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巴马“无核世界”思想的本质是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理念的继续:抢占道德制高点,通过增强软实力维护美国安全;减轻美国核政策上的负担并约束其他有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对核武器的追求;优化美国国家安全资源,巩固和扩大常规军事实力优势。然而,在核扩散日益严峻的现实形势和美国军界、军工界巨大的阻力面前,奥巴马无核世界的目标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然而至目前为止,除中国明确宣示外还没有其他有核国家做出承诺。究其原因,一是核大国不愿放弃核威胁,二是常规军力相对较弱的有核国家也不愿做出承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无核武器世界”倡议,有核国家如首先签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协议,并形成国际机制,将是人类迈向消灭核武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王琳 《国际交流》2009,(3):36-38
今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他说,作为世界上的核大国和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在销毁核武器问题上负有“道义责任”。奥巴马还承诺,美国将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是奥巴马政府在上两届政府对国家核战略两次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调整。主要体现在:战略理念上以常规武器优势替代核打击威慑;战略原则上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战略目标上转向以防范和应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为重点;战略手段上相对倚重国际协议和条约的制约力。然而,奥巴马政府的报告并未否认首先发动核打击的可能和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用核,也未放弃重新研发新核武的立场,更没有放弃维持其全球独一无二核优势的目标。"报告"虽然具有某些积极意义,但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核扩散与核恐怖主义问题,也无法化解当前的伊核、朝核危机。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核裁军形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核裁军进程出现了一些积极事态。有核武器国家普遍生发了大幅削减核武器的愿望,并提出相关主张;非国家行为者重提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诉求。但真正启动国际核裁进程并取得实质进展却非易事,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更是障碍重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再论核禁忌     
“核禁忌”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具有感召力的。然而,“核禁忌”理论本身存在诸多矛盾和谬误之处。不使用核武器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禁止性规范,“核禁忌”也无法削弱核威慑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尽管自广岛、长崎之后核武器再也没有被使用过,但许多决策者都有过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只是根据理性分析、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这一选择。而从政治心理学的层面分析,“核禁忌”理论显然夸大了单一规范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尤其在不同的利益相互冲突的场景下,国家安全往往具有压倒性的地位。事实上,冷战后的全球核态势发展并没有受到这种禁忌的束缚,却时而出现倾向于使用核武器的势头。近年来,美国正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并积极研发新型核武器。以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也通过调整自身的核战略为可能实施的核打击大开方便之门。似是而非的“核禁忌”实际上反而增强了核威慑的必要性。虽然“核禁忌”在推动一系列核军控条约以及扩大无核武器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纯依靠观念的力量并不能引领人类走向无核世界。只要引发地区冲突和安全困境的政治根源得不到化解,核武器作为战争的工具之一就有可能被使用。而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核威慑的必要性在短期内仍然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4月提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倡议.该倡议是奥巴马反战、反核思想的体现,更是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产物."无核武器世界"倡议与中国一贯主张和坚持的世界无核化政策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中国具有两方面影响.中国应该在客观认识"无核武器世界"倡议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从1945年8月6、9日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核能作为一个巨大的能源和毁灭性武器,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利用核能和防止核扩散也就成为世界各国格外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核国家与无核国家展开了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无核武器国家之间为争先开发核技术,也充满了猜疑和矛盾,与此同时,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扩散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使这些矛盾更加复杂。巴西在核发展过程中同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同阿根廷由核竞赛转为核合作就反映了这种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本文将就巴西的核发展与核不扩散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1968年7月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规定了有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 事国, 其他国家都是“无核国家” , 有义务不发展、不制造核武器。但是到2005年底, 世界上已有八、九个国家拥有 核武器, 大约27000枚核弹头, 这样多的核武器足以使地球毁灭若干次。制止核扩散、维护国际安全成为当今国际 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 制约核扩散的国际法机制主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为核心。围绕着这两个核心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条约和机构。但是, 这个国际法机制并不完善, 存在很多 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伊朗反对派组织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伊朗正在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后,美国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就是发展核武器,伊朗发展核武器肯定会造成核扩散。因此,美国采取各种措施打压伊朗,企图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在美国的压力下,200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进行了五次核查,2006年至2007年联合国先后通过了“1696”号决议、“1737”号决议和“1747”号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工作,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各种场合声称“不排除动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面对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打压和力量的极端不对称性,伊朗全面分析了自己优势和短处,综合施策,巧妙运用战略战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战略压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伟明 《国际观察》2001,21(5):27-30
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形成于二战之后,其背景是担心核扩散会引发地区性的核冲突进而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同时也担心核扩散会削弱美国的核垄断和核优势地位.然而,美国在具体执行这一政策时却经常是前后矛盾的.冷战后,由于苏联解体,美俄两个核大国发生核对抗的可能性下降,对此,美国对核不扩散政策作了调整.本文对美国这一政策调整的取向作了分析,同时指出,其要旨是为了维护其核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1月 8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审议》报告 ,是美国面向 2 1世纪的新核威慑战略的蓝本。本文在介绍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就美国调整其核战略的意图和本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美国核战略调整的真正目的是追求绝对军事优势。  相似文献   

