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宅基地对于保障农民住房及基础生存条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存的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等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故宅基地退出对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宅基地法律制度不完善、宅基地监管机制缺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原因,致使宅基地退出面临着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风险。应从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全面规制宅基地退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政府引导农民规范有序退出农村宅基地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更是政府民本价值的体现。实践中,农村宅基地退出中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农民配套权益保障不力。强化农村宅基地退出政府责任,不仅应建构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法律制度体系,而且要保障退出农村宅基地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不仅应加强退出农村宅基地农民社会保障,而且应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府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在实践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效益同农民利益的"二重分割",其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法律及制度配套滞后以及"替代性"保障的缺乏,构成了农民权益损害的"三元态势"。保护农民权益是一种责任,创新性引入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团、良性市场等理论;成立农民利益代表机构、加强立法及制度配套、探索替代性保障以及长期收益分配机制等,才能寻求农村宅基地退出完善的机制化弥合。  相似文献   

4.
朱识义 《求索》2010,(1):146-147,176
法律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应当完全相同。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与欠发达地区土地使用权流转实践需要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应该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消灭和流转等多个环节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房绍坤  袁晓燕 《探索与争鸣》2023,(4):112-124+179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应首先明确进城落户农民是具有主体指向性、阶段过渡性、现实长存性、时代性的特殊农民群体,其土地权益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相关权益。当下,应详细梳理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困境的利益主体多元、侵害行为隐蔽等表因,解答农村产权个体归属、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权益属性抉择等深层疑问。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的策略,应以平等与自愿为价值导向,通过涉农改革进一步彰显土地权益之财产性,构建法治化与渐进市场化的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并依据其成员身份保留这一群体在农村的后路,使进城落户农民各取所需、进退皆宜。  相似文献   

6.
中山市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试点工作,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新型社区居住,探索非城市规划区农村土地资产资本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杨春燕 《传承》2008,(18):132-13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农民退出意愿不强;对宅基地"三权分置"和赋权扩权缺乏法律依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施主要靠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推动,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补偿资金筹措困难;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与财产功能难以兼顾;节约土地资源与便于农民生产的矛盾难以协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寻求破解之道。文章提出应通过合理确定宅基地的退出补偿标准,调控结余指标流向;完善法制,建立城乡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为宅基地赋权扩权提供法律保障;合理制订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收费标准,形成宅基地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交易市场;强化村集体实力,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促使宅基地的保障功能和财产功能有机协调等措施,化解上述难点,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飞地式合作是指发达地区输出技术和项目,欠发达地区提供土地进行开发;或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把引进的项目安排在经济发达地区来运作的合作模式。它以地方政府经济事务管辖权的让渡为特征,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可采取的合作模式有"外飞地式合作"和"内飞地式合作",前者适用于生态条件脆弱、开发成本大的地区;后者适用于地理区位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为鼓励民族地区开展飞地式合作,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在实践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效益同农民利益的"二重分割",其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法律及制度配套滞后以及"替代性"保障的缺乏,构成了农民权益损害的"三元态势"。保护农民权益是一种责任,创新性引入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团、良性市场等理论;成立农民利益代表机构、加强立法及制度配套、探索替代性保障以及长期收益分配机制等,才能寻求农村宅基地退出完善的机制化弥合。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9,(24)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或定居,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民房,有的变成了"空心村",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作为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金湖县,2013年开始试点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实践中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机制,探索形成了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新路径。正是得益于前期在组织推动、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自省委去年9月作出改善苏北农房条件决策部署后,金湖县才能快速推进,一年内签订自愿搬迁退出协议15201户,占五年目标的50%。  相似文献   

13.
"地票"交易是指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地票"交易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实物资产的证券化,以指标交易为核心,能够从体制内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失衡。但"地票"交易并没有最大限度实现农民的土地权益,也未能恰当处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预期关系。虽然其启动了对农地的价值发现运动,但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作用仍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宅基地是性质极为特殊的土地,从已购房农民视角来看,宅基地是"宅""家"与"乡土符号"三位一体的结合体。已购房农民宅基地的居住功能严重弱化,但作为"乡土情结"的象征功能出现反差性放大。此种意义上,宅基地作为"乡土符号"的性质更为重要,这与现代体制下集体土地性质相分歧,并成为已购房农民宅基地极不愿退出的深层阻因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提升城镇已购房农民住房保障能力,合理扬弃乡土惯习,增强现代场域吸引力,并在宅基地退出中积极维护其"家园意识",利用新的理念载体维护其"家"的传承的符号功能,采取柔性的退出策略和差异化乡村发展机制,以充分利用退出宅基地,积极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不回“家”的人──欠发达地区外流人才咏叹调唐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才,吸引人才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人才流动机制日臻健全和完善,使人才的自愿流动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三集的趋势,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内容。地...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亚海 《求索》2015,(2):114-119
宅基地退出制度的构建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规则设计,应当首先着眼宅基地权益主体的保护和尊重,从行为规则理论的角度分析宅基地使用上的权利滥用和权利懈怠情形,并深层剖析制度减损要素;同时,又聚焦社会公共福利的约束探讨权利保护的外延。从"公共政策理论"的视角探求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制度要素,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和正当的退出程序,从宪法规范结构完善的角度探求退出制度的制度体系化和保护方式,着眼宪法规范的"至尊性"地位,明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权益归属,并借此消除该机制建构中的"权利意识抵触"。  相似文献   

17.
加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组织基础,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有选择地发展重点小城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特色经济,实施产业立镇;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劣势,人才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地区,必须抓住人才的资源性特点,用经济的理念分析人才工作,像抓经济那样抓好人才,吸引、号召、鼓励更多的人才支援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人才资源开发“产业化”要把人才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加大人才产业开发的投资,加强人才产业的经营和管理。一是加大人才资本投资。人力和人才资本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人才资源的基本途径。欠发达地区要把人才资本投资优先作为新的战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扶持培育人才产业,通过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论,对我国农民的“退出”和“呼吁”机制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农民的“退出”和“呼吁”途径受阻是我国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保证农民的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和自由表达的权利,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