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医DNA技术即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序列多态性及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检验来进行法医学的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法医物证检验主要依赖于蛋白质水平遗传标记多态性,即血型、酶型、血清型等,其检验结论只能是“排除”或“不排除”。随着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新的遗传学标记不断被发现。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Jeffreys建立了DNA指纹技术,在个体同一认定和亲权鉴定上实现了从排除到认定的质的飞跃,开辟了法医物证鉴定的新纪元。随着PCR技术应用于法医物证检验及VNTR、STR位点等遗传标记的不断发现,近二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法医物证检验,如血型、血清型、酶型等方法,不能达到同一认定,有组织、器官特异性,且更易受环境因素干扰。1985年Jeffreys等创建了DNA指纹技术,该技术用于个体识别可以认定同一,用于亲权鉴定可以认定亲生,为法医物证检验开辟了新纪元[1-3]。DNA指纹检验要求样本DNA需保持高分子结构,对降解DNA效果较差,本研究用低熔点琼脂糖回收高分子DNA进行指纹图分析,并用于办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1已知死亡时间的尸体标本,取自本单位办理刑事案件或交通事故收集的检材…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肇事案件呈上升趋势发展,肇事原因多元化、复杂型道路交通肇事案日渐增多。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成了当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肇事司机和有关证人不肯说实话、企图蒙混过关、又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物证鉴定技术分析处理案件。本文通过一例人体上车轮印痕检验鉴定案件,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够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肇事车辆,除了侦查访问和路面监控的证据之外,最直接有力的就是刑事技术的检验、鉴定结论。文章结合实例,通过对"整体分离"、"物质转移"和"软性接触"痕迹物证的分析,从而准确认定肇事车辆。特别是"软性接触"痕迹物证方法的应用,拓宽了物证检验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检验范围,为公平公正地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警察技术》2006,(2):73-73
人血红蛋白和人精液蛋白P30的检验是公安法医物证鉴定人源性材料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案件占了法医物证案件的绝大部份。在还没有开展DNA检验的基层单位,这些检验还是法医物证案件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据此或是排除犯罪嫌疑人,或是为侦察指出方向,缩小排查范围,为进一步检验提供依据。在已经开展DNA检验的单位,虽然蛋白质的检验已成为辅助手段,但在做DNA检验前,先确定检材的人源性是很有意义且必要的,因为一者只有人源的检材才有进行DNA检验的必要,对案件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的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特别是肇事汽车在撞人(死、伤)后逃逸的案件时有发生。从可疑的肇事汽车上提取到的法医物证检材常是微量及被污染的、条件不佳的血迹或人体组织碎块。这些检材的阳性检出起到认证肇事汽车的重要作用。现把我们对此类物证的检验方法介绍如下。一、血痕检验(一)预试验:联苯胺试验。(二)种属鉴识:1,絮状反应,2.环状沉淀试验,3.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絮状反应:1.聚乙二醇(PEG)一沉淀素血清的制备:将聚乙二醇加入0.1molTris—HCI缓冲液中(pH8.5)…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肇事案件呈上升趋势发展,肇事原因多元化、复杂型道路交通肇事案日渐增多.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成了当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肇事司机和有关证人不肯说实话、企图蒙混过关、又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物证鉴定技术分析处理案件.本文通过一例人体上车轮印痕检验鉴定案件,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够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中 ,如何认定肇事车辆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现场勘查及微量物证检验鉴定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侦破就更为重要。笔者结合数年来工作体会 ,谈谈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现场勘查及微量物证提取、检验、应用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1 交通肇事微量物证的特点( 1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为逃避法制制裁及承担责任 ,逃离现场 ,致使现场勘查及物证的提取更加复杂困难。( 2 )交通肇事现场开放。交通肇事多发生在公路上 ,肇事发生后即便是较快报案 ,交警和现场勘查人员赶到也需数分钟乃至数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 ,围…  相似文献   

