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功为  杨曼萍 《求索》2011,(2):42-43,74
根据产业集群产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分析,可以将产业集群划分为资源依托型、政府推动型、龙头企业牵动型等三种。通过对湖南食品产业生命周期划分模型的实证分析得知,湖南食品产业发展从2008年进入成长期,由此,可以判定湖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应该选择"龙头企业牵动型"模式类型,并着重分析选择该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外部条件及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开发区为依托的大车都板块是武汉汽车工业的主要载体,在企业数量、投资规模、产品种类等方面,具备了建设中国车都的坚实基础。基于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六方面对大车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资源型省份,必须紧紧依托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社会发展机制,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转型,使资源型城市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论东北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长白学刊》2006,(6):72-75
我国东北产业集群形成较早,以资源型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东北区域环境尤其是区域制度环境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使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迅速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中,东北地区应该从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入手,积极培育制度环境,促进东北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重大国家政策出发,简要分析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重点探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份额交易模式,设计份额交易实施路径图,分析份额交易的本质属性、经济贡献、产品缺陷。创新提出项目份额交易用于项目融资,设计代办股份转让的OTC市场用于股权融资,论证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金融支持路径及其机制。本着集聚生产体系的产业经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学者的历史自觉,提出并论证"以份额交易为引擎构建新型产业共生园区"是必要的、可行的、有现实意义的。为此,提出"产业融合型"标的物,创造性地设计其"属性强度域值"函数,弥补份额交易的产品缺陷。以园区管理、金融支持、产业价值观、核心资源、产业协调机制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探讨"文化创意-金融-文化旅游"型共生园区的形成路径,构建其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王鹏翔 《理论月刊》2012,(2):128-130
在系统总结区域产业选择的资源依赖、转移承接、政策主导和模仿发展四种传统模式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本质特征与要求,确立区域"两型"产业选择的战略产业优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改善、竞争优势显现四大原则,提出推动"两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牵引、产业链延伸增长和产业集群互补推动三大模式。  相似文献   

7.
伍博超  朱方明 《求索》2011,(4):46-47,50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集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两型"产业集群建设面临问题分析,论琢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系统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8.
段湘姬  ;蒋远胜 《求索》2008,(5):27-28
本文从阐述产业集群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述了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支持、政策引导、规范市场三个大的方面。具体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该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政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干预深度、广度和手段的差异,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提出了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受地区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潜力、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集聚经济状况、人力资源质量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2007年台商投资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表明:除效率工资和税负水平外,其余区位因素对于台商投资有正向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因素影响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台商亦有不同的区位决策过程;在经济转型时期,大陆各省区的集聚经济与市场发育程度最受台商关注,市场规模和潜力的影响作用尚未有足够体现,而劳动力因素对于台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雷多荣 《桂海论丛》2007,23(6):43-45
随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广西的发展面临着融入泛珠三角、泛北部湾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经济圈等多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把地处中越边境的大新县推到了我国对东盟各国开放的前沿。文章立足于大新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大新如何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到多区域经济合作中,不断开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都市群网络化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使都市群治理问题成为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潮流中的焦点问题。实践证明,政府主导的集权化都市群治理模式过于强化政府的权力本位主义,无法保障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市场化主导的分权化都市群治理模式容易导致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未能弥补政府集权化治理中的缺陷。本文认为,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化治理模式不仅对政府和市场为主导的都市群治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和反思,还为治理中国都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体制问题、城市政府之间关系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因此,构建网络化治理模式本身也是当代中国都市群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都市群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鲁继通 《桂海论丛》2012,28(2):76-81
借鉴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剖析北部湾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特征;通过构建城市流作用强度模型,分析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最后探讨了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该文运用点密度渲染、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中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孵化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所考察样本及其时空阶段内,中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布密度基本呈现由东部沿海往西部内陆递减的特征,同时呈现孵化器数量空间集聚态势;第二,各个影响因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的影响力度不同,且在中国的东、中、西和全国四个层面各因素的影响力度也存在差异;第三,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后呈现双线性加强态势。创新水平、政府政策、基础设施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率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为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率,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协同和搭配。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资源的开发受影响政治资源总量的多种因素制约。而这一时期,政治资源严重流失的现状,使其充分开发显得尤为紧迫。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资源的充分开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对中国政治资源利用经验的总结分析,二是对国外政治资源利用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正惠 《思想战线》2003,29(2):30-32
对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区域开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项:一项是资源禀赋和自然区位,另一项是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这两项因素如果置于平面坐标图中,可以得出四种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两项约束条件和四种理论模式为区域开发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四种模式实际上也是对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五"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在这种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既暴露出很多的不适应性,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而,要通过政府统筹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犯罪压力下的警力资源不足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警力资源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造成中国警力资源不足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犯罪压力太大,而不是警民比例"太低",警民比例"低"是受认识和计算方法的影响所至,仅用警民人数比例生搬硬套来说明警力不足既不全面也不科学,存在很多理论上的误区和漏洞.除犯罪压力影响外,经费保障不足和资源结构配置不够合理造成警力资源失衡、警察体制机制问题、警察工作倦怠以及警察大量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加剧了警力资源的不足.针对警力资源不足,可采取的相应对策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将工作落到实处,注重在科技强警上下功夫,给警力松绑,增加经费的投入,从制度上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环境,从优待警,留住警察人才,以及关心警察、注重解决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