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辛格是国际外交舞台上拨弄风云的高手,又是西方国际关系学派中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头号外交家,他推崇的“均势”外交给他带来了赫赫声名,并左右着那个时代美国的外交走向。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成分。主要表现为:否定道义外交,强调利益目标,维护国家利益;强调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强调用力量均衡来维护美国安全,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但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所反映出的现实主义政治观是不“纯”的,它夹杂着理想主义的成分。其理想主义政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和外交思想。孔子以道义、礼制和信誉为起点,论述了道义、礼制和信誉与国家权力、国际合作和国际和平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内外联系、道义至上以及和平主义的基本特征。孔子主义是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思想来源,催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准则、持久和平的奋斗目标、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以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想。研究孔子主义有助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学派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和外交思想。孔子以道义、礼制和信誉为起点,论述了道义、礼制和信誉与国家权力、国际合作和国际和平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内外联系、道义至上以及和平主义的基本特征。孔子主义是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思想来源,催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准则、持久和平的奋斗目标、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以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想。研究孔子主义有助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学派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
孟晓旭 《国际问题研究》2023,(2):103-121+126
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整备计划》,要求构建“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提升防卫费,首次将经济安全保障明确纳入《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提出以集“外交力、防卫力、经济力、技术力、信息力”一体的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安全利益,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向是日本追求“大国化”的表现,也有配合美国战略需求和牵制中国的地缘安全考量。它突破了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原则,导致其成为新的危险性安全变量,这将加剧大国安全竞争和地区安全冲突风险,导致中日安全关系更为复杂。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自金正日出任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开始,朝鲜对其国家生存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朝意识形态上以先军政治思想为指导稳定渡过危机时期;国家安保上由打核牌向拥核战略转变,以此保障国家生存安全;外交上以全方位外交为基础寻求对美外交突破,改善外部环境;经济上对内加强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控制,对外继续扩大经济合作,寻求经济发展。朝鲜希望通过国家战略调整实现2012年打开通向强盛大国之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杨美姣 《东北亚论坛》2023,(1):98-113+128
2010年是二战后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节点,中日在国际政治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关键转换,这种变化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冲击,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的特征和形态及其战略抉择背后的国际政治逻辑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新的分析模型,提取出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两大核心变量,结合2010年以来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的发展历程,从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分析层次阐释了日本对华外交战略产生及演变的机理。通过前景—威胁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自2010年以来,日本并没有在中美两国之间对冲,结构压力的增强和战略认知的变化促使其采取了明确且坚定地追随美国制衡中国的国家战略,获得美国安全保障超过了日本对中日经贸合作收益的期待。中美战略竞争升级和中国的迅速发展刺激了日本所谓的地缘恐惧感,中国在处理中日关系中协调日本“对冲”空间存在的条件并不充分。在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进程下,中日需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求同存异,努力构建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关系到国计民生。然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美国为首的农业跨国公司强势涌人中国市场,它们以农作物种子领域为突破口,利用其资本、技术等优势,以大规模参股、控股和并购等方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加紧对中国粮食产业的全面渗透,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冲击与挑战。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的背后却是丰年缺粮的现实,粮食结构失衡亦日益明显。2013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粮食安全放在2014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首,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8.
朱旭  韩文超 《东北亚论坛》2023,(2):115-126+128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对“印太战略”的态度经历了文在寅政府时期“谨慎且有限地参与”以及尹锡悦政府时期“积极地调适型参与”两个阶段。尹锡悦政府执政后转变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主要包含对朝鲜实施安全威慑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以加入“印太战略”为杠杆重塑中韩关系从而缓解安全困境、推广“韩式民主价值观外交”以提升韩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以及推进“东盟政策”以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四大考量。从短期看,这一转变将激化朝韩矛盾,加剧地区紧张;提升“印太战略”的经济吸引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挤出效应;强化“印太战略”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地区秩序构建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尹锡悦政府并未脱离“立足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仍具备“底线理性”,加之“印太战略”无法有效满足韩国的经济、安全与战略诉求,韩国缺乏持续参与“印太战略”的动力,其负面影响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9.
