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从法庭毒物鉴定的方法学、毒物学和业务建设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外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方法学讨论中,介绍了国外有关固相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免疫亲和提取等提取技术的应用以及免疫法、色谱法、质谱法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的发展;在毒物学进展方面,重点讨论了滥用药物和麻醉药品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动力学以及在交通案件中的应用;在法庭毒物学业务建设的综述中,对法庭毒物学质量控制、法庭毒物家的角色内涵,以及法庭毒物学网络信息交流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法庭毒物学的发展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血液中1-(4-甲氧基苯基)哌嗪的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LC-QTrap-MS/MS)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后,振荡、离心、经微孔滤膜过滤后供仪器分析;选用Phenomenex Kinetx®5.0μm Biphenyl 100Å(100mm×2.1mm)分离,柱温40℃;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梯度洗脱5.5min;以多反应监测(MRM)-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谱库检索的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血液中1-(4-甲氧基苯基)哌嗪的浓度在2~200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84,回收率在87%以上,日内精密度在5%以下,日间精密度在10%以下,方法的检出限是0.8ng/mL,定量限是2ng/mL。结论该方法采用LC-QTrap-MS/MS和MRM-IDA-EPI模式,既保持与MRM相同的定量灵敏度,也能提供更为丰富的二级质谱碎片,使定性结果更加准确。方法简单快捷,专属性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能够用于血液中1-(4-甲氧基苯基)哌嗪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人血中丁醚脲及其代谢产物丁醚脲-脲和丁醚脲-甲烷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分析方法。方法取人血2mL,用2mL乙腈沉淀蛋白,选用Kinelex®Cl8(2.6μm 3.0mm×100m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A相)和5mmol/L甲酸铵溶液+0.1%甲酸溶液(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人血中的丁醚脲、丁醚脲-脲和丁醚脲-甲烷亚胺检出限分别为1.0、0.1、1.0 ng/mL;丁醚脲、丁醚脲-脲、丁醚脲-甲烷亚胺在0.5~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1~0.9996),在3个浓度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8.1%~98.5%,日内精密度为4.1%~5.5%,日间精密度为5.5%~9.0%。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较高,适用于人血中丁醚脲及其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分析未知检材样本提取后的质谱碎裂峰,建立了5-甲氧基-α-甲基色胺(5-MeO-AMT)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分析方法,并阐述其在EI离子源轰击下的分子裂解机制。方法未知样品油状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充分振荡后吸取上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果测得未知组分(RT=12.754min)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信息为161.1(基峰)、204.2、146.1、130.1、117.1和89.0。经与NIST谱库和DEA报告质谱图比对,确定为5-MeO-AMT;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上述质谱特征碎片峰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推断。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论可靠,可用于5-MeO-AMT的检验。  相似文献   
65.
《中国司法鉴定》2009,(2):15-15
根据司法部门鉴定管理局关于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本基地定于2009年6月8日~6月12日在上海举办“法医毒物学鉴定-酒精检测培训班”。  相似文献   
66.
恰特草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之一,国内常出现在走私案件中。其主要精神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和去甲伪麻黄碱,由于实验材料的特殊性,国内对于恰特草中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检测方式研究不足,且存在干燥恰特草中只含痕量或不含卡西酮的论断。国外研究则较为充分,提出恰特草中的苯烷胺类生物碱的含量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以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存在差异,指出精神活性成分在恰特草植株和人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过植株干燥实验证明,无论以何种方式干燥的恰特草均能利用气相色谱及其他色谱联用技术检测出卡西酮、去甲麻黄碱和去甲伪麻黄碱成分。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对恰特草中精神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为恰特草的检材送检和理化检验提供参考,并提出以下推论:案件中获得的恰特草中卡西酮的分解更多发生在新鲜恰特草的保存阶段而不是干燥阶段;干燥恰特草中的卡西酮应以非游离的状态稳定存在;可能存在其他成分直接或间接增强了恰特草的精神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地芬尼多在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中毒死亡人员血液进行检测,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使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检验,根据高分辨的质谱碎片信息和解析软件分析其结构。结果经过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推断出血液中三种地芬尼多的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为地芬尼多中毒案件判定和代谢产物检验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征稿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3):266-266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四大类:第一类,有"论著"和"论著摘要"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  相似文献   
69.
<正>中国法医学会计划于2013年召开"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这是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后举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会议交流内容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临床学、医疗损害鉴定、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其它相关或交叉学科。会议将以大会演讲、分会场发言以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展示和交流近年来相关工作的成果、经验和体会。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了新型微流体液相色谱(micro-LC)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头发中5种苯二氮卓类药物(三唑仑,α-羟基咪达唑仑,咪达唑仑,α-羟基阿普唑仑,普拉西泮)。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LLE)提取毛发样品,微流体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结果在回归系数大于0.99的情况下,目标分析物的良好线性。精密度和萃取效率分别在2.7%~17.1%和66.5%~120.5%之间。每个分析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0.08 pg·mg^-1和0.0125~0.25pg·mg^-1。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相比灵敏度出高2-10倍。本研究展示了新型微流体分离系统串联质谱方法的实用性,并为法医毒理学领域关于头发样本中痕量药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