
对于人权问题,邓小平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考察人权要坚持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多数人人权的根本保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人权,从四个不同侧面反映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邓小平对人权问题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权的和合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文 《人权》2003,(3):18-19
人权,顾名思义是指人的权利。从权利观到人权问题,在当前中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人权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作用。若人权得不到保障,不仅法治无法实现,德治也无法实行。21世纪中国法治和德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有人权的发展和完善作保证。 从历史的、变易的、发展的视野来考察,人权大体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涵:人的生存权和平等权、财产权、  相似文献   

15.
李四林 《理论月刊》2005,(10):52-5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人权公平问题是人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代内人权与代际人权的提出及分析揭示了代人权研究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事业的人士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近些年来,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人权问题上的挑战,我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理直气壮的应战。同时,也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开展了积极的人权对话,求同存异,为促进和维护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本文拟就人权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爽 《人权》2013,(4):21-24
人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构成要素之一。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修正案,将原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统纳于"人权原则"之下,明确宣示实现人权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共同追求的宪法目标,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宪法发展与人权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迄今,"人权入宪"已经跨越十个年头。十年间,执政党和政府为推进人权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的人权事业除了兼容国际标准以外,还具有什么样的自身特点?未来的人权建设又需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道主义和人权是适应和保护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具有克服"异化"现象,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人类全面进步的功能。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仍存在错误或过时的认识。因此,我们应从推进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完善出发,从保障人权及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立基于"人权条款"入宪的新态势,把中外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史列为重点项目,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的现实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公安教育》2003,(4):28-30
一、侦查程序与人权的关系人权的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总体上讲,是指人在社会、国家中的地位,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的总和,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及政治权利,也包括人身权利。侦查程序中的人权是指侦查中涉及侦查程序的每个人在侦查活动或侦查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享有的正当合法权利。在一个国家整个司法诉讼活动中,可以说刑事侦查程序与人权关系最为紧密,因为侦查程序中涉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剥夺,隐私权的侵入,财产的扣押等等。这些权利是人权的主要内容。而我国侦查程序与人权的关系尤其密切。原因有:…  相似文献   

20.
常健 《人权》2011,(1):7-8
在人权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的两个角度:一是对人权的价值内涵的研究,一是对人权实现方式的研究。这两个角度的区别虽然显而易见的,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往往出现混淆。目前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就是由这种混淆所产生。因此,有必要根据这一区分对现有的人权理论问题进行一番梳理,从而使人权理论研究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