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历史统一杜建国李晶对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恩格斯曾作过精辟论述,他指出:“我们断定,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经济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  相似文献   

2.
田浩  李一宏 《求索》2008,(11):94-96
当代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存在两大困境:道德起源原则标准上的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道德行为评价依据上的效果论与动机论的对立。当代伦理学理论力求化解矛盾达成统一,于是有“集体主义”和“动机与效果统一论”。本文认为,这没有走出理论的困境,且在道德实践上有误导。正确的选择是在道德起源原则标准的问题上应坚持功利论而反对道义论;在道德评价依据的问题上应坚持道义论而反对功利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滑坡论”、“爬坡论”、“二律悖反论”、“失范论”等观点不胜枚举。本文试图透过互相交织的各种观点 ,梳理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路 ,做出自己的判断 ,进而指出深入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逻辑思路 :从分析“经济人”假设入手  理论界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判断主要有三种思路 :即认为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膨胀导致了“道德滑坡论” ;对市场经济抱有“浪漫主义”情结导致了“道德爬坡论” ;强调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变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理论上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也引起了人文学科的广泛关注。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滑坡论”和“爬坡论”两种观点。“爬坡论”者认为,当前的道德失控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些深层的道德进步因素,道德从本质和趋势上看正在“爬坡”。“滑坡论”者根据社会上一些风气堕落、贪污腐败盛行、黑暗势力上升、犯罪现象增多等情况,较多地看到了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失落,认为道德正在“滑坡”,甚至认为正在走向“道德崩溃…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反道德现象。它们是如何出现的?产生的原因何在?对社会进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要标准的社会进步必然引起道德的退步?对此,理论界试图做出理性的深层分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讨论就是由此引发的。 讨论中流行着一种“代价论”(或曰“二律背反论”)的观点,即认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要以道德上的退步为代价,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其重要立论根据之一乃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如一位持此观点的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说:“如果从整体上把握马、恩关于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想,毋宁说这里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矛盾:一方面,既然道德仅仅是社会生存条件的结果,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进  相似文献   

6.
郝云 《理论月刊》2000,(12):33-34,41
道德教育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道德状况以及个体道德需求状况提出的,它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要把“要做什么”的要求与“不应做什么”的要求结合起来,把规范教育与德性教育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人”、“塑造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问题,即是其中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当前人们对我国道德状况的完全不同的评论,更把这个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状况,人们聚讼纷法,但其中以“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最具代表性。“滑坡论”认为,实行市…  相似文献   

8.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理论界迄今未取得共识。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与道德的退步相伴随的,即经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持此观点的人大多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论述作为佐证,把人类文明看成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与此针锋相对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和道德在大的趋势上是同步发展的、统一的,不存在“二律背反”。持此观点的人应用唯物史观的原理,从道德对经济的适应性,道德的阶级性等方面反驳“二律背反”论。尽管“同步发展”论者刻意维护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袁玲红 《前沿》2008,(9):143-146
生态现代化产生于对“生存危机论”的反拔。它从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经济主义、技术学路径来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它悬置价值理性,是一种浅层生态学,缺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考量。克服生态现代化的弊端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解释,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0.
经济伦理是指导、规范、评价经济行为和调节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标准体系。它“时常象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①,对个体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强大的制导作用。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心智水平不一的思想主体或学术派别,其经济伦理观是不同的,本文旨在论析宋代程朱理学的经济伦理思想。博大精深、经纬万端的程朱理学,其思想精髓是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它以人的生存问题为终极关怀,通过寻求人类的伦理自觉、确立人类道德的主体性,来揭示人的意义和价值、解决人类安身立命的问题。历代学者囿于程朱理学的“天理…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人的提升与困厄陈创生市场经济的滥觞与发展,必定对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学术界有“滑坡论”与“上坡论”之分:前者认为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社会种种倒错现象使人产生了道德疏离感,从而使社会道德教育和劝诫效能直线下降,人的素质滑...  相似文献   

12.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我们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视角透视权力腐败的根源,一是权力持有者个体道德已经变异,出现了人性蜕变,有了权力腐败的动机;二是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多元化,已经具备了容忍权力腐败存在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论萃     
“诚信”理念:法律与道德的基础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道德要求这一角度思考,我们必须强调的道德准则关键在于“诚信”。就目前我国经济交往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看,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缺乏“诚信”的道德基础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在政治领域,贪污腐败的泛滥成灾极为严重地危及了国家的“政治信用”;在经济领域,假冒伪劣的肆意横行同样严重地危及了厂商的“经济信用”。据此,把“诚信”置于“法律与道德”关联的语境予以考量,进行重构,意义不可小视。否则的话,不仅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无由发展,而且日趋复杂精密的交易工具也无法健…  相似文献   

14.
本书继续并修正了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正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它的哲学阐释。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假定在“秩序良好的社会”里,存在着相对稳定和同质的基本道德信念。然而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互不相容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多元共存,  相似文献   

15.
《创造》1995,(1)
“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论”有害《长江日报》8月30日发表中国社科院左大培、杨帆合写的文章,题为《“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论”有害》,文章说,我国理论界有人指出“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方针,以图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下争取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实际是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16.
《桂海论丛》2013,(1):2+133-F0002
孙春晨,男,江苏省扬中市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道德与文明》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伦理学理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人生幸福论》等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面向生活世界的伦理人类学》、《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穷人经济伦理问题》、《经济伦理学:从构建体系走向问题意识》、《“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等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伦理新视点》(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人生幸福论》(合著)获国家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获“中国伦理学会首届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快乐论和完全论对何为“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综合两派观点,可以把幸福定义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快乐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把幸福与快乐等同起来,会导致异化的警察幸福观,它通常表现为“肉欲幸福”、“金钱幸福”、“权力幸福”,这些方面往往交织在一起.道德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幸福不必以道德为客体,幸福不是道德的必然结果,幸福必须以道德为基础.要实现警察幸福观的回归,需要处理好法与德、情与理、高标与底线的关系,需要做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相似文献   

18.
玉苗  慈勤英 《桂海论丛》2012,(6):99-103
道德与慈善事业互相关联,道德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慈善事业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但纯粹无私利他并不是慈善唯一的标准,慈善超越了道德范畴而具有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意义。为适应现代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慈善观,从注重公益行为的义务论转向义务论与目的论相结合,注重公益的多元价值,由片面利他向互惠共利模式发展,形成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敏 《思想战线》2007,33(6):121-122
孟子在以“仁”、“义”为背景的德性论体系中,通过对人伦秩序的追求,反思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论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伦理价值,是我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对经济生活进行伦理辩护,是在道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功利行为的道德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孟子的“恒产”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以及薄税以富民的经济政策3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经济伦理的实践品格。(一)“恒产”论。在孟子的社会经济伦理中,最能体现其实践品格的当推“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和孟子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古斯 《前沿》2008,(3):48-50
学校并不是与文化无涉,它是根植于文化之中。那么何谓学校文化,对于我国来说,它是既新又旧的概念,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存在着“总和说”、“同心圆说”、“精神文化说”、“群体意识说”、“力量统一说”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观念;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是属于学校性质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弱势文化占主导,裙带关系现象严重,过于重情,学校文化与学校制度两张皮等不良影响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无用论、夸大论、领导论、政工论、标签论、速成论、难办论、典雅论、模仿论、娱乐论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