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玮琦 《春秋》2012,(5):39-41
稀有剧种柳子戏存世流传已500余年。她与大弦子戏、罗卷戏等同出一源,在清中叶前被称“东柳”,与“南昆”(昆山腔)、“北弋”(弋阳腔)、“西梆”(梆子腔)合为中国四大声腔剧种.在地方戏艺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06,(7):F0002-F0002,I0001-I0002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乡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剧——“吹吹腔”。吹吹腔原本是明朝由中原传入的弋阳腔,后与当地的白族音乐、歌舞和生活相融合发展而成,以清朝时期最盛。剧目大多数与汉族剧目同源,但也有以白族人民的生活和民间故事为蓝本改编的。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六,是云龙县大  相似文献   

3.
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森 《前沿》2012,(20):163-164
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其民间艺术具有极大的特色,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作为地戏艺术的独特代表,其面具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造型特征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分析了安顺地戏面具的装饰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从装饰元素在旅游商品包装中的直接运用、装饰造型向旅游包装设计的引申、民俗文化的传承对旅游产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彰显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对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显在影响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里的"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抬汪公时地戏队参与活动应是一脉相承。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  相似文献   

5.
黄梅戏是安庆地方剧种,它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清新明快;它的唱腔圆润无华,韵味醇厚;它的表演载歌载舞,声情并茂;它的道白,有京剧的韵白,有普通话的大自,也有安庆方言的小白,通俗易懂;因此,黄梅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在安庆地区真是人人爱听,个个喜唱.  相似文献   

6.
孔杰斌 《求索》2012,(11):89-91
元杂剧现存有元、明两种刊本,明刊本是元刊本的改编本。明刊本在曲词中和各曲牌间增补和润色了宾白。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牌进行了增、删和移动。曲词的改动与曲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曲牌相同,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词作轻微的改动;二是曲牌相同,但元、明刊本的曲词完全不同;三是曲牌不同,但两者的曲词基本保持一致。明刊本增、改和"复原"元刊本的情节。明刊本还在元刊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科诨。明刊本的改写体现了明人对剧本的规范,是为了适应明代统治者的审美需求以及受了南戏传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梨园掌故     
米喜子演戏惊四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值皇帝八旬大寿。安徽三庆徽(戏)班率先进京祝禧,下榻于韩家潭(今宣武区韩家胡同)。此后陆续进京的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也住进了陕西巷、百顺胡同一带。每日在大栅栏内广德楼、庆乐园、三庆园等处演出。由于徽班阵容整齐、剧目丰富,既有昆曲、弋阳腔、徽调、汉调和皮黄腔,故吸引了广大观众,从此“四大徽班”在宣南扎根。在春台班中有位文武老生演员,姓米名应先,艺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以演“关羽戏”蜚声菊坛。自幼随父练功、学艺,十分刻苦。成年后,每日面对穿衣镜练习身段,务求准确、优美。家中…  相似文献   

8.
闽南与台湾,一衣带水,许多戏曲文艺品种同出一辙。丰富的八闽文化随移台先民传入台湾后,吮吸了台岛的养分,融铸成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的台湾戏曲文化,并影响着台湾艺术的发展,培植了台湾同胞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南音与南管 南音系古代中原一大乐种,随晋人南渡而扎根于闽南大地,并吸收了宋元南戏、昆腔、弋阳腔的雅韵,融闽南民间音乐为一体,形成词曲清丽、旋律柔  相似文献   

9.
走进岑溪听原生态的牛娘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锐 《当代广西》2010,(20):57-57
提起岭南特色的本土戏曲艺术,除了粤剧之外,岑溪市的牛娘戏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地方特色剧种,许多人对牛娘戏情有独钟,赞赏有加。在岑溪,牛娘戏剧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独具韵味的民间大戏。它融戏曲音乐、唱腔艺术为一体,以唱吟为主,唱腔音乐简洁、柔美和动听,演唱时不分角色行当,男女同腔,  相似文献   

10.
地戏这种延续了几百年的地方民俗在当地被称做跳神,在戏剧大师的眼中,被称为地戏,并且被称做活化石。 地戏面具的制作、地戏戏班演出的禁忌和仪式无不体现非常珍贵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