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作为一门实践艺术,其主体的多元化与内容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外交手段的灵活化,"葬礼外交"就是一种灵活化的外交谈判方式。它表面上的非政治化、谈判议题的事先不确定性、以及谈判过程中双边和多边的灵活运用,使它能够降低在正式外交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但是它所取得的外交成果也具有偶然性、不充分性等特点,需要在传统外交方式的努力下不断完善。正确评析"葬礼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深对它的了解,从而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利用多样化的外交手段更好地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通过实施社会化媒体外交,进一步提高了外交效率,增强了外交透明度,获得了更多对外进行交流、实现接触、促进互动、加强影响的机会,对实现美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社会化媒体外交是一种"虚拟公共外交",还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它并不能取代传统公共外交,只能是传统公共外交的有益补充。美国推行社会化媒体外交的一些思路、做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准联盟外交是国家间在非正式安全合作协定基础上开展的安全合作,它具有隐蔽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此外交模式的运作不依靠盟约,而依靠领导人互访、口头承诺、非正式安全协定或对外援助.当获得外部战略资源与保持外交自主性在决策者心里达成一种平衡时,准联盟外交就会比联盟外交和中立外交更具吸引力.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中立国家还是结盟国家都推行过准联盟外交,这为中国开展准联盟外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军事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希望通过有效的军事外交,提高新加坡军队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新加坡军事外交内容丰富,主要有参与海外军事行动、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强化与大国的军事关系等。总体来看,军事外交起到了维护新加坡国家安全的作用。其中一些做法对中国军事外交的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事外交与新安全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军事外交尤其是中国的军事外交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军事外交定义为根据国家总体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国家军事部门的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并将其分为普遍性军事外交、交流性军事外交和合作性军事外交三种类型.以此为框架,通过考察中国军事外交的脉络,我们认为中国军事外交在后冷战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性军事外交和交流性军事外交的强化,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安全观念的变化和新安全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唐翀 《东南亚》2011,(1):28-31
公共外交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资产,对于传播本国外交理念,塑造国家形象,改善本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公共外交也具有局限性,其作用不应该过度被夸大。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公共外交为例,分析了我国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普里马科夫多极化外交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里马科夫多极化外交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产生了俄罗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有两个特点:一是全方位,二是力图与西方划清利益界限,借以稳定因北约东扩而动摇的双方关系.普里马科夫外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其主要方向--对西方的外交却失败了,因此就整体而言没有达到改善国家外部环境的目的.普里马科夫外交的失败与其思想上的缺陷有直接的关系,如他错误地认为和平伙伴关系可以取代(力量)均势体系,过于追求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夸大了俄罗斯的作用,但在面对西方的打压时,由于无力还击,不得不退让.目标过高而手段不足,二者的失衡是普里马科夫外交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从"放逐"到"回归"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宗教与外交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进而从外交理念、外交决策、外交运行机制三个视角分析了宗教对外交的影响。在外交理念层面,宗教构成了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结构,宗教价值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内核,深刻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判断。在外交决策层面,宗教的作用由于各国外交决策机制各不相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政教合一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具有主导性、直接性的特点;在政教分离国家,尤其是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则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的特征。宗教对外交运行机制的影响更为复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宗教在外交议题和目标确定、社会动员、组织实施三个环节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建中国的外交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正值中国崛起,构建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内在逻辑一致的,并具有外交理念的中国外交哲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本文回顾了国内学者有关外交哲学或中国外交哲学的文献和概念认知,指出外交哲学实质上是国家政治哲学的延伸,即国家政治哲学在外交领域中的体现.文章阐述了中国崛起对于构建外交哲学的三大背景性意义,构建中国外交哲学的理由及方向,以及几大相关性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谭再文 《国际观察》2005,1(1):68-73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应被当作一项外交战略来对待,需要做出符合外交战略模式的解释.它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对它进行"原教旨主义"的理解.它规定了我们在外交上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是国家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它最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国现在的环境正符合选择这一战略的条件,因此我们仍需要坚持这一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金砖国家发展过程中,俄罗斯对其由概念到现实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俄对金砖国家也有特殊的外交定位,将其放在国家战略利益当中,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但是,金砖国家作为一种合作机制,其成员间还要紧密磋商,求同存异,共同推动金砖国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是个十分重视礼仪的国家 ,葬礼是俄罗斯民俗中的一桩大事。