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犯罪预测动态回归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犯罪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若干看似不规则的数量变动中,寻找和测定出一个比较接近客观事实并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循环模型,用于克服和矫正经验型纵贯研究中的偏差,科学揭示犯罪现象循环性波动的产生和存在,以及这种波动因素对犯罪数列的影响程度。在犯罪动态预测中,必须分别情况对原时间数列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
三、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参照系”中社会公共安全变化趋势的推估从1960年联合国召开犯罪预防大会,正式提出对犯罪进行推估预测以后,许多国家很重视犯罪及其他公共安全方面的预測研究和对策实施,建立了专门的预测机构,预测技术手段和预测范围等都有一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重复作案者的识别、研究和监控是减少和控制犯罪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少数人群的重点关注,预测其是否再犯罪,可达到预防、减少犯罪的目的。针对再犯罪概率的定量的预测方法,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析技术,选取最大程度代表再犯罪人员的多个特点作为分类属性,建立一棵能最有效划分犯罪人员再犯罪可能的决策树,可减少犯罪预测和情报分析的工作成本。  相似文献   

4.
开展刑事战术情报分析是提升各类公安信息实用价值的必由之路。刑事战术情报分析成果在于针对实战、综合客观、及时鲜活。战术情报信息有战果性、资料性、预警性和线索性情报信息四大类。其在串并案侦查、预测犯罪、掌握犯罪动态、甄别犯罪嫌疑、提供侦查线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搞好刑事战术情报分析,一要遵循刑事战术情报分析的原则;二要规划执行对刑事案件分析的步骤;三要重视对高危地区人员的分析。影响刑事战术情报分析有八个因素,必须加以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前,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前提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犯罪对辽宁社会稳定的影响和未来二十年辽宁流动人口犯罪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预防和社会预防,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夏吉先 《公安学刊》2002,(3):8-8,42
用静态的方法研究相对“静态型”的犯罪 ,用动态的方法研究相对“动态型”的犯罪 ,二者均不可或缺。随着社会动态型犯罪的不断增多 ,有必要加强用动态方法研究动态型犯罪的力度。而这其中 ,揭示犯罪成因 ,寻找犯罪源头 ,对占领预防犯罪的“先机”、“制高点”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对大连市20年来人口与犯罪动态特征的可拓统计分析,得出了大连市社会犯罪的数量特征、关系特征、不确定性特征和动态演化等多元特征,立足人口特征与犯罪的关系,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口周期犯罪率和人口容率的概念,提出了可拓犯罪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对自然人口与犯罪的惯性增长态势、流动人口与犯罪增长的突变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犯罪规模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只有对城市人口特征和犯罪增长与演化模式进行可拓统计与评价,才能实现社会管理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犯罪现象的存在和发展,除了有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历史的、国外的等多方面因素外,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未构成犯罪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已成为犯罪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现阶段阶级矛盾对抗相对弱化了的特定意义上讲,人民内部矛盾的加深和发展,已成为犯罪的主要发生源。因此,研究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和特点以及与犯罪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于预测、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此试作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9.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各类犯罪现象出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仅表现在犯罪类型结构的骤变,更体现在犯罪数量较以往的显著差异上。针对此次疫情,及时总结归纳并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社会环境下的犯罪预测模型成为警务情报部门工作研究的重点。以犯罪预防学中的“犯罪三角”理论范式为基础,根据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犯罪呈现出的特点,综合评估预测犯罪管理者、犯罪监管者、犯罪操训者三类犯罪防控主体在诸多疫情防控措施作用下的犯罪防控效能。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的犯罪防控效能评估预测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犯罪预测中因突发事件等特定环境变化带来的预测盲区,还可通过预测结果,为各类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本刊系公安政法类学术期刊,双月出版。欢迎具有原创性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二、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1."警务现代化研究",主要刊发关注我国公安工作的前沿发展,注重联系警务改革与创新实践,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成果。2."网络安全与犯罪防控研究",关注网络犯罪与犯罪防控研究动态的前沿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要刊发犯罪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向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近期主要关注互联网犯罪、青少年犯罪、电信诈骗犯罪、非法集资犯罪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严峻的失业形势已成为困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调查对辽宁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失业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并对失业人口犯罪问题提出了科学的预测,进而为有效地控制社会稳定,打击失业人口犯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FBI的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早期以36名犯罪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同时在实际应用上也有很大成就,但有很多学者针对其研究方法、犯罪现场分类的"二分法"、心理画像理论模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BI的犯罪心理画像既不是万能的神话,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谬论,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经济犯罪的特征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崇彪 《桂海论丛》2004,20(3):95-9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及多变性。从趋势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具有相当的猖獗性;大要案和数额惊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在活动范围上,经济犯罪活动领域逐步扩大,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因此,我们应当谋求防范对策,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4.
情报主导侦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情报主导侦查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于情报主导侦查的涵义,学界和实务部门已基本达成共识;情报主导侦查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主要是对情报分析研判的原理和方法、原则和流程、思雏模式及情报运行机制重构的研究;情报主导侦查常规性侦查措施——网上侦查逐渐完善,方式逐渐多样化;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和经济犯罪的专案情报主导侦查成为研究热点;情报信息规范化管理、情报信息专门分析研判及情报信息预警成为情报主导侦查的突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规定,确立了职务犯罪案件由上一级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模式。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模式实质上是确立了上级检察院侦监部门、下级检察院侦监部门和下级检察院自侦部门的侦查监督三角博弈关系。自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三角博弈关系在现实中处于失衡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博弈的前提规则的不完善。有必要重塑博弈规则,完善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监督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的两项基本任务为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必须要以平衡这两项任务为切入点。非法证据包含非法的实物和言词证据,两者所适用的标准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落脚点都是在于平衡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这两项基本任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确立时间较晚,发展也并不充分,但随着理论学说和实践应用经验的不断丰富和修正,尤其是在立法、启动程序、审查时间、证人证言质证、相关人员的追责等几个方面加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定会再次获得有一个质的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17.
由于理论上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和过失犯属于开放的构成要件,加之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认定没有顺序性的考察方式,因此,司法实践中在遇到过失不真正不作为犯时认定负担过重。表现在实践中,有时只认定过失犯.有时只认定不真正不作为犯。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将过失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进行同类合并。如将作为义务和客观的注意义务合并,客观作为能力与客观注意能力合并等,以图建立统一的过失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犯罪构成体系。减轻司法认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美英警务新战略——情报制导战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制导战略以芝加哥学派的环境犯罪学为理论基础,借助于犯罪地理画像和犯罪热点成像技术,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为实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标而把警察管理和行动建立在动态的收集、分析、测绘犯罪信息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警务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有五个要素:明确的目标、准确和及时的情报、有效的战术、迅速部署警力和相关资源、积极的后援和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未来二十年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的发展变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二十年,辽宁流动人口犯罪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升比率会随政府相关政策调整有所下降;侵财类案件仍在各类案件中处于高发势头,伤害类案件会有所上升;团伙犯罪及重大、恶性案件的构成比例将有所增加。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