9.
DNA多态性分析技术是当前法医生物物证鉴定中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承载的物质基础是法医DNA检验试剂。对自主研发的DNAType 15试剂盒在案件检验中的应用,以及与国外同类法医DNA检验试剂的比较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DNA多态性分析技术是当前法医生物物证鉴定中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承载的物质基础是法医DNA检验试剂。对自主研发的DNAType 15试剂盒在案件检验中的应用,以及与国外同类法医DNA检验试剂的比较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法医文证审查是检察院法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86例法医文证审查进行分析,并对法医文件审查的作用,造成鉴定失误的原因等问题加以探讨。一、资料情况1.法医文证审查率1991年─—1995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法医案件191例,其中法医文证审查86例,占45.03%.2.法医文证性质法医学鉴定书84例,其中活体检验鉴定书43例、尸体检验鉴定书28例、物证检验鉴定书6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7例;病历2例。3.原鉴定单位公安64例、检察院3例、法院5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组7例、医学院校及有关科研单位5例。…  相似文献   

12.
对于法医物证的研究现在多集中于DNA的检验,有关常规法医物证检验的文章就显得越来越少了。但有时DNA检验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如对于已做了结扎手术的犯罪嫌疑人的精斑检验DNA技术就几乎无能为力。笔者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感到传统中和试验有些步骤较繁琐,不利于案件的快速检验,如8-16倍抗血清的配制、在凹玻板中对检材逐个进行倍比稀释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中和试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新疆中信司法鉴定中心是由新疆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中心申请设立的综合类司法鉴定机构,前身为石河子市公安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6年4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核准登记设立。现有各类司法鉴定人员58名,其中8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毒物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物证鉴定;交通事故鉴定等  相似文献   

14.
<正> 新疆中信司法鉴定中心是由新疆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中心申请设立的综合类司法鉴定机构,前身为石河子市公安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6年4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核准登记设立。现有各类司法鉴定人员58名,其中8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法医临床、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毒物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物证鉴定;交通事故鉴定等7项。擅长从事交通事故痕迹;车辆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公安院校法医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弊端。公安院校法医教学改革应从理论教材入手 ,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内容 ,包括人体标本教学、公安急救教学、物证实验教学、走出校门开门办学等 ,并对教学质量检验措施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基层法医学鉴定质量,减少和杜绝错案的发生,是当前基层法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基层法医学鉴定差错原因1.1检验不全面,不规范,得出的鉴定结论不具排他性。尸体腐败、现场条件恶劣的案件,一些法医放弃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或检验简单化,不注重对微量物证的发现收集,忽视一些能反映细节事实的损伤,仓促下结论,造  相似文献   

17.
通过轮胎痕迹和车体痕迹鉴定,可以鉴别现场真伪,全面、合法地收集现场的相关证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甚至直接认定肇事人。要提高物证鉴定技术的运用效率,需要勘查人员具有证据意识,需要痕迹勘验方面的专门人才及不断更新勘验硬件设备。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1日,由广州市公安局刑侦处承担的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科研成果顺利通过验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是法医物证个体识别技术的一项重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成果验收、鉴定由广州市公安局科技处组织,广东省公安厅科技处主持鉴定、广州市计委主持验收。参加鉴定的专家有中山医科大学郭景元教授、公安部二所常彩琴主任法医师、辽宁省刑科所姜先华主任法医师、中山医科大学徐小虎教授、广东省公安厅刑科所林罗坚、欧桂生副主任法医师、广东公安政法干…  相似文献   

19.
DNA检测技术的应用,为法医学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序列多态性及长度多态性的检验,即可实现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该技术正在成为当前法医物证鉴定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以法医DNA检测技术的产生、分类为纲,综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法医DNA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法医DNA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NA检测技术的应用,为法医学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通过对遗传物质DNA 的序列多态性及长度多态性的检验,即可实现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该技术正在成为当前法医物证鉴定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以法医DNA检测技术的产生、分类为纲,综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法医DNA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