笔者在俄罗斯工作期间 ,曾目睹了俄罗斯葬礼仪式 ,对俄罗斯人这一复杂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俄罗斯人的葬礼大致可分为两种 :宗教式 (东正教、天主教式 )和无宗教式 ,这两种仪式包括土葬和火葬两种形式。1 .葬礼形式宗教式 ,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 ,特别是在农村更盛行 ,由古至今仍广为沿用。所谓宗教式 ,即现代风俗中信教者在教堂中举行的葬礼。其程序是 :奏哀乐 ;参加仪式者全体随唱诗班唱赞美歌 ,牧师朗诵圣经 ,意思是给死者做超度 ;牧师祈祷 ,希望死者能升入天堂 ;友人代…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印尼的第一位民选总统,苏西洛对内发展经济、恢复秩序,对外开展"自信"外交,以重塑国家形象和实现印尼的地区大国地位.苏西洛"自信"外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强印尼在东盟事务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与域外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塑造"民主、多元、和平"的国家形象.虽然苏西洛"自信"外交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也受到了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革命的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它丰富了外交理论与实践,改变了我们对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认识,并考验着国家外交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危机决策能力和日常外交管理机制.中国的网络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网络和信息主权面临挤压、外交主体单一、方法不多、公关意识不强.中国应对网络外交的主体加强引导,创新体制,做大做强网络外交群体,对内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外开创和谐网络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独立以来与俄、美、欧(盟)关系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克兰由于地汇欧亚、东西的优越地位,其外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独立10年来,其外交经历了从亲西方的"一边倒"到实行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平衡、务实外交的过程.俄、美、欧(盟)是乌克兰的三个最主要的外交对象.乌克兰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国家,以加入欧盟、"融入"欧洲一体化为外交发展的优先方向,同时从不忽略、不敢得罪俄美两家.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政治特色突出,与俄罗斯的关系则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在起作用.美俄对乌克兰的政策具有争夺的性质,各有所图.但美对乌克兰并无把握,俄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受俄、美、欧(盟)三大势力的影响,乌克兰的外交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走钢丝,左右逢源,在三者中间维持某种平衡,为自己谋取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6.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E外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应对美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以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为平台的"E外交",力图借此阐明美国外交立场,推广美国价值观念,修复美国形象,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外交压力.尽管"E外交"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一外交形式没有改变美国外交的霸权本质,其效用现阶段不宜被过分高估.  相似文献   

17.
竹下内阁成立以来,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取得了一定成果,使日本外交具有“竹下色彩”。这说明日本开始对其外交战略作某些调整,以便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加速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但日本外交也面临一些难题,如打开日苏关系的僵局,处理好日美经济新摩擦以及真正做些有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好事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非洲殖民地纷纷取得国家独立并加入联合国,在联大中国代表权表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谋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的支持,"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非洲展开了农技"外交".这些农技援助对当时的非洲国家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扶助作用,"台湾当局"也收到了一些政治效应.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对非洲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美国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大多数非洲国家审时度势,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的投票取向上,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合法席位,"台湾当局"对非洲的农技"外交"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9.
周边是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的首要,努力开创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对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当前,中国在周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民间力量走进周边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推进民心相通以及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力量走进周边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满足本国和周边国家的期待,也难以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二战后积极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以改善国家形象和促进日本在东南亚的贸易与投资,效果明显。日本民间力量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其相对系统性、完整性与前瞻性的周边民间外交做法与经验值得中国总结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增速明显放慢,全球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冲击所产生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拉美政治形势整体继续保持平稳.但是个别国家出现的政治冲突对这些国家的政局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执政党面临新的挑战:拉美外交继续保持了务实、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