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传承》2008,(6):88-89
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观,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其开办之初即遭受重重阻力和破坏,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权还远远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魏登云 《求索》2012,(3):243-245
晚清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历史上女子学校教育之嚆矢。它顺乎当时世界发展之大潮和中国社会转型之需,负载着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以时代的主旋律为依归,以教会女学为发轫,经历了从拓荒阶段——教会女学兴起和发展到初步发展阶段——国人自办女学,再到短暂蓬勃发展阶段——政府承办女学这样一个艰难历程。晚清女子学校教育的创办者们以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忍辱负重、曲尽其道,终于使女子学校教育从非法步入合法之途。其艰辛发展历程向人们昭示:新生事物的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作为开拓者们要心怀必胜信心,筚路蓝缕,勇往前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其民族差异与地域差异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地域经济发展的失衡,以及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为此,发展经济,对落后地区实行财政补助,因地制宜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教育等措施可以缩小差异,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4.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教育家成濑仁藏完成并出版《女子教育论》,掀起了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革新运动。不久,该书被中国学人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起步。该书的著译、流传,凸显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女子教育传播格局。但是,该书曾形成的中日女学交流起点的作用,竟然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被两国学界同时淡忘。文章尝试将历史考证方法和跨国视角相结合,在重新唤醒这段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重建面向未来的两国女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洁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7-50,64
伴随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和本国资本主义文化的衍生,上海女子教育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初步转化:教育权利下移,女子教育民主性色彩日渐浓厚;与社会需要逐渐吻合,女子教育实用性不断增强;现代知识体系基本形成,女子教育向科学性迈进;为女界广泛培养人才,女子教育开放性程度加深.上海女子教育的发展表明,中国女子教育在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近代出版家、教育家陆费逵对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有许多论述.他深刻地分析当时的女子地位、实力,认为教育是增进妇女实力、提高妇女地位的有力途径,提出女子教育的实施办法,促进了妇女解放,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的自我觉醒,对我们今天探究女子解放和教育仍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试图客观地总结其女子教育思想的进步和不足,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及女子教育问题,探寻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主.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发端于戊戌维新的近代中国女子解放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众多的报刊都对中国的女子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在其发行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它组织了三十多篇有关妇女解放问题的文章,从女子解放的主体是谁,女子解放与男子解放的关系,“女子解放”还是“女子神圣”以及女子解放与教育平等、经济独立、改造家庭组织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有些观点今天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体育传人中国之后,女子体育也在纷至沓来的内忧外患的各种冲击之下艰难起步.初创时期的女子体育怎样在不同的时空格局中展开,女性运动在国族命运、两性关系、公众舆论等层面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意涵是什么,运动与女性特质的关系怎样呈现,女性运动生活的日常模式为何,女子体育是否符合宣导的初衷等,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多维审视,不仅有助于加强近代女子体育演变迁播、表现形态、影响地位等研究的薄弱环节,也可以通过弥补以往学界对妇女"运动"史关注较少的不足,为近代妇女史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视野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台湾学者游鉴明的《超越性别身体: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从解答上述问题人手,以1895-1937年间女子体育运动最为发达的华东地区为例,依托于丰富的史料,将中国政府、学校、媒体、社会借助体育联手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及女性从中的反应作了深入的论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代中国女性运动的多姿多彩图景.  相似文献   

10.
对民国时期金陵女子大学"女性取向"的体育教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作为民国时期女子体育教育的典范,积极倡导"女性取向"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高规格的女子体育人才.金陵女大体育系的理论与实践,不仅促进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国家的振兴.  相似文献   

11.
范文明 《求索》2012,(1):245-247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经历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无论是戊戌维新人士,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曾对其进行深彻的思考。尤其是民初,女子教育更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焦点。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伴随着反复争议的声浪。《大公报》从女子教育立国观、女子教育道德观、女子教育留学观等方面,表明自己对这一社会潮流的看法和观点,显现出新闻媒体应有的立场和态度,为当时和未来都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图书推介     
《外国女子教育史》一书由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杜学元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书依时间线索,分国别介绍了各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不仅很好地揭示了外国女子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外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同时对发展我国女子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全书分为4编  相似文献   

13.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台湾女子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在论述台湾女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教育对妇女就业之影响.一、台湾女子教育的现状据台湾有关统计资料,1991学年度,6—21岁女子总在学率已达80.71%,按各级教育学龄人口看,国民教育(6—14岁)达97.98%;高级中等教育(15—17岁)76.71%,高等教育(18—21岁)21.85%.台湾女子教育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下述因素:(1)思想观念的开通.这与几十年来追求男女平等权利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先追求的就是废除缠足陋习,争取妇女受教育的权利.经过不懈的努力,社会风气渐开,妇女逐步争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台湾女子教育在台湾光复后,有了较快发展,相继创立多所女子学校.仅女子大专院校有:1953年成立的省立护理专科学校,1958年成立的私立铭传商业专科学校;1963年成立的私立静宜文理学院;1964年成立的台北市女子师范专科学校;1965年成立的私立台南家政专科学校;1966年成立的私立文藻女子外语专科学校、私立树德家政专科学校、私立美和护理专科学校;1967年成立的私立育德护理专科学校;1968年成立的私立弘光护理专科学校、私立妇婴护理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理论产生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只有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才会产生.在理论模式上,它与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二"理论模式密切相关.在思想内容上,它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渴望和平、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价值观上,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观集中到一点,就是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总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思想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21世纪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新理论形态,有其产生的宏阔历史背景、深刻理论基础、丰厚文化资源和坚实实践基础.它直面"两个大局"的历史环境,从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具有统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厘金制度产生于1853年,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恶税",对我国近代税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对"厘金制度"的生疏和不理解,本文主要从厘金制度的产生、特点、弊端、废除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我们对近代历史上"厘金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妇女与教育     
妇女与教育孙建北历史上,中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80%的成年人口系文盲或半文盲。同时,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下,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更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占全世界妇女四分之一的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历史性解放,宣告了中国妇女在政治...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美国多样化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之一的女子高校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女子高校对于培养女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女子高校的历史起源、发展阶段、教育特色等方面探讨了女子高校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红姣  周锦涛 《前沿》2008,(5):191-194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是中共在特殊的政治历史语境中创建的,基本适应了中共培养妇女干部的教育体制要求,为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女性干部,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逐渐增多的中外交往要求中国必须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学校教育成为世界历史知识推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末民初,中学世界历史课程开始设立,译自日本、欧美和国人的自编世界史著作成为世界史的教科书.此时期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和教科书明显受到了当时"华夏中心史观"、"欧洲中心论"、"进化史观"等社会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国人的世界历史观念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近代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