墨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显学"之一.本文通过概述墨家思想的基本轮廓,尝试找寻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墨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完善和丰富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思想来源.在新时期,中国需要根据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兼爱"作为国际战略的价值理念,明确基本的实施原则,确定适当的行为选择,通过赢造一个更加有力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尽管先秦时期没有出现“国家安全”这样的术语,但是随着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与天下秩序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也已经初具雏形。政治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正名奉法,殊途同归;以内驭外,召远修近。经济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富民利民,恒产安国;重农抑商,务本利国;开源节流,裕民足国。军事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国防,强化军备;用兵有道,谋略制胜;文武结合,法纪强军。社会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敦行教化,家国和谐;储粮备荒,稳定社会。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天人合一,敬天重民;内外兼备,家国并重;以德为尊,以和为贵;战争如疾,谋略至上。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来国家安全思想的基调,其中有不少内容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列宁时期苏联对基本国情的误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判断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正确制定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兴衰成败。后列宁时期的苏联共产党,由于急功近利、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以及主观臆断和冷战思维,在基本国情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失去了根本依据。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乃至被葬送的重要历史原因,为我们提供了必须从实际出发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东盟国家经济相继从衰退中复苏,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和增长趋缓,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后危机时期,东盟国家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福建海洋航运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建立以后,福建的海外远洋航运虽仍然处于外国势力的控制之下,但是由于强加于民间航运业的封建束缚有所削弱,同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争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福建近代海洋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前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民族资本和海外华侨创办远洋轮船航运业顿呈活跃,海外航线不断增多。然而,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下,民族海洋航运业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本文以汉籍东渐为发端,借助史料梳理了杜诗研究在五山时期和江户时期发生、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杜诗研究的代表人物、著作以及对这一时期文学史的宽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正恩时代的朝鲜和图们江区域的中俄朝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的稳定发展和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符合我国利益。西方力图颠覆朝鲜政权。朝鲜政权能够生存,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内部的求同存异、精诚团结,并得益于有效地强化政治教育、对西方渗透的严防死守。金正恩成为领袖,将集全权于一身,独自领导朝鲜。朝鲜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的代表已经出现,原始的资本主义方式成为许多朝鲜人谋生的手段。金正恩需要改变朝鲜的贫穷状况,让人民富裕,出现了改革的舆论和迹象。近年,中俄两国均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朝鲜改善管理制度、培育造血功能。中朝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罗先区和黄金坪、威化岛,俄罗斯推出俄朝韩三方合作新模式。目前朝鲜投资风险大,预期回报率低。建议中俄应排除干扰,求同存异,积极探索互相配合、分担和分摊风险、减轻负担,有利各方的合作途径。充分发挥中国政府的图们江开发战略和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区域合作规划战略的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荷兰对印尼群岛的殖民统治及欧亚文化交流过程中,印尼形成一个新的族群———欧亚裔印尼人,他们在法律上一直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初期出台了一系列国籍法,对欧洲外侨入籍采取主动制原则,但多数欧亚裔并不愿意加入印尼国籍,这有其深刻的原因所在,本文试图就此做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主义时期的俄罗斯远东,报刊和图书是当时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和图书出版业在俄罗斯远东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有利于增进国内外其他地区对远东的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远东报刊出版业的发展速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报刊在远东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报刊出版业的发展为远东图书出版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报刊的印刷基地诞生了图书出版业。20世纪初就出版图书的数量而言,远东的城市不亚于俄罗斯省级城市和其他文化中心城市。远东的出版物内容广泛,而且有不少外文出版物。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于2012年8月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加入WTO后,俄必须遵守WTO规则要求,投资环境进一步趋好,市场准入扩大,将为黑龙江省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提供难得发展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俄合作风险已完全消除,黑龙江省对俄合作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在俄加入WTO过渡期,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