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14-114
新华社2008年12月报道,海南省修改了《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从2009年起,海南省失业保险金一般计发标准由失业前12个月本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月平均工资总额的50%提高到60%,同时按一般标准计算失业保险金低于或等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按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0%发放,提高到按150%发放。根据新标准测算,  相似文献   

2.
李买生 《湖湘论坛》2008,21(5):77-79
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也不能完全消除失业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问题,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了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西方有关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革  邓庆彪 《求索》2008,(12):50-52
将失业保险基金承受力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对评价标准及实际数据进行归一化后,得到模型的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进而建立了失业保障基金承受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29个地区的失业保障基金承受力的评价中,获得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失业保障基金承受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颖  王川 《人民论坛》2014,(11):97-99
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目标的扩大,是救济失业大学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途径.文章着重于探讨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讨大学生失业保险费用的缴纳、失业保险金的给付等问题,从而对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律进行初步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形态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城市贫困群众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状态,就业人员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职业保障程度低,向上流动机会差,与贫困群体相关联的低端劳动力市场竞争剧烈,城市贫困群体呈现出失业型、体制型、行业集中型、再生型、持续型贫困的特征,并且输入型城市贫困现象日益严重。缓解城市贫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给予贫困群体积极的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6.
"准失业"是指青年在就业失业转换上的频繁脆弱以及由此造成的其本人对自身劳动状态的模糊认知。他们之所以在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之中反复转换,是由于这两种状态都足以让个体产生退出的意愿,但却不会有多大程度上的拉力作用。其"暂时就业"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应付自家人和敷衍外人的急救方式。一旦找到合适的理由(如"过节过年"、"父母意愿"和"个性要求"),青年就可能放弃自己不满意的工作机会,回到失业状态。  相似文献   

7.
路榕 《人大论坛》2010,(11):10-10
有研究认为,即使在基本生活尚有保障的情况下失业达到6个月,也会出现心理问题。长时间的失业会引起自卑自闭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而失业一旦使人的生活陷入绝境,则可能处于悲观而做出破坏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职”匹配原则,本科毕业生失业属于“有效需求不足型”失业,这主要归因于两点:第一是效率工资,第二是垄断等非工资性因素。专科毕业生失业属于“有效供给不足型”失业。主要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的漂移,导致专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因此,对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应当分别采取“增加有效需求”和“改善有效供给”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出现及其持续,失业大学生行为越轨现象成为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失业大学生行为越轨问题有其独特的社会成因与个人心理动因,需要有针对性地从建立政策帮扶机制、完善就业服务法规、健全失业保障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工程等方面构建科学系统的规避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失业与失业津贴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大学生失业现象与背景的基础上,比较了失业低保论、失业保险论与失业津贴论三种具体的实施模式,并考察西方各国的制度经验与理念,以失业津贴为主的方式在解决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上更易操作且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客观数据考察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概况以及青年失业群体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在详细论述了青年失业群体的各类特征后,又对全球青年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曾群 《学习与实践》2007,(9):107-114
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管理或供给主体、保障对象或覆盖范围、供给内容、保障策略等四个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由社会保障体系内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构成的失业保障,不足以协助失业者应对和管理失业后所面临的多样社会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应以"社会保护"为核心理念,构建一个针对失业者的社会保护政策框架。这个框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政策工具上,突破了社会保障体系,将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政策工具纳入;第二,在提供主体上,不再局限于国家,开始重视其他部门的作用;第三,在供给内容上,除了物质型福利外,还包括治疗型和机会型福利,重视社会投资和资产的作用;第四,在保护策略上,强调减少和预防风险,是一种积极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道高岩社区现有1812户7025人,城镇失业人员575人,下岗失业人员348人。近年来,高岩社区始终将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全面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全力构筑全域覆盖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了再就业率1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失业问题是困扰许多国家和政府的一大难题,该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为此各国在治理失业,保障就业方面都纷纷做出相应的努力和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大学生等为主体组成的庞大失业群体。如何有效控制失业规模,保护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是摆在理论与实践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失业治理的变迁过程表明:失业治理是政府的责任,是国家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国家和政府应该选择、设计并提供有效的失业治理制度这一公共产品,通过政府的财力支撑和财政政策支持,建立失业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相当严重的失业问题的特征,是体制性失业与系统性失业都处于高位状态。如果不能放弃或放慢当前不断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就只能从扩大经济系统容纳就业的内在能力上采取措施。本文根据一种既非古典又非凯恩斯的经济模型,提出了采用大幅度的货币政策消除我国当前的系统性失业、并以此消化不可避免的体制性失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失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玉 《理论月刊》2001,(12):58-59
目前中国城镇失业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基本稳定随着下岗和失业的并轨,已有的二元失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建立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失业保障制度,缓解因失业导致的有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6,(5):21-21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是劳动保障工作的最前线,作为一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我带着对事业的执著、对下岗失业人员深深的感情。带着真诚的微笑。开始我每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两次具有典型意义的失业高峰。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这两次失业高峰进行多视角的全面系统深入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从中发现自生型失业高峰出现的综合原因、失业高峰维持和化解的内在机理,从而有助于揭示自生型失业高峰产生、发展与消退的规律。在十二五开局期间,中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这种比较分析对于我国预防和化解可能到来的下一失业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日前发布通知,首次明确了停发失业保险金有两种情况。 一是如无正当理由三次不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介绍的工作;二是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连续两个月无故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停发其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其未领取的期限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