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苏哈托时期见证了印尼华人的族群意识与文化复兴,其中华人历史纪念馆的兴建成为华人族群文化意识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本文在对印尼华人纪念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历史博物馆兴建的动因、机制与意义。印尼华人博物馆的兴建,不仅体现了华人对族群历史文化的追溯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华人与当地的融合与政治认同的变迁。更值得指出的是,华人历史博物馆通过华人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历史的展示重新塑造了华人的集体与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
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族群划分以族群认同为基础 ,族群认同又以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语言、宗教信仰及习俗文化等因素为基础 ;族群边界的扩延与缩小 ,取决于族群文化张力大小所导致的族群关系的变动。换言之 ,族群、社会与文化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动态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个地域乃至国家的民族及其文化认同感取决于公众所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而历史景观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亦扮演着文化象征的重要角色。在历史景观身上,深刻体现着民众对其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记忆。本文以湖北黄州东坡赤壁为例,依托发生于此的史实与传说,试图探析蕴涵于历史景观之中的民众的公共记忆在诸如文字、仪式等传承媒介中代代相继的原因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的苗族民歌成为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苗族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不同地区迁徙,并最终形成了苗族的分散居住格局,但是大多数地区的苗族民歌中依然保留着一定的族群记忆。广西苗族民歌不仅保留了苗族民歌的基本特征,也在内容、价值观、主题等方面延续了族性的阐释,形成了特有的族群记忆书写。这些族群记忆的存在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也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成为苗族人和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广西苗族民歌的传承过程中还需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书写族性,延续族群记忆,以苗族民歌中的族群记忆保留促成苗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周建新 《思想战线》2007,33(3):17-2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客家人的族群意象一直停留在静态的文化特质描述之上,而从人类学过程论和过程分析的角度,可得出客家人“在路上”的族群意象。其概指客家族群在历史长河中迁徙、抗争、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客家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一并纳入研究视野,涵括客家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文化特质以及族群性格和精神特征。“在路上”的客家意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是一种状态,是受历史框架、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形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6.
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建构,如以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可通过物化表现、身体实践、政府力量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特性解析。文化遗产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记忆,文字、图像、建筑等媒介,体现了文化记忆的成型性,具有存储、唤醒、回忆的功能;技艺、仪式、组织活动等身体实践体现了文化记忆的能动性,具有沟通、重构、认同的功能;体制机制、政策规划、鼓励培育等体现了文化记忆的约束性,具有规范、引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敏 《传承》2012,(8):74-75
文化的仪式承载着历史,衔接着现代,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石。文化仪式的保留和创新实现了我们对文化生态价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仪式保留和创新的重点,其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灵感,可以唤醒人们思想情感中的活跃因素,找到对生活生产创造的源动力,激发人民群众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薛灿 《八桂侨刊》2016,(4):11-18
新马华人在华文报纸上刊登"讣告"已成为当地华人约定俗成的丧葬习俗,这些"讣告"早已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报丧文书不同,它在新马当地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继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丧葬文化现象,"讣告"内容也为研究新马华人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一种特殊文本。《南洋商报》(1951—1976)报刊讣告文本数据反映了该时期新马华人宗教信仰形态是多元化的,不同宗教信仰形态对讣告内容处理的差别亦能从中折射出其对新马华人丧葬习俗在仪式内涵等方面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国荣 《前进》2008,(6):29-30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连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座城市多元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记忆”和外显的文化标志,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本”。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韵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今天,一个城市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愈丰富完整,也就愈能凸现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愈能彰显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主义,是由于民族多样性与族群多样性的存在,造成的文化多样性这一现象。在处理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多元文化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处理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矛盾、冲突的有效模式,对当代世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炸龙是贵州省德江地区的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活动,传统炸龙活动包括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而炸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炸龙"明显带有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和表演性功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江土家族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炸龙活动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丧失。在当代,炸龙作为体育活动的功能日渐显现,民族体育成为了德江土家族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借助于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炸龙活动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更促使了民族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3.
近年,台湾的认同问题越发引起关注。面对父辈的衰弱与消亡,外省第二代作家张大春、骆以军、陈玉慧等纷纷介入家族小说的创作,企图以文字为"我族"保存记忆与建构认同。他们有着相似的关怀与焦虑,但外省族群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本文旨在厘清外省第二代作家近期小说中的家国想象与族群建构,同时论述空间地景与文化记忆所彰显的多音交叠的差异性认同取向。  相似文献   

14.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彝走廊既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又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藏彝走廊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遗产廊道是一种区域性的线性文化景观。本文运用遗产廊道的理念,对藏彝走廊的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力图通过对遗产廊道的构建,实现藏彝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  相似文献   

15.
族群研究的重点是族群边界问题,族群边界的作用在于组织、沟通、结构和规范人们之间的互动。族群认同在于自识和他识,只要人们在互动中保持族群认同,就会确立其成员的标准和标志其族群边界的方式,因此,族群边界是由族群认同生成和维持的。族群是具有文化差异的社会组织,而不是文化承载和区分的单位,共享文化是长期社会进程的结果。多族群的相互依赖取决于族群间的互补性,其文化不同是族群间长期差别造成的结果。族群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究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保持,而不是研究个别族群的内部构成和历史。  相似文献   

16.
刘夏蓓 《思想战线》2005,31(5):66-71
四川安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混居区,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各民族逐渐将异文化因子转化为本民族稳定的心理因素,并通过语言等中介,使各民族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得以相互吸收,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价值观念、信念理想,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薪尽火传、兴灭继绝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西南少数民族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体育项目历史久远,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勤劳质朴、顽强拼搏、热爱和平、尚武爱国的民族精神。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具有健身、教育、娱乐、交往、凝聚、道德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仍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台湾客家小说提供的生活图景,客家女性那种“大地之母”和“女中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们那种坚忍打拼和“痴情重义”的性格生动呈现,并占据客家族群形象的独特地位。在上述形象塑造和性格表征的背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对家国政治的精神认同,对婚姻爱情的价值认同,成为她们性格深层最稳定的族群文化积淀。对客家女性形象的寻找利发现,有助于我们走进客家文化的历史语境,来认知族群人物性格的生成和建构。  相似文献   

19.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