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网路政治参与,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已经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进程。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政治,表达诉求,以此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网络政治参与既不同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又与其交织。它建构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2.
袁明旭 《思想战线》2016,6(4):64-70
政治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持续性政治稳定的手段。学者们多维度地研究了亨廷顿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思想,但对其政治改革思想却关注甚少。亨廷顿全面考察了世界各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政治改革的观点。 亨廷顿认为,政治改革必须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以政治秩序作为改革前提,通过强化政治权威和政党组织建设,确保政治改革的有序推进,加强政治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制度吸纳力, 有效融汇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 策略性地获取和扩大改革的支持力量,平衡政治关系,持续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亨廷顿的政治改革思想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政治改革观, 其政治改革理论对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既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直起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与现代化一直存在紧张关系。本文对政治参与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与现代化的紧张关系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凡 《人民论坛》2010,(2):27-29
预算本质是政治性的。公共预算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公开和参与,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政治过程,并建立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系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这会有力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来仍需在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加强人大审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加快县市和中西部地区预算改革步伐上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赵臻 《湖湘论坛》2008,21(2):93-95
政治参与既是现代化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直起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与现代化一直存在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有时甚至会阻碍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政治热情"到"政治参与"的政治话语转变与政治参与形态的提升,以及由动员型政治参与到自动型与消极型政治参与并存的转变。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促进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发展,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在推进治理方式变革和协商民主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政治参与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基于村民自治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水  谭琪 《理论月刊》2010,(3):169-171
当代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有了制度化的平台。村民自治也为各种乡村力量利益间的博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合法性入口。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社会分化的不断加剧,尤其是农民利益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凸显出来,农民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分析制约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因素,研究完善村民自治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的对策,从而探寻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以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靳力 《求索》2012,(4):69-71
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是政治参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亨廷顿和纳尔逊"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阶段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往往是政治精英获取权力和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政治参与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阶段政治精英会选择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但不管哪种参与模式,都会出现难以避免的目标冲突,使其陷入困境。蒲岛郁夫以战后日本为例,对亨廷顿和纳尔逊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超越"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阶段论"的不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法,它是指公民介入政治过程的实际行为,包括选举、集会、参加社团组织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具有特定涵义的类型。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机制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政治文化状况、宗教信仰、信息获取等。政治参与对政治过程存在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荣珍 《传承》2014,(1):63-65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涉及政治民主化的主体、程度和效果问题,而且涉及公民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承担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2.
陈朋 《学习与实践》2006,(9):97-101
调查表明,中国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在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有不同的表征。乡村政治参与关联于乡村政治文化,乡村政治文化的迥异源于乡村社会的精英政治化和政治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政治支持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它的获得和维持是政治系统存续的基础。特别是对于转型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如何顺利排解对系统的负输入,获得对系统发展的支持是转型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政治支持的不同类型及其行为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转型期政治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支持资源的开发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健全的政治人格和对政治系统的情感支持,需要提升行政效能来获取特定支持,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与转型社会相适应的、散布性政治支持与特定政治支持共同提高的多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青年农民工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则是其顺利融入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当前,青年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在水平上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严重制约,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影响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保证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矛盾的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政治信任是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一国普通民众对该国政治系统的一种隐性支持,这种隐性支持建立在将公共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期待之上。政治信任具有历史延续性、层级延展性、流向的垂直性和变迁的非对称性等特点。政治信任是一国政治发展的心理基础,其在该国政治发展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信任奠定了政治稳定的基础;二是政治信任扩大了政治改革的空间;三是政治信任深化了政治合作的前提;四是政治信任增强了政治参与的动力;五是政治信任节省了政策运行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控制和消解政治冲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时下,我国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三驾并驱的态势,特点是:政治认知的主导性与杂糅性、博弈性与互动性并存;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总体协调与局部不协调、总体均衡与局部不均衡并存。为此,从政治冲突治理的视角看,政治文化的创新性建设和转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政治立场,"革命观念"到"执政观念";政治思路,"国家观念"到"社会观念";政治观念,"人民观念"到"公民观念";政治意识,"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政治评价,"非理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有效的政治参与离不开政治体系的稳定,而政治体系的稳定也必须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作为其合法性基础.但是,政治参与并非一定能带来政治的稳定,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统一,不仅有赖于政治系统的开放性,也有赖于政治参与的法制化.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可以规范权力运行,整合公众意志,减缓参与冲击,实现社会公正,这些都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在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同时,为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实现社会稳定,又必须用法治原则塑造和规范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政治亚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之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今天步履维艰,其中政治文化动力不足是其关键原因之一。当前中国政治文化显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其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两种政治亚文化。这两种政治亚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妨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恰当确立,干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常进程,破坏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环境的稳定。为此,我们应采取合适的途径培育适宜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20.
宪政是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人权为终极目标的政治过程与政治状态。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途径与方式介入政治过程从而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宪政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最终促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