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复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法律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驱动力,而生物多样性对法律也产生反作用力.我国对于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法和环境法领域,存在着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固守学科领域和缺乏整体观等问题.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必须要注意到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系统认识的变迁;以国际环境法为出发点,结合多维视角对其加以研究.从整体上看,生物多样性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以及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生物技术的专利性及相关问题以及生物安全问题和生物剽窃问题.  相似文献   
82.
公民诉讼的限制是美国联邦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深刻地反应了公民诉讼的目的、本质及功用等重要问题.其内容包括:公民诉讼必须依据联邦环境法律中的公民诉讼条款依法提起;起诉前的通知程序和行政机构勤勉地执行法律可以阻止公民诉讼的提起.公民诉讼的限制的立法规定以及联邦法院错综复杂的司法实践表明,公民诉讼本质上是一种私人实施环境法律的机制,其作用是行政机构实施环境法律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83.
从国际环境法看国际法及国际法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球化的法律回应和全球化引起的法律变迁问题上,国际环境法反应最明显而深刻。以前以处理偶发的跨界污染事件为主,调整方法以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协商和仲裁为主的国际环境法,1992年里约会议以来,在全球、区域、跨国和国内法四个层面上保护环境。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正在成为整个人类的普遍化,理性化的观念,是全球法秩序的重要基础。国际环境法采取了预防性保护环境的方法,而且在某些问题上采取风险预防(precautionary)方法。在国际环境法的推动和影响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益诉讼,重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适当引进风险预防原则等,成为几乎每个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84.
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法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目的方面,环境法旨在培养学生环境法理念、传授学生环境法律知识、训练学生环境法学研究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环境法人才。在教学内容方面,环境法教学应着重处理好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梳理和讲解以及实证材料的补充和使用等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中心型教学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法和实践型教学法应在环境法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教育阶段和课堂反应等因素适当地采用。  相似文献   
85.
中国环境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软法在中国环境法领域大量存在,并且呈现不断发展、增长的态势,它配合着由国家法构成的硬法机制,分别和共同发挥调整环境领域社会关系的功能.本文阐述了软法在中国环境法中的存在形式,以及迅速发展的原因,肯定了软法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环境之治现实的需要,并且进一步对软法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析,提出中国环境法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软法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就必须通过对环境软法的创制和实施进行规范研究,全面提升环境软法的理性精神,从而全面实现环境法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6.
环境法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环境法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环境法研究的关键词图谱显示,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国际研究围绕的核心主题。此外,环境法律、环境规制、排放物、生态系统的管理、污染、土地、经济、标准等也成为国际环境法研究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领域。环境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技术标准的制定等问题。健全和完善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工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7.
法律的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注意区分法律的人性预设与伦理道德的人性要求,二是必须基于对现实客观的人性标准的认识。作为法律的环境法的人性预设既应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和“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人的人性标准。以这样的基本要求为工具审视环境法理论界的“生态人”理论,就能看出学者们共同采用了“应然模式”,没有注意区分“环境法的人性预设”与“环境伦理的人性要求”,且普遍存在不忠实于现实人性,不符合环境法人性预设的基本要求。所以,现阶段不宜直接将“生态人”作为环境法的人性预设。  相似文献   
88.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其目标是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秩序。在环境法中确立生态安全原则,不仅是环境法扩展法律秩序价值的必须,也是由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安全状况决定的,具有价值上和现实上的双重合理性。在环境法中贯彻生态安全原则,需要从环境法理念的改进、环境基本法的修改、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注意环境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9.
WTO与中国环境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我国“入世”后环境立法所面对的挑战问题。文章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世贸组织法中的环保条款;接着指出,这些环保条款存在固有缺陷,加上中国环境立法尚不完善,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将会对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国必须未雨绸缪,加大完善环境立法工作的力度,作者提出了在这过程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0.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群 《法学研究》2000,(6):119-128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具备趋同的法律保护客体———环境和自然资源、共同的法律调整对象———生态经济社会关系、相互融合的法律调整方法———立法模式 ,因此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应当融合而成为一个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