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外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的理解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核心内涵涉及三个要素:谁参与、参与什么和怎样参与。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特殊语境下,政治参与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共权力部门决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当代语境下,与传统上计划经济时代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叙述风格相契合的"宏观"教学思维,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传播的新机制进行趋向"微观"的转型,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平等参与、真诚互动之教学化的生活空间,全新构建个性化的、小众传播力强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寇军 《前沿》2010,(11):47-4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理论传播的规律性与当代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要结合起来。党的政策实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来源。党的政策创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机理上存在一致性。完善人民群众的政策参与,可以促进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也可以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政治参与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而成长发育出的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已成为当代中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新兴力量。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当前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也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蕴含。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水平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积极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既要运用公平正义的价值约束,也要以实践推进和创新的方式来优化网络政治参与,不断地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政治参与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网络时代中国青年政治参考的状况,并把握其宏观发展方向和微观特征表象,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的分析、平等和能力需求等特征,在削弱传统政治控制的同时,明显拓宽了政治参与的内涵,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时质量将有进一步提高。 网络时代中国青年参考政治的动因呈现出复杂性。这是网络时代政治参考与传统政治参与相区别的一大特征。特别是中国“黑客”(“红客”)的泛政治化趋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面对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考方式的变化,我国政府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以使其能与政治制度化相协调,进而促进中国政治的育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明 《思想战线》2005,31(2):118-122
中国的法治理论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语境.现代中国法学的开端与政治情势紧密相关,其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情景的变换,对政治话语的追随和演绎乃是"法治"话语表明其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主要路径,它因此而难以持守学术的独立性品格.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和学说得以深入开掘和成功建构的语境,从根本上说仍需要法学家独立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育与塑造.  相似文献   

7.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发展演变受到语言规律与社会历史的双重作用。在中国语境中,民生概念的历史发展,既遵循概念发展的规律,也反映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从历史角度来看,民生概念的发展史大致分为发生、发展、高潮与结束四个阶段,亦即词汇化阶段、概念化阶段、概念群化阶段和完结阶段。其中,民生的词汇化与概念化两个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当前,"民生"正处于概念群化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民生概念的黄金生长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攻坚期。在概念群化未来完成后,民生概念将开始走向终结,而这也就预示着中国社会开始迈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8.
在"跨越式发展""参与式发展"等发展主义语境中,中国的乡村社会与民族地区出现了诸多发展主义的危机。这些危机均是以经济发展作为惟一目标而导致的"脱嵌"危机。而在当前构建巨型区域社会的发展战略下,亟须一种具有整合力的视野去回应这些"脱嵌"危机。由于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面向,能够涵盖空间、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嵌入式发展"模式,不仅能够规避诸如"跨越式发展""参与式发展"的内在缺陷,而且能够良好地回应当代发展主义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陈佑武 《人权》2013,(5):37-40
从功能与价值上而言,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必要性在于其人权保障价值,即政治参与法治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权保障。进而言之,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法治化,促成人权保障的各项基本条件形成,不仅意味着利益协调、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也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政治稳定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政治参与法治化的过程,是将人权、民主、法治有效整合、整体推进的过程,是促进当代中国人权保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中国的政治文献、学术研究和媒体话语中,"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中华民族问题已然成为关乎全局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已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显要位置。而中华民族地位的凸显,是由其自身具有的资源性价值所决定的。从近代以来百余年的历史长时段来看,在民族国家构建、国家陷入生存危机、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并促成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若干历史紧要关头,中华民族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不同于当代中国语境中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中华民族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蕴涵着一系列社会政治机制,具有深刻的国民整合功能,从而成为基础性的社会政治资源。在国家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好中华民族的这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不仅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否能成功建构,而且也在根本上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途。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焦点话题,是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最适合中国。围绕这个焦点,国内外学术界展开的讨论与争论,主要涉及四个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关注源于近现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正义等价值在中国的实现;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者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民族性,坚持从传统儒家发掘现代的民族性;西方学者则关注解读和解释现代中国独立和发展的奇迹,试图从政治哲学层面发现40余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秘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还是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主流模式,研究方法也主要是局部概念分析,还不能站在中国立场上,立足和关注现实,充分运用多种政治理论资源,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体系构造。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方法还不能满足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事实",更是一种"价值选择"。政治价值是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先进性的重要视角。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既是厘清"社会主义有无政治价值判断"的前提,也是探讨"政治价值需要何种社会主义语境"的需要,更是判别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作为一种先进政治价值体系的学理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从价值观念体系发展整体战略上,促进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实现以保障人的政治发展为首要原则的政治安全,促进权利与义务平等为主要原则的政治公正、强化以互助友爱为基础的政治尊重、推动以自治和参与为基本内容的民主政治、发展以阶层互动和起点平等为前提的公平正义,最终实现以自由人为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熊光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该书《结语》中写道:"本书所研究的中国流动人口的政治排斥问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流动人口大规模增加而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对当前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处境进行分析,政治参与和政治冷漠的概念不足以表达他们政治处境的特征,不利于对他们的政治处境进行深  相似文献   

14.
覃雪梅 《传承》2011,(23):55-57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实现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大众需要,语言通俗化、形象化,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乔姗姗 《理论月刊》2015,(2):99-104
在西方话语霸权的时代,新概念的出现仿佛都根源于西方话语体系,但是,群众路线和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则是完全从属于中国语境的解释框架,是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实践智慧实事求是地提出的解决我国问题的方案。这两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汇,经过实践证明,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主导性方针,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内在的"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首先,群众路线确立了群众的行动者角色,从政治立场赋予社会参与自治的合法性是"前因"。其次,社会自治行动的理性实现需要服务型政府中引导型职能的保驾护航,则是"后果",两者相互交融、缺一不可,成为了我国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词汇。  相似文献   

16.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所属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同向性的情感和支持行为的有机统一。对于急剧变革的当代中国而言,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梦"作为当前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梦"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和条件,政治认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当前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必须不断加强政治认同的构建,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从而唤起人们对"中国梦"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助推"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具有内在张力结构的理论体系,从内涵上,"中国梦"的主体定位与本体定位都统一于人民群众,"中国梦"实现了情感理想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从特征上,"中国梦"实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从功能上,"中国梦"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晒 《理论月刊》2013,(5):46-50
历史语境主义是当代西方学术界研究政治思想史的一个新范式。它站在文本中心主义(历史观念史学派与政治哲学史学派)的对立面,认为人类并不存在所谓"永恒不变的思想主题",人类的一切思想都只不过是"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回应";并以此为逻辑起点,主张为了理解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必须要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而要在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就必须选择分析"概念"而不是分析"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相关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相关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形势:概念辨析与科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倡廉形势是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实践需要而形成的一个基础概念。在中国当代政治语境中,与之相近的有腐败状况?现状、腐败频度、腐败程度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等概念。本文将反腐倡廉形势界定为特定时期内反腐败活动与腐败现象的各自情状和趋向,以及这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的状态,其外延应包括腐败形势和反腐败形势两个方面。科学评估反腐倡廉形势要基于概念和现实需求,确立合理的评估对象,坚持正确的评估原则,依据指标体系统一编制评估量表,引入第三方参与调查,保证抽样的合理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