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整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纳入视阈,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指导性设计,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识的社会整合战略的提出,是我国转型时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在利益分化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方式逐渐由意识形态主导型向利益驱动型转变,认真研究转变的基本趋向、主要条件和基本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就政府而言,促进政府转型,推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服务型政府就应当成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即在公共行政管理方面实现政府主导型转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变革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深刻的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意识形态的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革创新,既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又对经济社会顺利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共合作对中国社会与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党运用适当的整合方式调整和协调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分歧,胜利实现了国共两次合作:大革命时期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整合国民党的力量,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党以党外合作的方式整合国民党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积极构建国共交流合作新机制,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创设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文明类型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伟  马树功 《求索》2011,(4):93-95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在于:由于任何文明类型在整合结构上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偏向和问题。所以科学发展观是整合经济主导型文明和政治主导型文明的相关资源,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积极扬弃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内涵:它理性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使发展成为人的自觉性活动;它体现了一种"长时段"的思维方式;它倡导发展伦理;它是一个有机系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侯贤磊  宋潇潇  陈婷 《传承》2010,(30):120-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和化解经济危机,首先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应对危机的措施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危机,一方面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努力扩大内需,逐步建立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危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志强 《前沿》2008,(5):10-13
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性资源正由意识形态主导型、领袖魅力主导型、经济绩效主导型向社会状态和谐主导型转换。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合法性基础性资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符合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需要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更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内在地要求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共谋合作,逻辑地体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彼此回应。因此,公民社会的健全与否,其功能的强与弱影响着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质量。而我国的社会是政府主导型的依附性社会,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寻找完善公民社会的对策,强化公民社会的建设,使其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发挥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各种社会要素不断整合的过程。集体主义在当下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如何担当起价值定位与价值定向的功能,便成为理论界,尤其是伦理学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基于当前社会整合时期的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须对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予以进一步澄清,以期重建集体主义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高广景 《桂海论丛》2010,26(4):36-40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既是新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不断变化是其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党和政府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的二重性判断是其政策不断变化的根源所在。党在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中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意识形态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它既关涉到现代化的实现,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一种成功的模式--毕节模式正呈现在我们面前.毕节模式成功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开辟了新思路,为中国参政党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舞台,充分彰显了中国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丰富了新时期中国多党合作的内容.毕节模式是中国多党合作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客观的 ,它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又是一个分阶段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特定的实现程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石学峰 《桂海论丛》2009,25(1):83-8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资源正在重新配置,社会利益正在重新调整,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结构和机制也相应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带来新的重大挑战.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认真对待它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优化社会利益关系,使我国社会平稳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童哲 《桂海论丛》2004,20(6):14-1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上关于发展问题的成败得失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有着极大的弊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进行了积极地批判、探索与发展,当代中国之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6.25”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出发,明确强调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党的十七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四个“坚定不移”的科学内涵。四个“坚定不移”,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关键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的时代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围绕大局,全面、深入、持久地落实四个“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联合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法宝。这个法宝的内涵,是随着中共历史方位的转换而变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正确领导革命、克敌制胜的法宝。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领导社会主义过渡、和平改造的法宝。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乃至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执政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党对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具有整合力,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尺。当前增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必须把握坚持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及“三贴近”原则;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发展,积极探索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