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55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各国政治   554篇
工人农民   1489篇
世界政治   21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9篇
法律   14653篇
中国共产党   15543篇
中国政治   22619篇
政治理论   6900篇
综合类   11310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894篇
  2022年   1388篇
  2021年   2057篇
  2020年   2809篇
  2019年   1273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1052篇
  2016年   1511篇
  2015年   2940篇
  2014年   7070篇
  2013年   5254篇
  2012年   5567篇
  2011年   5703篇
  2010年   5514篇
  2009年   5294篇
  2008年   5306篇
  2007年   3830篇
  2006年   3966篇
  2005年   2854篇
  2004年   2976篇
  2003年   2618篇
  2002年   1895篇
  2001年   1239篇
  2000年   1123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92.
城市群公共服务治理需要经历由数据驱动向智慧协同转变的过程。智慧城市群是"智慧城市"概念在空间组织形态上的延伸,智慧城市群的大数据内嵌于跨区域公共服务治理。目前,大数据技术是城市群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它能够筛选有效信息,辅助公共服务智能化决策,自适应调节公共服务情境。应用大数据资源在智慧城市群进行公共服务治理的同时,会产生大数据驱动下的多层面公共服务决策的技术困境、结构困境和伦理困境,必须重新规划多级城市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外治理权限,培养多主体协同治理公共服务的数据思维,优化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完善智慧城市群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的道德伦理建设,消除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治理的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93.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城市工作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重要保障。从组织引领、内涵引领、价值引领、路径引领四方面,梳理总结上海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从理念、制度、着力点、手段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上海社会治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94.
本刊记者 《乡音》2021,(2):18-18
我省自1月2日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以来,疫情形势不断严峻。为严防疫情扩散,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坚决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冲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95.
美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专业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只有在坚持正确美育发展方向、突出专业特色、学校特色的原则基础上创新美育课程、推进专业美育活动,才能让学生将专业学习中的求真与美育中的求美统一起来.教育者要用专业化的美育观念筑牢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形态不断演变,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强调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呈现不同的工作特征,逐步实现了由从"管控"到"治理",由"包办社会"到"治理社会"的转变。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沿着: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8.
99.
对既定的政府政策进行学术研究,既是政策诊断的需要基础,又是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学科积淀的必要内容。对既定政策的研究可以有两种视角,一是对政策进行延伸阐释,二是对政策进行总结概括。前者包括政策意义研究、政策类型研究两个维度,后者包括政策效果研究、政策实践创新两个维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政策为例,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在上述四层展开。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政策的理论内涵,也为其未来延展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