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国的成长会对现存国际体系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随着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责任"就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西方大国在谈论"中国责任"时,主要强调中国的国际责任。但中国责任不仅仅是国际责任,还有国内责任。而且,承担好国内责任是中国责任的关键。即使是国际责任,也不能任由西方大国根据需要来认定,而应该由中国根据自身能力和国家利益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23日~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研组一行5人①,访问了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三国.在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下,调研组深入20多家中国在非洲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还与中国驻当地使馆的大使、经济商务参赞处官员举行了多次座谈,并与上述三国有关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研究机构的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交流,调研组还以"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题,对中非关系、非洲政治经济发展、非洲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传递和平的理念,播撒和平的种子,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也是当代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使各国正在成为更加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也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保护的责任"被写入《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标志着这一规范的制度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对其付诸实施的支持。由于"保护的责任"规范被制度化后,在其履行的阶段遭遇了程序性和实质性的争论,因此本文认为,"保护的责任"规范的兴起和制度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履行也是国际规范扩散的必要步骤,它与制度化是一个连续谱系,两者共同推动这项规范的扩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了"保护的责任"规范演进的三个阶段,而且在强烈反对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的同时,扮演着建构和实施"保护的责任"规范的建设性角色。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保护的责任"规范的战略实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国际规范塑造的相互对接,这也是着眼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责任论”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对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责任论”可谓是一个新的考验。对于综合实力仍然不够强大,国计民生仍有诸多严峻问题尚待解决的中国来说,如何应对“责任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应适当承担国际责任,既不因逃避该承担的责任而受孤立,又不因过分承担责任而累垮自己。责任与利益密切相关,维护好责任利益,需要战略筹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国际社会普遍期望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发挥怎样和多大的作用,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尽管中国在参与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受到部分西方国家的诟病."保护的责任"理论中关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理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参与解决非洲冲突模式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论对推进中国的外交事业与和平发展道路,对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跨界大气污染已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关注的重要问题,清晰的责任界定是解决跨界大气污染问题的基础。本文提出了污染排放的"经济—环境"全过程分析方法,构建了跨界大气污染中的国家排放责任识别体系,研究指出:在界定责任时,首先,要从各国的发展阶段出发,保障其基本的发展排放权;其次,也要充分考虑各国为减轻环境污染而做出的超常减排努力;第三,还应重视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中隐性的污染转移。基于此责任识别框架,对中日韩跨界大气污染问题中中国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为中国在环境外交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交的新高地>一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符合世界进步的潮流,合作、责任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主旨,并主张中国外交未来如何应沿着"合作、责任、进步"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本文还分析该书的世界观特征,同时还对书中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的角色定位和国际责任、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外交的实践分析与理论思考、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2006年度国际青年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中国在促进"保护的责任"原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上的贡献并未得到充分探讨。笔者认为,中国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决一贯地支持"保护的责任"原则所体现的国际道德共识;二是对该原则的具体适用持审慎态度,推动该原则从道德共识向法律规范的稳步发展而非极端冒进;三是从更为宏大的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路,促进实现"有责任的保护"。与西方在推广"保护的责任"原则中所持的道德主义、极端主义做法相比,中国的贡献有着更为深远的国际政治意义,即实现了对国际规范的内部扩散与外部扩散的平衡、国际规范建构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的平衡。这不仅有利于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秩序建构,也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联时期的劳动改造系统实行经济上的“自负盈亏”模式。劳动改造营及其管理部门的开支来自囚犯的劳动收入;财政亦字也由管理部门和囚犯共同承担。同时,劳动改造营应当向囚犯支付劳动报酬。1930年后,劳动改造系统承接了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工程,开始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崭露头角。苏联官方对劳动改造系统在白海——波罗的海工程中的表现予以很高的评价。此后,这种劳动改造系统“自负盈亏”的模式被推广到全苏联劳改系统。此后在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中,劳动改造系统都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normativ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order,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its communitarian implication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 newly conceived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protect the people of states failing to live up to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s defined by international norms can come to terms with the notion of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4.
15.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falls upon the shoulders of every country. China's growing contributions 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surpassed the view of her as a "threat. "Instead, it was, among world mainstream opinion, expected to shoulder a still-bigger burden. Such external expectations, together with internal yearnings for a higher profile abroad, urge a response in terms of Chinese diplomacy. What is to be don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nswer.  相似文献   

16.
近期,美国前助理贸易代表、经济评论家查尔斯·布鲁姆(CharlesH.Blum)接受《和平与发展》杂志采访,就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及中美关系的影响发表看法。布鲁姆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在走入历史的故纸堆,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去应对金融危机并保障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中美两国必须承担起确保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及重建全球经济秩序的大部分责任。中美两国的未来紧密相连,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尽最大努力合作,以取得具体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Written prior to the release of the UN Secretary-General's report on implement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ort to translate the principle from words into deeds. It begins by noting a post-2005 "revolt" against the principle in which a number of states expressed skepticism about the principle and its use in different settings. This revolt, the article contends, was largely a product of the continuing association between R2P an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is association was, in turn,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misplaced commenta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ntervention and State Sovereignty's focus on the intervention question. This article maintains that building consensus on the R2P requires a shift in emphasis and proposes three avenues: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prevention, developing practical measures, and proposing modest proposals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责任论"析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责任是国家作为国际社会成员属性的派生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参与度的不断提升,“中国威胁论”难以获得足够且有力的追随者,“中国责任论”渐渐成为国际体系内主要行为体的对华主流态度,其主要宗旨在于从外部塑造中国的国际角色和影响。在既有外部期待也有内部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中国责任论”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