13.
印度与美国开展全面民用核合作已成定局,美国国会的最后批准已仅是时间问题。但美国国会围绕该协议的辩论以及若干相关事态的发展,将对核协议的未来实施过程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既表明美国在固守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及全球安全利益方面的复杂考量,同时也注定印美在该领域的合作前景不会一帆风顺。对印度而言,该协议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同时存在,在获取国际先进核技术的同时确保自身的核军备计划不受损害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尤其是"9·11"后,核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上升,美国政府通过对核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操作获得了相当的特殊权力.通过对特殊权力的运用,布什政府较为成功地发展出一套层次性防御措施.但与此同时,美过度运用安全化逻辑导致了对假想敌的塑造,使其在伊拉克及伊核、朝核问题上陷入困境.这甚至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的核战略与冷战时期的核战略在战略思维、战略原则、战略态势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核战略思想也是前者在新形势下的调整、发展和演变.对两者加以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新核战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ooperated closely in resolving the second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worked together with South Korea, Russia and Japan to prevent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from spiraling out of control, and they have also tried to make progress in the six-party talks. Despite differences over the issue, both sides are maintaining the momentum of cooperation with increas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The current U.S.-North Korea rapprochement has progressed quickly, adding a new factor in Sino-U.S. cooperation. Apart from bilateral contact with North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is insisting on a multilateral approach, continuing to persuade China to share responsibility for a nuclear-free Peninsula, and jointly advancing the process in the second phase set forth in the February 13 Agreement on Initial Actions. China's role,therefore, remains indispensable.  相似文献   

18.
The United States’ grand strategy has consistently been marked by a distinct tendency toward nuclear hypertrophy. Especially the inherent difficulties in extending deterrence to its allies and friends, compounded by the geo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as an unassailable ‘insular’ fortress off Eurasia, have generated, rather paradoxically, a strong incentive for Washington to pursue a wide margin of nuclear superiority, if not nuclear primacy. This has implied, in turn, the deployment of redundant arsenals, robust counterforce capabilities and even a ballistic missile defence. Significantly, not eve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though solemnly committed to nuclear disarmament, abstained from embracing a very ambitious modernisation program of American nuclear forces.  相似文献   

19.
The Iran nuclear issue has become the "third factor" in Sino-U.S. relations. Problems began when the U.S. imposed sanctions against Chinese companies, and this became a major issue affecting Sino-U.S. relationship.China and the U.S. have different agendas in dealing the Iran nuclear issue. However, they also share some common ground. Different scenarios regarding the Iran nuclear issue affect Sino- U.S. relations in different ways.  相似文献   

20.
W.N. Medlicott, Douglas Dakin and M.E. Lambert (eds.),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First Series, Volume XX. German Reparation and Allied Military Control 1922. Russia, March 1921‐December 1922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76). 970 + lxx pp. £23. ISBN 0–11–591553–2

W.N. Medlicott and Douglas Dakin (eds.), assisted by Gillian Bennett,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First Series, Volume XXII. Central Europe and the Balkans 1921. Albania 1921–2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80). 885 + cxii pp. £45. ISBN 0–11–591555–9

David S. Newhall, Clemenceau. A Life at War (The Edwin Meilen Press: Lampeter, 1991). 682 + xv pp. £35.95. ISBN 0–88946–785–4

J. Calvitt Clarke III, Russia and Italy against Hitler. The Bolshevik‐Fascist Rapprochement of the 1930s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World History No. 21, Greenwood Press: Westport, Connecticut, 1991). 218 + xvii pp. £59.95. ISBN 0–313–27468–1

David Dutton, Simon.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Sir John Simon (Aurum Press, 1992). 364 + viii pp. £25. ISBN 1–85410–204–4

Peter Neville, Neville Chamberlain. A study in failure? (Personalities and Power Series, Hodder and Stoughton, 1992). £5. ISBN 0–340–5630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