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官僚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秀东  马建峰  段燕平 《前沿》2006,(8):150-152
就对社会实践的影响而言,再也没有一种理论像官僚制理论那样被广泛用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实践当中。然而,它的成就不足以掩盖它的内在缺陷。在官僚制技术主义的工具理性追求中,韦伯回避了价值因素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20世纪的公共行政实践不但没有实现责任与效率的完美结合,反而愈来愈在责任与效率的问题上招致批评与质疑。西方对官僚制的反思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即理论层面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以“重塑政府”为主旨的行政改革浪潮。这种反思本身并不涉及官僚制的历史合理性,而主要集中于官僚制在满足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方面的失灵。然而,西方行政改革浪潮并不意味着官僚制的终结,它仍以官僚制为整体背景并试图寻求方法与技术上的创新对官僚制进行修补,以满足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官僚制历史与理论的再思考——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的合理化过程主要就是公共行政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而作为公共行政体系主要承载体的官僚制,在充分彰显理性价值的同时,也不断陷入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困局。从官僚制生长的政治、社会、组织与管理背景出发揭示公共行政体制的变革逻辑,需要对官僚制历史与理论进行伦理定位和价值反思,从而避免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人,并突出制度设计在公共行政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的行政改革辨明方向,即从政治路向出发通过对政府与公民间关系的重构,形成一种以社会公共事务为中心的多层次的复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范围内 ,建立在韦伯官僚制度下的传统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性危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表现为以官僚体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行为成本高而透明度低、公共行政目标缺少战略思维、公共行政产出无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产生这些危机的根源主要由于公共行政思想在本土化、行政体制的形成和改革过程中的偏差而引发的。治理我国公共行政的危机主要包括完善官僚体制、推进政府“合法化”和推行“法治之治”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学经过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的实践及理论思潮按时间先后主要有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从其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核来看,可分别属于管理主义及宪政主义这两条发展的主线;本文通过梳理四者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挖掘其思想内核,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思考公共行政在此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最后在简要分析中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中国行政实践中把握四者,作一个宏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李晓玉 《理论月刊》2007,(10):72-74
官僚制因为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支柱范式之一。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的官僚制逐渐出现种种的现实困境,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西方世界。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谁更适用于中国的行政改革呢?笔者认为目前中国仍然存在着发展和完善官僚制的土壤,但是新公共管理的运行环境发育并不成熟,因此,官僚制更适用于当前的中国行政改革,但新公共管理理论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目前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弥补和完善官僚制。  相似文献   

6.
金鑫  陈飞宇 《前沿》2008,(9):60-6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剧减,由此而来开始对传统的公共行政质疑,认为其有局限性,并时其提出了挑战。从而发动了新公共行政运动,并形成了新公共行政学派。本文试图将新公共行政与传统的公共行政进行比较,讨论其理论创新之处,与此同时,也指出其自身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伦理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作为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理论支持,越来越成为推动西方公共行政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生态迥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时候,应该批判地借鉴与超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道路——伦理化的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美德伦理与治理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美德伦理以公共行政人员的性格特质为讨论和论证焦点,透过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历史回顾、框架搭建等多种路径,论证美德之于公共行政的特殊重要性,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结合我国悠久而深厚的德性伦理传统,实现儒家美德伦理与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美德伦理具体内涵的对接,尤其是强调"正义"之德作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根基,并重申结合美德促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将为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丰厚的美德和人格支撑,并对我国治理理念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辛传海 《前沿》2004,60(6):103-107
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为基础 ,首先将“新公共管理”与旧公共行政进行比较 ,阐明新公共管理的相对于官僚体制的进步性 ,以及其本身仍存在的局限性 ;然后寻求“新公共服务”理念成立的理论基础 ;最后详细阐述“新公共服务”不同于旧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蔡小玲 《今日海南》2010,(11):43-43
19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们开始对以效率和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公共行政质疑,进而发动了新公共行政运动。新公共行政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价值核心,对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韦伯的官僚制与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结合确定了传统公共组织技术理性模型的基调。片面的效率价值取向包含着悖论。理论上它受到人道主义、宪政主义的挑战。而新公共管理既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又是实际层面上改造政府的一种运动。“第三政府”行政也在现实层面上构成了对传统官僚制的挑战。文章分析了西方公共组织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警务改革:理念转变与价值取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官僚行政模式,遭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僵化、刻板的科层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官僚组织面对政府财政危机、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的不利局面,自身己无法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英美两国公共部门中实践,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这种管理主义的方法引起了公共部门巨大的变革,掀起了公共管理领域新的范式转化。  相似文献   

13.
苏扬 《前沿》2007,(12):137-139
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对于国家行政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官僚制统治型模式受到了质疑,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市场化技术和价值观引入国家行政领域,试图对传统行政进行改革。本文将集中探讨市场化模式的利弊,以及新公共服务对于新公共管理这一市场化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对公共行政的理解是一种从政府角度的理解,其主旨是以官僚为中心,二分法和三个途径说是这一理解的代表性观点。随着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的出现,这种传统的理解已经不足以对公共行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解释。公共行政生态的变化需要一种新的理解,即超越政府,从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的角度去加以理解,以期对公共行政有一种更全面的解释,并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管理:背景、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珊 《前沿》2005,(5):164-166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伴随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到来, 西方各国进入了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作为这场改革运动的理论指导, 新公共管理迅速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本文试图在借鉴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与原因、内容和特征, 并客观认识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行政学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新公共行政学是行政学发展的一次范式转换,它突破传统行政学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思维局限,以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观,以民主行政为学术识别系统。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应从中得到启示,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公共行政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相继兴起的“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思潮对管理行政的价值中立提出了批评,各国的警察体制也随之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职能改造。我国警察的公共行政在新时期也面临着双重的任务:一方面需要明确警察公共行政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官僚制的形式合理性和工具理性特征,一切以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以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为目的,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满意的公共安全产品。21世纪警察机关“服务行政”的核心就是公共利益,所突显的是警察行政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体现了人们对更高政府绩效的不懈追求。但管理主义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新公共管理延续了公共行政中管理主义的主导取向并不能有效解决原有的问题。推动改革继续前进需要回归公共行政的民主宪政本质。  相似文献   

19.
民主行政由于其内在的缺陷而不可能成为一种独立、普适的行政模式 ,只能是官僚行政的纠错机制 ;官僚行政因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但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批评也说明引进民主行政等纠错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因此 ,公共行政的制度设计不应立足于民主行政与官僚行政的不相容选择 ,而应立足于二者的相容、互补。实现民主行政与官僚行政的有机结合 ,是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政府治理的组织形式,但在信息社会,官僚制正陷入应对不足的困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西方国家对这一危机的反应,其基本做法是在不变更整个政府管理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增强政府的灵活性。由于行政发展阶段和制度完善程度的不同,中国官僚制的转型面临着完善与创新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官僚制,用科学化、理性化的官僚制治理国家;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国家政府变革的最新理念,建立适应全球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