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叶旭勇 《小康》2006,(10):36-37
公务员的诚信与奖金、晋升该不该挂钩?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诚信对于公务员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前提,是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关键,可以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之一,但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09,(3):92-92
陈景云在《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它直接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进程,决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先导和表率作用,认真研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措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康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施政理念和施政行为上高度重视行政诚信状况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对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及其建设问题研究 ,应以“诚信”和“规则”为切入点 ,以优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指向 ,围绕如何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这个核心问题 ,着力探讨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提高行政能力、改善行政管理切实“取信于民”的方法和途径。为此 ,应明确提出创建“诚信行政”的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营造“规则行政”的理念。当前的研究应以地方行政诚信建设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影响的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问题为重点 ,并明确研究的难点 ,研究的“三个结合”、“两个突出”,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管曙光  朱鹏程 《群众》2007,(6):52-53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赋予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根本的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以依法行政、诚信为民为抓手,努力建设一个更具公信力的政府,带动和促进“诚信淮安”建设,为全市的科学发展创造了德政生态。  相似文献   

5.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璐 《传承》2010,(21):120-121
诚信问题历来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缺乏诚信,甚至是欺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府的行为,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社会要成为诚信的社会,政府首先必须要做守法诚信的典范。本文将对政府信用的社会意义以及当前的政府信用失范现象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并探求提高政府信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诚信问题历来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缺乏诚信,甚至是欺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府的行为,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社会要成为诚信的社会,政府首先必须要做守法诚信的典范.本文将对政府信用的社会意义以及当前的政府信用失范现象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并探求提高政府信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晓丹 《思想战线》2011,(Z1):298-299
从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诚信的破坏性,以及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三方面进行论述,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诚信机制建设应成为首要的现实课题。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官理好旧账是建设诚信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必要环节。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坏现象,就要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任后追责和新官考核双重机制予以刚性规约,同时要让官员在思想深处闹一场革命,让新官在思想上认识到理好"旧账"是政府必须兑现的"承诺"。  相似文献   

10.
诚信社会如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社会的建立至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必要条件,那就是建立以诚信为本的社会诚信体制,涵盖政府、制度、组织、社区和个人。其中,诚信政府的建设是核心。第二个是充分条件,即建立保证社会诚信体制灵活运转的社会诚信机制。诚信社会建设可以采用信任训练法等专业方法宣传普及,组织诚信行动和考核评比等。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4,20(3):37-40
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建设指标体系是当前我国廉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现实意义在于可促使廉政建设理论创新走向新高度、廉政建设机制创新转向开放型、廉政建设实践创新迈向新领域;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建设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群众至上等九条基本原则,其大体框架包含群众对反腐倡廉满意度指标等九个方面;必须着重解决如何确立科学评价标准、建立常效管理机制、自觉把握群众至上的评判标准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慈善组织的核心宗旨在于传播和实践慈爱与善行,在此过程中,诚信、信任、道德、责任、人道等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慈善事业要取得发展必须维护其社会公信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慈善组织公信力构成要件的分析,结合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和原因,研究如何从第三方评估的角度来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文章首先剖析了第三方评估在中国慈善组织领域的运作状况,继而从评估主体、评估过程和评估的外部环境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设计了第三方评估的流程图和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畅  周婷 《桂海论丛》2012,(6):77-80
社会质量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客、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社会质量理论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发展水平。社会质量水平是衡量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推动力。社会质量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管理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发挥导引的功能,二者在理论层面和价值层面上的契合是这一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追根溯源,从廉政制度建设入手,深入挖掘了当前我国政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别从廉政教育制度创新、行政制度创新、监督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孟卧杰 《桂海论丛》2010,26(3):89-93
"钓鱼执法"事件中,执法机关采取诱骗的方式使原本没有违法意图的当事人从事了违法活动,严重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致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可见,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政府行政权力如何有效运作,关系到政府良好形象的确立及其公信力的增强。以"钓鱼执法"事件为例,剖析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探寻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的对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的信息互动选择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事关政府存亡,是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政府绩效提升与公信度不一定呈正向演进趋势,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对于政务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传播造成的沟通变异是其重要根源之一。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公信力的GMP信息选择机理,并运用此机理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安廉政文化在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当前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许多方面不够完善,面临着观念上、认识上、制度上的困境。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应重视教育引导,营造氛围,完善制度,强化落实。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信力建设与司法体制、司法机关人员素质、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直接原因有:一是司法权力配置不当和司法信仰缺失;二是司法制度的缺陷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在司法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司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9.
胡青丹 《桂海论丛》2009,25(4):28-32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作用.因为党政机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导者: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党和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者、体制设计者、政策制定者、行动推动者及表率.因而,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黄乔松 《桂海论丛》2007,23(1):16-19
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否对乡村社会和广大农民的需求做出积极、负责任的回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提升乡镇政府回应能力就要改革压力型行政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把握好回应指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镇政府回应机制和注重对乡镇政府回应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