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权分置”是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法典(草案)》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将于2020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在“物权编”简单移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经营权的个别条文,解决了土地经营权定性不明的问题,但使《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逻辑紊乱、利益失衡、无法放活经营权等问题进一步固化、显化,亟待作出实质性修改。其进一步修改应以实现“放活经营权”改革目标为基本遵循,坚守“物债二分”基本理论,充分尊重中国实际,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2.
劳动关系较之一般的契约关系更着重双方信赖利益。对于诚信原则在劳动法中的适用范围各国尽管尚存争议,但大多均肯定其价值。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亦有明文规定。但无论是诚信原则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抑或从我国司法适用现状的考察,诚信原则均有类型化适用的必要。即在考量劳动法特性前提下,按照诚信原则三大功能的指引,在适用时区分不同的类型进行建构,明确具体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在补充性功能上,注意劳动者附随义务划定的边界,不能擅自突破法律既定的保护框架。在限制性功能上,应通过精细化阐述或下位原则适用,对判定要素加以说明。在修正性功能上,应遵循维护法律安定性为本旨,例外情况下才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5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条件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增强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强制性,这弥补了先前《劳动法》的不足。但是,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上,《劳动合同法》对特殊情形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不严谨性。  相似文献   
54.
论合同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特别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烈英 《现代法学》2000,22(4):86-90
作者将 1 999年《合同法》与 1 982年《经济合同法》对债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了比较。《合同法》改变了原《经济合同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规定 ,立法的出发点就是坚决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在《合同法》中主要体现为“四权”、“三金”的规定。  相似文献   
55.
《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为开发商与物业服务企业。但《北京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却主张,业主作为甲方将前期物业管理委托给开发商,开发商作为乙方承担前期物业管理的责任,提供前期物业服务。因此,此二者在合同当事人问题上就产生了分歧。然而,无论从学理上分析,还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均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与立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合同立法是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必然,是建立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必然,同样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劳动合同法》适当地提高了劳动标准,结合我国现实问题,解决了劳动领域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7.
对国际货物运输法统一化努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是国际社会为推进国际货物运输法的统一而作的又一次努力。结合这一统一化运动,分析国际货物运输法统一化的动因、悖论、成果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国际货物运输法统一化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8.
论诉讼契约的效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诉讼契约需具备一定的要件方可生效。生效之诉讼契约对于当事人和法院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法定诉讼契约对于诉讼程序产生直接效力,而非法定诉讼契约仅有间接效力,尚需义务人实施后续诉讼行为方可对诉讼程序产生一定的效力。基于当事人诉讼上之抗辩,对于诉讼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依照双方约定的有关程序继续进行或者对双方约定的诉讼行为直接予以认可;对于私法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在审查双方关于实体部分的合意是否合理履行基础上判定该违反行为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9.
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及其司法解释对于纠正违法即无效的错误认识曾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现有的学说及现行立法在就违法合同效力的判定路径上却存在着方向性的偏差,于司法实践并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区分民法内的强制规范与民法外的强制规范而异其效力,在我国并不可行;通过语义分析尚难以发现强制规范之所在;而将违法之法简单缩限为法律、行政法规上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妥当,亦难以操作,且于价值及逻辑层面多有疑问;此外,将违法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予以并列,在逻辑上也有不合。故应将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纳入《合同法》第52条第4项,通过规范目的的发现及利益的衡量来最终确定违法合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60.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marriage, while still strongly valued b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has become less appealing to Americans as a whole.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society, whether economic or moral, have resulted in married couples becoming the mino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decrease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reform, and that couples need to be provided with new options that will incentivize them to choose this union over cohabitation. This Note will discuss how expanding prenuptial agreements to allow couples to contract to the length of their marriage may help to accomplish that goal. This expansion will give couples the ability to tailor their relationship to fit their individual expectations and quell the reservation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formalized relationships. Furthermore, such an expansion would be consistent with current law regulating premarital agreements and would still allow state governments to remain involved in regulation, making it less drastic of a reform than privat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